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俩人草草的吃了点子东西,王破就要出门,看田浩也在穿外出的衣裳,就拦下了他:“你在家等消息,不要离开家门,我有什么事情,叫人回来跟你说,不能都走,万一有旁人来找,见不到你我任何一个,也耽误时间。”
其实他是不想让田浩出门去,外头这天气诡异的很,他没见过啊,不放心让这人出去。
“没事的吧?”田浩犹豫了。
王破轻咳一声:“外头风那么大,你这小身板子,再给你吹跑了,我上哪儿找你去?”
“去去去!”听了这话,田浩气的将手里的外衣丢过去砸王破:“你才会被风刮跑呢!”
他哪里有那么弱不禁风?
王破笑着离开了,田浩没能出门,但是也听话的坐镇书房。
果然如同王破所说的那样,大风的诡异天气,让很多人都惶惶不可终日,幸好他在田家堡没动地方,哪儿哪儿来的人都能找到他,跟他讨个主意,起码看起来是有了个主心骨的样子。
风到了下午就停了,很突兀的就消失了,天空也碧蓝如洗,但是没有下雨。
可王破派人回来说,他晚上不回来了,让田浩自己用饭,且叮嘱他早点休息。
“他可遇到了什么麻烦?”田浩有些担心王破。
“没有,国公爷带着人四下里巡视,看庄稼地呢!”来人回道:“只是跑得有些远,明儿还要去旁的地方大概走一圈,看看是什么情况,派小的回来说一声。”
“哦,那没事了,你去歇息吧。”知道王破没有遇到什么麻烦,田浩就放心了。
王破这一走就是七八天,回来的时候,整个人风尘仆仆的,而且在王破回来的前一天,西北这里可算是下了一场秋雨,秋雨一过,天气更凉爽了,而且干燥了很多。
“怎么去了那么久?”田浩知道他回来,亲自拿了换洗的衣服给他,把人推进了沐浴间:“一身的尘土,赶紧洗洗,我去叫人摆饭。”
“嗯,一会儿跟你说。”王破拿了衣服进去了。
等到他洗漱出来,田浩已经坐在了饭桌边上等他一起用晚饭了。
“情况怎么样?”田浩见王破收拾妥当了,赶紧一人一碗老母鸡汤,这会不用王破看着他,他习惯了吃饭先喝汤。
“还不错。”王破跟田浩一起喝了汤,才开始动筷子吃饭,而且他神情并不沉重:“多亏了你的那个玉米。”
“嗯?”
“麦子是倒伏了不少,有百姓正在抓紧抢收,能收上来多少,就说不准了。”王破告诉他:“不管熟了没有都得割下来了,玉米倒是没事儿,那东西杆儿够壮实,竟然没有被风吹倒,还有土豆,是长在地下的,这会儿也都差不多可以翻出来收了,土豆秧子倒不倒的无所谓啦!”
剩下的辣椒番茄等等都是如此,植株矮也有矮的好处。
倒是传统的麦子,谷子等等,秸秆太细,倒伏的最多。
“没有太大的损失就行,那些麦子谷子的也成熟的差不多了。”田浩盘算了一下日子:“看来这个中秋节,咱们过得可要忙了。”
“现在这样,没人有心思过节了。”王破给他夹菜:“威远县那边,城池还在收尾,秋收的话,会不会耽误工期?”
“不会,那些人都是专业干这个的,说好了给银子做工钱,还有每个月的二十斤粮食,足够抵消他们耽误种地的产出了,也饿不着他们。”田浩道:“银子我出,粮食徐鹤的县衙出。”
他们俩还是小瞧了这大风形成的灾难。
虽然西北这边有了玉米,且大多数人都种了玉米,可也有那上等的田地,人家种的就是麦子,次一等的也是谷子,只用一些荒地种了玉米。
结果麦子谷子都趴下了,玉米倒是屹立没倒!
连高粱都倒了一半的,这就显得玉米特别鹤立鸡群。
田浩出门在附近走了走,他这里种的全都是玉米,倒是看着没什么,可跟着王破去了丁家镇那头,看到了麦田,里头很多人都在忙着割麦子,但很费劲儿,麦子倒得七七八八,麦穗儿倒是还在。
“这下子,不用你再宣传玉米了,很多人都会种玉米。”王破看着麦田:“起码玉米不怕大风吹。”
作者闲话: 江湖有话要说:江湖老家这里起了大风,但玉米是真的很抗风!比麦子、谷子强很多!
574徐风降生战事起
574徐风降生战事起
“我宁愿费劲巴拉的宣传,也不想刮大风。”田浩轻叹一声:“走吧,去看看大舅母他们。”
“嗯。”
俩人来了,丁兰氏等女眷倒是镇定,没有惊慌失措:“这风是大了一些,好些年没有刮过了。”
“以前刮过吗?”田浩看她们都安好,觉得自己有些大惊小怪了。
“刮过的,十几年前刮过两次这种大风,关内庄稼绝产了,朝廷的赈济又不及时,外族还来打草谷,你大舅父气的带人跟对方硬干了一场,将对方打退后,得了对方不少牛羊,这才缓解了一下关内粮食不足,可还是有不少人少吃的,那一年哪儿哪儿的人都瘦的很,跟骷髅似的。”丁兰氏道:“今年应该不会了。”
“好歹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一些存粮。”二舅母丁王氏也道:“再说了,这里能有好田地种麦子的,多数都是一些富裕人家,这点风浪经得起。”
“二舅母说的是。”王破不知不觉间,已经跟着田浩叫人了,偏偏没人觉得不对:“小富之家经得起这样的大风,只要不是连年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