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她方才看见了裹在马皮里、浑身是血的阿爹和阿兄;她看见了他们脖子上狰狞的伤疤;也看见了他们手中死死握着的红缨枪……
  残破的、失去了头颅的亲人。
  谢岑苒双眸赤红,喉咙里咯咯作响!
  她试图努力地回忆阿爹与兄长生前的容貌,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鲜血淋漓的身躯,露出骨头的伤口……
  残忍的赤红占据着谢岑苒的脑海,她再也想不起来亲人生前是什么模样,竟然再也想不起来了。
  谢岑苒想放肆地哭出声来,抑或是大声的哀嚎、尖叫。
  或许是死亡让她变得麻木了,纵然她内心痛苦到了极点,却无论如何也发不出声音了。
  谢岑苒手中拄着红缨枪,茫然地向身侧一具具尸体望过去。
  此刻,她看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容,那是一个年轻的小郎君——
  裴—思—潼?年方弱冠,待爹娘尤其孝顺。
  之所以记得他,只因这裴小郎君才华横溢,诗文做得极好,是立志进京考进士的。
  她甚至还清楚地记得,裴郎君笑的时候,面颊上会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儿。
  城中的姑娘们都心悦于裴郎君,连谢岑苒也曾躲在树后,偷偷地看过他。
  那时裴思潼手握书卷,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几遍。
  谢岑苒百无聊赖地朝他丢石子,本来只是想逗逗眼前这书呆子,未料那石块儿竟不偏不倚地砸在了人的脑壳上。
  裴思潼捂着脑袋揉了揉,余光瞥见了偷看的谢岑苒,不知为何面上一红,腼腆地扯出个笑来。
  当时,那两个酒窝里盛满了阳光,惹得少女的心脏不经意地跳了跳。
  裴郎啊裴郎!着实是风流俊逸。
  他本是文人,在潼城危难之际,那双本该执笔的手,却毅然握起了长枪。
  谢岑苒蹲下身子,用指腹擦去裴思潼唇角的血,露出那张如玉般雕琢的面容。
  她盯着他紧闭的双眼,幻想着裴郎君笑时的模样,眼角倏地滑下了泪水。
  为什么!这一切都不该这样的!
  谢岑苒双腿一软,瘫软着身子跪倒在地。
  她呆滞地望着裴思潼,望着四周横着的一具具血肉淋漓的尸体,望着战场上水洼里积蓄的赤红色的鲜血,张着嘴急促地惊讶喘着。
  痛苦压得她近乎窒息,她的整个心脏都仿佛被人放在火上炙烤!谢岑苒紧紧地咬着自己的唇肉,极力地压抑着从喉咙溢出的痛苦的哀嚎。
  可是实在太痛了!
  阿爹,你知道吗,这实在太痛了!苒儿真的忍不住了!
  谢岑苒抬手颤抖着遮住了自己的脸,终是痛哭失声。
  潼城的百姓们不愿归城,他们游荡在城门口,眼巴巴地望着淌了满地的鲜血,抬手用脏兮兮的衣袖揩着眼角的泪水,垂下头低声呜咽个不住。
  陆陆续续有百姓主动起身,帮着官兵收敛战死将士们的尸首。
  那一张张面庞上血肉淋漓,早已分不清他们的身份,也没人会认出他们的名字。
  百姓们将尸首小心翼翼地置于车板之上,哽咽着替守城的英雄们合上双眸。
  他们滚烫的泪水滴落至冰冷僵硬的面庞之上,将皮肤上的血渍冲掉,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
  裹着灰尘的血珠顺着死去将士们的下颚淌下,重重地砸进了被鲜血染深的土地里,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踪迹,只如同这些人短暂的生命般,逝去的无声无息。
  “归来兮,归来兮!”
  百姓们摇动着战死亲人的旧衣,颤颤巍巍地立于城门处,一遍遍高呼着他们的名字,替死去的将士们招魂。
  听说,这些尸首不久后会被埋葬在渡苏山。
  据城中百姓所言,那座小小的山啊,距离潼城不远。
  山上林木秀丽,间或有野鹤啼鸣,从山顶向山下望去,便能俯瞰潼城。
  死去的孩子们在那里沉睡,也不会太想家。
  作者有话说: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
  ——屈原《楚辞招魂》
  注:魂兮归来,即呼唤死去的鬼魂归来。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唐 张籍《征妇怨》
  ps:小苒与裴郎的故事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呜!
  第100章 但为君故
  柔软的火舌舔舐着循光凑近的飞虫,餍足地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
  贺长澜懒洋洋地倚在榻上,他刚被人伺候着换了药,这厢正眯着眼睛探出手剪了剪灯芯儿,只见那灯烛上倏地漫上缕白烟,火苗摇曳窜动了半晌,燃烧得愈发明亮。
  盯着案几上端放着的乌木匣子,贺长澜的瞳眸中滑过一抹笑意,因失血过多而变得苍白的唇角也渐渐地向上翘了起来。
  他用手留恋地抚过匣子的边缘,仿若要拆开甚么珍贵的物事一般,小心翼翼地把上头的匣盖掀起,轻轻地撂到桌案上,只撞出“砰”的一声闷响。
  贺长澜郑重其事地深吸了一口气,用指尖儿缓缓捻起了匣中红布的边缘,垂眸欣喜若狂地向匣子里面望去——未料,仅仅是因了这一眼,就险些吓得他魂飞天外!
  “啊!鬼啊!”
  贺长澜被骇得惊叫一声,那张丑陋的脸恐怖地扭曲了起来,直接抬手将那方乌木匣子重重地掷到了地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