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225中秋佳节烦事多
田浩也没在意,反正他最近的全副心神,都放在了绘画上。
那副油画他找到了一些感觉,就画的更仔细了。
外面的风风雨雨并不能影响什么,不过表哥表弟们的来信倒是说了不少话。
他们在老家那里,修缮了祖坟,还差祖祠没修呢!
七月十五的时候,要大祭一次,然后开工修缮祖祠。
让他意外的是,淳哥儿竟然当了小先生,他开始教堂兄们数术了!
比起以前潦草学过的数术不同,淳哥儿开始就教了他们阿拉伯数字,然后加减乘除。
好歹识数一些,不要随随便便的就被人给忽悠了去。
另外就是他们在那边查账,自家人的账目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对外做买卖的时候,发现被一些黑心商人给坑过。
于是查账更积极了,学的时候也用心了不少。
田浩看的直笑,还给他捎带了不少东西回来,都是那边的特产。
腊羊肉很好吃,干菜也不错的说,还有那边的一些小件工艺品。
就算是离得远,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也没变。
六表哥丁洋的信件,尤其得多,内容尤其的啰嗦!
先是洋洋洒洒的说了老家一切都好,好山好水好吃的,又说他没来可惜了,还让他在大兴城里随便玩,但是如果被人欺负了,记得留下名号,他们回去会帮他报仇的,又要田浩给他写信,他都想长生了。
字里行间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田浩看罢了信件,叹了口气,正好王破端了一盘金黄色的杏子进来:“你说,我让表哥们回来如何?”
“最好还是别了。”王破把果子给他放到了跟前儿:“中元节都要到了,大皇子的生辰都过了,可及冠之礼却一直悬而未决,礼部那边很多人都在上书。”
“啊?”田浩顿时紧张了:“那我三舅父呢?”
“他是在验封清吏司,在事情没有决定之前,还到不了他那里。”王破道:“而且如今府上只有三位老爷在,连淳哥儿都不在,你守孝,轻易不出门,最近更是闭关在家了。”
田浩懂王破的言下之意,大兴城如今还不是风平浪静的时候,他们出去一趟不容易,还是甭回来了。
“也是。”田浩开始给兄弟们写回信。
淳哥儿的自然是家庭作业了,还有新的数学题。
大表哥到六表哥全都是差不多的模式,家里七位长辈都很好,尤其是老太太,身体健康,还去了一趟梅园呢!
又说了大兴城里的一些事儿,尤其是李莽没了。
反正端午前,李莽家发了丧,跟刘家大姑娘的亲事,也黄了。
两家只是定亲,还没等走六礼呢,他们家也无法要求三口大儒的嫡长孙女儿给他们家孩子守节。
再以后的事情,田浩就不去关注了。
王破问他:“他们在老家还好吗?”
“好,好的很,那里有的是地方跑马打猎。”田浩指着六表哥给他写的信:“你看看,六哥哥在那里还打算秋天的时候,给家里打一些好皮子呢,还说想猎个好东西,给老祖宗上供,也让祖先们知道知道,老丁家的儿郎血性仍在。”
“那就好。”王破没有去看所有的信件,他就看了丁洋写给田浩的,里头的确是写了很多的琐事:“看得出来,他们在老家日子过得不错。”
“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田浩算是看出来了,这大兴城不安定,六个表哥一个表弟是不会回来的。
“快了。”王破只能这么告诉他。
七月十五,中元节。
这一天,也不知道是不是每年都如此,阴天,细雨,北方的雨一般都很大,不会下的缠缠绵绵。
可是中元节这一天,阴风细雨,下了一天。
夜里也不见星月,田浩真的守着灵位过了这中元节。
而王破跟任涯也请假回了家,回哪儿不知道,反正没在府里。
过了中元节,就期待中秋节了,田浩终于发现,为什么古代的人那么有年节气息了,因为他们的娱乐很少,就剩下过节了。
平民百姓还好,大户人家整天没事儿干,就数日子过节玩了。
比如现在,大舅母叫他来,很是期待的问他:“今年可有什么花样的月饼?”
“啊?”田浩愣了一下:“您要新花样的月饼?”
“是啊,这不是中秋节了吗?今年还得进贡……那个月饼挺合适,能吃能看还省钱。”大舅母有点不好意思的道:“去年不是做了那个,冰皮月饼么?”
“您还想要个新鲜款式的月饼,是吧?”田浩懂了,大舅母也不容易啊,为了省点钱,连给皇帝进贡的东西都想省一省了。
“是,就是这个意思。”大舅母丁兰氏点头。
“有的,有的!”田浩立刻就道:“长生这就回去让厨娘做出来,先给大舅母送来看看,您要是觉得可行,咱们就用这个水晶月饼!”
“水、水晶月饼?”大舅母丁兰氏虽然贵为定国公夫人,但从来没听说过这个月饼。
“这月饼好做的很。”田浩道:“外皮透明,馅料颜色丰富。外观梦幻如水晶,晶莹剔透,内陷用果仁加蜂蜜,非常清淡爽口,不油腻。”
“还有去年你做得那个,茶味月饼。”大舅母又道:“可以做来送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