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自己则是摆了平国公的车架,独眼狼携夫人,田浩则是以亲戚的名义,带着两位妹妹,而鲁海是以好友之名。
投递帖子给孔府。
头一天去的帖子,第二天一大早就来了回应,衍圣公请他们赴晚宴。
他们以各自的名义投的拜帖,回给他们的只有一张,是衍圣公亲笔。
“很明显啊,人家是知道咱们一起来的。”田浩用手指弹了弹帖子:“所以也不跟我们客气,就给了一张回帖。”
“给不给,都要带人进去。”丫丫看着帖子:“孔珵知道我来了。”
“哪儿看出来的?”田浩等人好意外的看着丫丫。
“这帖子边角那里,扎了两个小窟窿。”丫丫拿着帖子,透着自然光线看:“是孔珵跟我之间的暗号。”
“你俩可以啊!”田浩吧嗒嘴:“玩的花活还挺多。”
丫丫一乐:“他讲究什么浪漫,我浪漫不起来,他就教我。”
因为是要去拜访孔府,衍圣公的,大家将自己打扮的好隆重。
田浩一身青衿直缀,头发也梳得非常传统,一看就是个举人。
其他人都有官服,就他没有。
连牛奶娘都是诰命服饰加身。
反倒是衬托的田浩在一众人里,有些鹤立鸡群。
他们一行人第二天就登门拜访,关注他们一举一动的人好多。
田浩前世倒是去过孔府旅游,参观过孔林呢,但是这个时空的孔府,没有经历过炮火纷飞的时候,整个孔府建造的比丁家镇还要大,像是一个城中城。
却不豪华,只是非常的端庄,且一些建筑十分的复古,用的是砖石,并没多少木料。
且有秦汉之影,魏晋之风。
来迎接他们的是衍圣公世子。
一个非常温文尔雅的中年人。
大家寒暄一下就进了衍圣公府。
田浩看什么都有些怀念的眼神,前世他去旅游的时候,孔府、孔庙和孔林,都是旅游景点,每年孔祭非常盛大,连外国人都千里迢迢的来参加。
如今这里却是私家府邸,除了他们就是孔府的下人。
孔府正门坐北朝南,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两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
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铺首,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世子,这真的是严嵩写的吗?”田浩看着那牌匾,太好奇了。
“不知,时隔太久远,很多东西只知道是传下来的。”衍圣公世子摇了摇头:“传承太久远,很多东西,其实来历都有些模糊了,只有老祖宗的东西还在。”
田浩瞪大了眼睛:“是圣人用过的衣冠、车服和礼器?”
“长生公子怎么知道?”衍圣公世子也惊讶了:“这祖宗的东西,从未示人过!”
田浩咽了咽口水:“呵呵……。”
他怎么知道的?
他前世去旅游,听导游说的,据说孔子死后第二年,朝廷将其所居之堂屋“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仅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车服、礼器。
也就是最初的孔庙,仅有孔子故宅三间,其后裔在简陋的故宅中奉祀孔子,依庙建宅。
孔子的嫡系长支为奉祀孔子,原住在阙里故宅,称“袭封宅”。
随着孔子地位及其子孙官位的升高,孔氏住宅日益扩展。
等到了曹魏时期,又于庙外“广为屋宇,以居学者”,设教讲学。
后来唐宋时期继续扩建孔府,等到了宋仁宗的时候,封衍圣公后,另建新第,称衍圣公府。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已扩大到数十间。
金朝时期,孔子后裔住宅在庙东已有“客馆”、“客位”、“斋堂”、“宅厅”、“恩庆堂”、“双桂堂”等建筑。
而到了明朝,更是奠定了规模,别看朱元璋自己学问不多,却尊重读书人。
历代明帝不断尊重孔府,甚至嘉靖年间,为保卫孔府孔庙,明世宗下令迁移曲阜县城,移城卫庙。
经十年时间建成曲阜新城,城墙高耸,外有很深的护城河,孔府、孔庙居于曲阜城中,奠定了如今孔府的规模。
本朝孔府依然受到尊重和礼遇。
别人是初次到访,看什么都新奇,他是故地重游,看什么都怀念。
甚至田浩跟衍圣公世子说起了孔府,衍圣公世子更惊讶了:“长生公子你真的从来没有逛过府邸,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我梦游过。”田浩收起了手里的折扇:“但是不知道,能否去瞻仰一番,圣人遗物?”
前世他听导游说,孔府有许多东西都在战火之中损毁了。
或者是被人掠夺,但是没人敢说,因为会引起公愤,但那些强盗,见到好东西岂能不抢?
以至于他们去旅游,见到的不是仿品就是老旧的照片,实物没有多少了。
“啊?”衍圣公世子都有些手足无措了,他没想到,长生公子是这样的长生公子。
“先去拜见衍圣公。”王破拉了一把田浩:“等安顿好了再谈其他。”
他虽然不知道这人为什么一脸怀念的样子,但是这样的田浩,让他感到陌生,仿佛这人不属于这个世间,随时都有可能转身飞升,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