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所以想赖上我们都没有机会,是吧!”田浩感慨了一句:“老天爷还是爱我的嘛!”
“嗯?”王破看了看他:“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圣人最近看的书,就是《道德经》吧?”田浩却问了个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
“是。”王破和任涯齐齐点头。
“这个事儿,都有谁知道?”田浩继续问。
“知道的人……不太多,毕竟圣人只在天运殿的东暖阁里看书。”王破想了想道:“西暖阁那里一般都是谈话聊天的,何况,天运殿里的宫娥内侍们嘴巴很严的,他们也不认识几个字儿,圣人看的是宋版的《道德经》,封面用的是秦篆,他们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就不错了,何况是秦篆?”
他们都不认识几个秦篆。
作者闲话: 江湖有话要说:想到了什么没有?嗯?
272草灰蛇线
272草灰蛇线
“而能让圣人毫无防备的,也就那么点人。”任涯道:“还都是位高权重之辈。”
要真的是他们,那可难办了。
哪一个动一动,都要大司命点头。
“就是这样!”田浩一拍巴掌:“认识字,对科举知道的一清二楚,了解李大叔的习惯,还能自由进出天运殿,可以让人防不胜防,身份地位还高,让你们碰不得、或者不好查!当然了,也不排除有内侍宫娥认识字儿,恰巧知道这本书的可能,细查他们出入记录即可。”
“啊?”任涯是惊讶的张大了嘴,他是真佩服田浩了。
这千头万绪,愣是让他给整合出来一二三四五啦!
“还有,细查那些大人们的亲属关系。”他想说关系网来着,但是怕他们听不懂,就改了一下称呼:“谁家有子侄会试,且读书上不行,没有把握上榜的;谁家有亲戚、订了亲但是没对外宣布的都算在内,活儿太多,但排查必须要如此细致才行。谁是既定受益者,谁就有嫌疑!”
任涯点头啊点头,他除了点头就没旁的反应了。
田浩却没有看他,而是看的王破:“你觉得呢?”
“三皇子。”结果王破突然点了个人出来。
他也跟田浩学了,不尊称什么三殿下,就直接三皇子,没喊李铮,是他最后的坚持啦!
“啊?”这回轮到田浩莫名其妙了:“他不是被关了起来,禁足了吗?刘贤妃娘娘都闭宫了。”
而且田浩也意识到了,康盛帝没说时间!
也就是说,他什么时候想起来了,什么时候再处理自己的女人跟儿子。
他不开口,没人敢提这个茬儿,起码在最近是不行了。
“就是因为关起来了,才让人猜不到是他。”王破却分析道:“他因为挨了你的揍,名声都臭了,还是在会试的这个时候,天下举子齐聚大兴城,他原本是搭了三口大儒的线,那是他的亲外祖父,与众多举子先结交一番,将来他们中了进士,可以再施恩于他们,日后他们就算是自己人了,三皇子这一招用的不错,但可惜的是,这是第二次用,第一次用是在三年前,他成功了,如今不少庶吉士都是这么被他抓在手里的,大皇子二皇子就奇差一招。”
“可是今年,不行了,你把他揍了,还是那样的理由,不少读书人都羞与其为伍,加上他被圣人下令禁足在皇子所,根本出不了门,这件事情闹得太大,而且也太猎奇,不少人口口相传,这流言蜚语怎么压都压不住,尤其多数都是读书人,且表示的非常鄙视!”王破告诉田浩他的猜想:“会试三年一次,甚至如果有了恩科,那更短,怎么有皇子的这种奇闻异事,让人来的津津乐道呢?他们不敢说定国公府如何,因为会被追着打,但是皇子高高在上,说了也没什么,反正三皇子又不能真的出现在他们面前,收拾他们的碎嘴子。”
“这……?”田浩没想到,那事儿还有后续!
“而三皇子想要平息、或者说,让人不再嘀咕此事,那就只能有一件更大的事情来盖过此事的风头!”
“西北大捷还不够啊?”
“不够,西北大捷只会让人对此事记忆犹新,定国公在前头带着丁家的儿郎们,奋力反击扣关的外敌,三皇子在大兴城这么安逸的地方,惦记还不到十岁的丁家女,大家只会更鄙视他的人品!”王破道:“所以,只有科举是不够的,只有三甲巡街也是不够的,要热闹还是要闹大事情,比如说,科考舞弊!”
“不错。”田浩阴沉着一张脸蛋子:“每次科举舞弊爆发,都会很麻烦,闹得很大,人头滚滚亦不为过。”
古代重视科举不是没有道理的,那是为国家选拔人才。
自宋代科举大行其道,世家落寞开始,当权者就推崇科举,称之为“抡才大典”,每一次科举都是给朝廷输送新鲜血液,维持这庞大的朝廷的运转。
不论文武科举,都是天下人心心念念,盼望不已,是平民百姓,能出人头地的机会。
任何行业都要给这盛事让路!
包括皇帝在内,都特别重视。
它要是出了什么差错,肯定要追究到底的,那么在追究的过程中,谁能保证不误伤?不冤枉?
且这是会试,并非一州一府的乡试,关联到天下读书人的福利待遇和功名利禄。
“读书人打仗骂人不行,闹事的本领可不差。”结果王破又道:“事关己身,他们肯定更关注这件事情,毕竟那皇子轶事跟科举入仕,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