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2章

  抄家的时候,唐家的一些地方也违制的很。
  一个商贾之家,女眷竟然用极为少见的有色珍珠做头饰。
  一般来说,上了六十岁的妇道人家,朝廷是准许她们用珍珠饰品的,但是只能用无色珍珠,也就是白珍珠。
  上了八十岁,才可以用有色珍珠,但有色珍珠一般都是朝廷贡品,非得是赏赐下来,才能光明正大的戴在头上。
  但是绝非能有金珍珠给他们家的女眷!
  “那些金珍珠,应该是南洋贡品,我记得礼部和刑部的卷宗里多有记载,南洋那边因为是在海外,来回朝贡的时候,时常遇到海风巨浪而不得朝贡成功,耽误了行程,故而朝廷也不怎么怪罪他们进贡不及时,来了便接待,不来也不会派人去催促,有那么几次,是不太走运,送来的贡品被海浪打翻了船只,人员和东西全都归了海龙王。”王破道:“但是现在看来,未必是真的,归了海龙王还是归了白大将军,可不一定。”
  唐家女眷不仅有金珍珠,还有粉色的珍珠,以及玳瑁制品。
  连他们家一个姓白的姨娘,都带了一串儿粉色珍珠项链在脖子上,原因竟然是那位白姨娘皮肤白皙,戴粉色的好看。
  而且那白姨娘还穿着一身倭缎制作的衣裳,可靓丽显眼。
  田浩听罢,分析了一下:“听起来都是一些海产品啊?”
  “是。”
  “那白姨娘是?”
  “一个家生子,姓白就是因为皮肤白,与白莲夫人不是一个意思。”俩人多年默契,田浩一开口,王破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
  “这样啊!”田浩让他继续说下去。
  王破就继续说了,唐家的库房有三处。
  一处是正儿八经的库房,里头放的东西都是银子布匹等物,平常的很,但也多,充分显示了唐家首富的滋润生活。
  一处是私库,里头都是现成的银子,且都是大银锭子,五十两一个,跟官银就差了个记号,成色十分不错。
  一处是秘库,是埋在地下的,若非王破派人掘地三尺,都发现不了。
  “你们是怎么发现秘库的?”田浩对这个很好奇:“就掘地三尺发现的?”
  “不是,唐家好歹也是当了首富这么多年,岂能那么没成算?”王破笑了:“他们家也是傻的,家里那么挤挤巴巴的房屋庭院,偏偏在自家后花园子里挖了个蓄水池,不种荷花只养鱼,可却没有进出水道,是个死水池子,你说奇怪不奇怪?”
  “啊?”田浩皱眉了:“那还不得臭了啊?”
  “是啊,他们家就一个月一换水,又不是不能引水改成活水池子?若是嫌弃明渠不好看,走个暗渠就是了,何必费那个事儿?”王破更乐了:“我叫人抽干了水池子,然后将里头的烂泥鱼虾都扫了出去,露出来的就是秘库。”
  原来那秘库的入口就在水里!
  皆因每次开启不容易,他们家的人,也轻易不会进出秘库,可能一年都未必进去一次,经年累月的,进去的次数愈发的少,里头的东西都蒙尘了,也不见他们打扫清理一下。
  “唐家怎么这么不当心呢?”田浩觉得这个破绽也太大了。
  “我问过了。”王破一脸一言难尽的表情:“唐家的人说,若是活水流动,恐怕会带走唐家的财气,故而只许用死水池子掩盖秘库,而不用活水走暗渠。”
  “这可真是……封建迷信害死人哦!”田浩听了也是一言难尽。
  这个原因可真是让人意外呢。
  田浩又打叠气精神来:“秘库如此隐蔽,里头放了多少金银财宝啊?”
  “那里放了一万两黄金,十万两白银,以及好多违禁的东西。”王破提起秘库就叹了口气:“朝廷委实没有冤枉白大将军。”
  秘库里金银且不说白大将军十辈子都赚不来那么多,就是东西也不是他能拥有的,金甪端香炉、铜鎏金转花转水法大吉葫芦钟、铜镀金福禄寿三星西洋钟表……哪一件不是西洋贡品级别的?
  赤金镶金珠宝石九层塔、金錾缠枝莲纹执壶、半人高的金镶宝石香炉……;
  还有什么波斯玉雕九狮盖香炉、碧玺翡翠精雕玉如意、翡翠圆雕龙龟驮花瓶……。
  “怎么都是金的,翡翠的大件儿啊?”田浩听明白了,都是些金银玉器,个头大,价值不菲啊!
  “因为这些大件儿,笨拙又显眼,不好发卖了去,且融了又不值当,一件金器可能价值千万两白银,若是融了可就是本身金子的那点重量了,顿时折价,跌的太多,他们家舍不得。”王破道:“终归是商贾之家,看的就是那点子利益,金银钱财与他们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殊不知这些东西,哪是他们家该拥有的?纵然是江南总督李游,纵然是本国公,都不可能有这些玩意儿,有一两件都得当传家宝了,他们家却有一大堆,还件件都来历不明,那上头更有一些番邦小国,进贡的烙印,是贡品无疑了。”
  “与叛将藏匿金银财宝,截留番邦贡品,这两个大罪,株连九族都够了。”田浩没想到,唐家竟然作死至此。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收获。”
  此时俩人已经用好了晚饭,转移去了书房。
  王破叫人泰勒个箱子进来,书房里就他们俩,他打开后让田浩自己看:“我也是才发现,这里真的问题多多。”
  田浩拿了一封书信出来打开就看,跟王破他从来就不客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