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3章
“也行!”
“大家都在西北自由惯了,突然这样实在是烦心得很,还是先走为妙。”
于是都同意了,直接走人的计划。
反正他们也一直在收拾东西,而且今天他们拜访的都是必须拜访的,剩下的人,就没有几个是必须拜访的了,今次不去拜访,也没什么,下次呗!
只是第二天要去宫里,大家伙儿赶紧回去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早饭吃的清爽,一伙人浩浩荡荡的就入了宫。
郑太后很早就等着了,还带了代王在身边。
田浩好几年没见代王,总算是又看到了这位养在深宫里的孩子。
定国公太夫人威风凛凛的走在前头,身边扶着她的是平国公和长生公子。
而身后跟着的是她的孙儿们,个顶个的器宇轩昂,龙行虎步。
再看自己身边的代王,小少年软弱的表情,猥琐的样子,太让她失望了。
老太太不需要行全礼,她已经八十高龄了,按照规矩,行半礼即可,若是老太太九十岁了,在哪儿都不用行礼。
到了一百岁,呵呵,郑太后得给她请安问好。
在古代,这叫“人瑞”,乃是大吉大利的人。
但就算是行的半礼,郑太后也没让老太太行完,人一到,她就迎了上去,见到老太太要行礼,赶紧伸手握着老太太的胳膊,阻止她行礼:“太夫人,免礼。”
其他人就不行了。
只是如今他们全都甲胄在身,行礼却是行的军礼,并没有下跪,这是军中的规矩。
郑太后也是武将世家出身,这个规矩还是懂的,只是她也对田浩等人说了:“免礼,进去说吧。”
“是!”
一群人哗啦啦的跟着进了殿门。
倒是清一公公,见到了田浩他们,也一一问好,大家寒暄了两句,田浩跟王破注意到,这里只有他们跟郑太后以及代王,文武百官、后宫妇人,一个都没有。
看似全场都是自己人,但气氛说不上多融洽,大家还是客气居多。
为了不冷场,连清一公公都努力地找话题:“怎么几位是这样打扮的进来啊?连长生公子都有一身轻甲呢?听说如今西北那边不是流行迷彩服吗?”
“这不是入宫拜见太后娘娘么,穿的正式一些。”田浩嘻嘻哈哈:“迷彩服是行军打仗、治水救灾等等,出任务的时候穿的衣裳,那个方便一些,但不够正式,呵呵……。”
他话里有话。
说的清一公公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但心里清楚,长生公子针对的不是他,而是郑太后。
倒是三元公公,朝田浩眨了眨眼睛,指了指代王。
众人刚才见礼的时候,代王也免了他们的全礼,但看着代王,几个人都皱了眉头。
代王如今十二三岁的年纪,按照田浩的眼光来看,正是他前世,初中生的年岁,不说活蹦乱跳的吧?那也是个惹人嫌的时候,小少年青春期,各种中二病。
但是看这位代王,按照规矩,他不该被好好教养吗?怎么畏畏缩缩的?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
而且不爱说话,张嘴之前,先看郑太后。
这是个什么情况?
郑太后可能也察觉到了代王的不妥之处,马上热情的跟老太太攀谈:“听说要去西北?这能行吗?”
“去一趟吧,孩子们的一片心意,何况,老身也想去祭奠一下国公爷。”老太太用帕子按了按眼角:“好多年了,西北啊,真挺想念的,那首诗是怎么念的?梦回吹角连营。”
老太太看的是代王,要是个灵透的孩子,这会儿就该接话了。
而且这并不是什么难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
整首词也不长,但气势恢宏,是一首流传极广的宋词。
可代王满脸不太耐烦的样子,眼睛里也挺迷茫,他根本不接话。
倒是郑太后,一看代王的样子,马上自己接了这个话题:“既然您如此坚持,那就去一趟西北吧。”
这么多人回来,郑太后想拦也拦不住,劝也派人劝过了,没用。
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支持定国公太夫人,也显得她这个太后娘娘,通情达理一些。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大家来就是走个过场,打个哈哈,而且郑太后没想到代王如此不济,也不敢多留他们,喝了茶,吃了宫廷糕点,一伙人就又如同来的时候那样,哗啦啦的告辞出宫。
郑太后没挽留,只赐了一些东西给他们,也不太多,一人一两样罢了。
而且也不是什么奇珍异宝,一些内府的制式物件儿,普通的花瓶,一旦打上了内府的标记,瞬间就变得不一样了,内府的东西,都是上用的好玩意儿,光是名头就够普通人趋之若鹜。
但是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
王破丁海等人都是一把精钢匕首。
唯有田浩是一套上用的文房四宝。
因为郑太后心思都在代王的身上,想的多了,就没在意这帮人为何一身戎装入宫,出宫后她就没管,而是教育起了代王,小少年正是中二病的时候,与郑太后针锋相对,伶牙俐齿且不说,还耍赖满地打滚,像个小痞子多过像个亲王。
郑太后太阳穴突突的疼啊!
倒是田浩他们出了宫门上了车子和马匹,田浩才问王破:“怎么代王也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