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9章

  “万一第一个是被迫的呢?”田浩不死心,想给东王太妃找个理由出来:“第一个谁来着?”
  “肯定不是被迫的,第一个是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表哥,若是没有她入宫,这表哥与她成亲,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她入宫后,那表哥三年未娶,一直到第四年,那表哥的母亲去世之前,非要他娶亲,他才娶了妻子,妻子难产,身体一直不好,后来留下个六岁的孩子就谢世了,他一直说难忘发妻,就一直没娶,身边也只是有两个通房大丫鬟在照顾,那俩通房大丫鬟长得有几分像东王太妃。”王破指着上头的记载:“大家心里清楚,却都心照不宣,等到三国鼎立的时候,那位直接拖家带口跟着去了东都,也是第一个被东王太妃重用的娘家人,只是没想到啊,这么早就勾搭上了。”
  那个时候三国鼎立才多久?他们到了东都后旧情复燃,很早就勾搭到了一起。
  只是那个时候没有太明显,后来勾搭成了,东王太妃又不甘寂寞,勾搭了旁人。
  做的隐蔽,又拿住了命理司那里人的把柄,就成了这样。
  “这样啊?”田浩有些颓废。
  “你想给她求情?”王破知道田浩心软,且认为天下人都是好的,外族人都不好。
  对女子尤其尊重和照顾。
  “她本来年纪轻轻的就入宫争宠,先帝那个时候都多大年纪了?她既然有青梅竹马的表哥,年岁肯定相当,却要入宫服侍个老头子,生了孩子还要那般折腾,从大兴去东都,也就是从皇宫这个金碧辉煌的牢笼,去了另外一个稍微小点儿,但同样金碧辉煌的牢笼里蹲着。”田浩感叹:“太妃又如何?她是个人,还是个年纪轻轻就要守寡了的女人,若是郑太后那个年岁,守寡就守寡了,她守寡的时候,还不到花信之年呢!还见了自己青梅竹马的表哥,那表哥还一往情深,惦记着她,是个人都守不住心的好么。”
  “终究是……。”王破话说一半,就说不下去了,因为田浩的脸色有些难看。
  大家坐困愁城一般,后半夜干脆就没睡着,早上匆忙用了点早饭就各自回去补眠了,没办法,这个事儿来得太急,而且睡醒了还要应对,因为东都的变动那么大,瞒不住人的。
  睡醒了后,各自分开去处理自己的事情,晚饭的时候,默契的回了定国公府,老太太的松鹤堂,全都聚在一起,连文城侯都带着夫人来蹭晚饭,说的也是此事。
  “虽然朝堂上此事还没说破,可明日就该有消息送来了。”定国公丁超吃饭都没什么胃口了:“东都离大兴城不算远,正常的军报速度,四百里也差不多了。”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二舅父夹了一块带脆骨的排骨,狠狠地咀嚼起来。
  “关键是,大家都没什么好办法。”文城侯也有些头疼:“此事还拖不得,三五日不解决,七八天容易闹出人命来。”
  “闹出人命是迟早的事情。”三舅父叹了口气:“东王太妃难以活命,她偷得那都是些什么人?娘家人居多啊,那些人也难以活命。”
  偷得不是一个人,是十几个啊,其中有露水姻缘的,还有长期保持关系的,乱的咧!
  众人懂得这个道理,东王若是大肆屠杀外家的人,还都是男丁,跟镇国公府的关系,就僵硬了。
  而镇国公想要杀了东王太妃,为的是东王,理是这个道理,可感情上来说,东王舍不得跟自己相依为命的母亲去死啊!
  要说镇国公府没错?不可能!
  这是情投意合的事情,没人会强迫一个太妃,还是一个有儿子的太妃。
  一旦东都不稳,大兴城与西京也不可能干看着,没有任何动作。
  自从三国鼎立开始,他们兄弟三个就算不想争,站在他们身边的人,也不会允许他们摆烂的,胜负不知,但“争”是必须的。
  男士们这边犯愁呢,女眷那边讨论的也是热火朝天。
  毕竟都是自家人,且年纪都很大了,坐在一起用餐,中间只用了一扇八折十六面的镇山河围屏隔开,说话能听见,见不到人。
  “东王太妃也太不知道自尊自爱了,咋能偷了那么多人?”大舅母丁兰氏的口气十分不屑:“还镇国公府的姑娘呢,镇国公府就这样的教养啊?”
  “不在于偷多少,而是不该光天化日之下就干那事儿。”二舅母丁王氏道:“还让自己的儿子撞见了。”
  “要我说啊,还是她办事不紧密,不然岂能闹出来?”三舅母丁姚氏道:“而且偷得人是多了点,香的臭的都敢要,戏子也偷,那戏子得多俊啊?能让堂堂的太妃看上?”
  于是,歪楼了,舅母们都想知道,那大武生真的很俊俏吗?让东王太妃青天白日的就春心萌动,还付之行动了?
  “嫂子们,是不是说错了?”文城侯夫人提醒她们:“她是不该偷人。”
  “她才多大啊?守寡的日子不好过,她忍不住偷人,还偷的娘家人,唉!”
  舅母们在西北待的久了,见识开阔了不少,加上西北民风开放,寡妇再嫁有的是,甚至有的不止嫁了一次,三五次的都有,不一定是丈夫死了,有的再嫁后觉得不合适,就和离了,然后再找一个。
  不过现在只有普通百姓人家这样,一些大户人家轻易不会这么做。
  在她们看来已经很好了,甚至这是田浩私下里努力促进的结果,舅母们的思想因为办了报纸而越发的前卫起来,对这种事情包容了许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