第149章
林清如果回去一次,一来一回在路上时间差不多要一月有余,探亲是来的及,但是他眼前更要解决住房问题。
状元楼里的房资不菲,林清在京城呆了一个半月,已经花掉了一百五十多两银子,手头还一百两银子并一些碎银,考虑到接下来至少要在京城呆三年,作为家中独子以后肯定也是要接林三牛和张氏一起过来居住的,如果没有一个安身之所,那实在是不像个样子。
既然以后是要在翰林院任职,那么自然是要在自己“上班”的地方近一点买房最好。只是这翰林院就设在承天门处,靠着皇宫很近,而承天门处广场一排望过去,都是大明的官员办事机构。礼部、鸿胪寺、吏部、户部、兵部、宗人府等等,全都在这儿,四品以上官员还得时不时地上个早朝,自然都是离承天门越近越好。当官的家中都有点背景,钱财方面自然要比老百姓宽裕,可是这承天门附近就这么大点地方,你占了别人就占不了,要么就是价高者得。
也正是因为如此,此处的房价一直是居高不下,林清打听了一下一套一进的四合院就要五百两之多,如果要两进的院子那价格马上拔高到一千三百多两!
这一进的房屋其实就是一个口字型,一进门就是一个小小的庭院,一间正房,东西两间厢房,如果接了林三牛和张氏来住,加上一个书童墨竹,四个人住着倒是没事。若是林家一大家子过来住,走亲访友,甚至将来娶妻生子,那么就三个房间的院子根本住不开。
那间一进的小院林清也跟着牙子一起过去看过,逼仄的很,看那个院子,也就几步的大小,几间房间也特别小,根本没有乡下的房子敞亮。
只是买个一进的房子,加上曹知瑞那边的分红,他这边先问郑光先借一些银子还买的下来,如果说是二进的院子,那他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一下子借那么多银子。
原本还在踌躇之中,牙子却是不断催促林清,毕竟这次又新晋了这么多进士,这种一进的小院给那些没什么根本的新晋进士是最好出手的,如果林清不要,他后头还多的是人想买。
林清想了一下,还是问郑光借了五百两,当即买下了这座小院,留墨竹打扫归置,这才只身一人回了林家村。
林清得中状元的喜报早就传遍乡邻,等林清回去的时候,发现自家门口已经竖起十几米高的三斗旗杆,旗帜上写着“状元”二字,连门庭都改换了,砌起了高大门楼,上书“状元府邸”,比之里正家的门楼还要气派很多!
林清的回乡,让整个林家村都热闹了起来,竟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不断有邻里送来贺礼,一双鞋袜,一篮子花生,十几个鸡蛋,几十个铜板,总之林家村家家户户都好像自己家得了大喜事一样,人人脸上都是挂着笑容。
和林清差不多年纪的小伙子见到林清都拘谨,只有上了年纪的叔叔婶婶辈的,才会在林清面前不住夸赞。
甚至还有见了林清要下跪行礼的,惊得林清连连避让。
刘氏拽着林清的手,脸上的泪怎么也止不住:“清儿啊!你现在可是状元郎了,做了大官了!这是我们林家祖坟上冒青烟的好事啊!奶现在是庆幸啊,庆幸当年咬着牙也要送你去入学,否则可是白白耽误了我家娃儿啊!”
在刘氏心里,考上了状元就是必定能做大官的,不过在知县就是青天大老爷的村民眼中,确实从六品的官职也算的上“大官”了吧!
张氏也是立在一旁不住地擦眼泪,天知道几天前知县老爷再次来到了林家村,亲自宣布这一喜讯时,张氏都激动地晕了过去,被林三牛猛掐了一会儿人中,才幽幽转醒——林清这娃儿实在是一次又一次地出乎他们的意料!原本以为取个童生就很好了,谁知道这孩子竟能一路青云直上,考上状元!这可是整个大明三年才出一个的状元啊!
家人中,除了林老汉和刘氏,还有林清的爹娘对他一如既往,其他林家大房、二房中人却是明显对林清有了些敬畏之心,以前还能在一起说笑谈话,如今却是拘谨了很多。唯有林大宝,一看到林清就撒欢地抱住林清的腿,开心的不得了。
“小叔叔,大家都说你当上大官啦!以后你是不是要一直呆在京城,住大宅子,吃很多好吃的,还能讨个漂亮媳妇?”林大宝几月不见,口齿伶俐了很多,小孩子最近听多了村里人对林清的夸赞以及一些羡慕的话语,马上就学了过来。
看着林大宝一脸认真、奶声奶气的样子,又想到自己刚刚买下的一个“蜗居”,林清实在是无法将自己的房子和大宅子联系起来,随机温和地笑笑解释道:“小叔叔刚刚才开始当官,还没有当上大官,住的房子也很小,吃的也和大宝差不多呢!”
乡人总以为考中状元就是一个人人生的顶点了,其实那不过是在官场中的万里长征第一步罢了。
小李氏听到林大宝的口无遮拦,有些担忧的看了林清一眼,见他并没有生气的样子,这才放下心来。
林老汉听了林清的话,却是猛抽了一口旱烟,叹了一声道:“清儿是有出息了!只是以后就要留在京城了吧?”林三牛向镇上的人打听了一些事情,知道这在京城做官,至少三年,要是做的好,可是以后要一直留在京城的。
张氏听到了林老汉的话,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就这么一个儿子,也是她的心头肉,已经为着读书三年不曾相见了,难道以后的日子就是一直三年才得见一次吗?!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