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田浩这才知道,文城侯府也在守孝,六七年前,老文城侯去世,也就是老太太的亲哥哥走了,两年前,老太太的亲嫂子也走了。
  所以他来了这么久,也没见过文城侯府的人,只见过礼。
  文城侯府给老太太这位老姑奶奶走礼也十分的尽心,只是守孝不得不出门,交际应酬而已。
  “早上给你父亲母亲上了香没?”今日是出门子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老太太没有了女儿,就只能看着外孙子了。
  “上了,并且抱着灵位出来走了一圈儿。”田浩笑的超然:“跟母亲说,她回娘家了。”
  老太太沉默了一下:“也好。”
  田浩陪着老太太过了一天,晚饭的时候,舅母们从娘家回来,却带了个新闻:听说对面平国公府,大过年的闹鬼!
  原来平国公府除夕祭祖的时候,突然在祠堂里出现了一个厉鬼,一身红衣,披头散发,鬼魅吓人。
  据说当时好多人都直接吓昏了过去。
  平国公倒是镇定的很,还有理智指挥人手去围捕那厉鬼。
  可平国公那些手下却是吓得腿软,一个个都成了软脚虾。
  射出去的箭矢都偏到了房梁上去,几个胆子大的人,围攻那厉鬼,也是畏手畏脚。
  这个年过的啊,平国公府都成了大兴城的热门话题了。
  “不知道做了多大的孽啊,祖祠里头闹厉鬼!”二舅母对这个八卦很感兴趣:“听说他们家找了好多大师前来除祟捉鬼呢!”
  “不修德行,找神仙来也没用。”三舅母对此嗤之以鼻:“有那么一个继室夫人,什么妖魔鬼怪不上门去闹啊?听闻那王霄都吓的说胡话了,好像现在还昏迷不醒呢。”
  王霄,平国公府的二少爷,大少爷王铂,可惜的是,王铂十二三岁的时候,突然失踪了,谁也不知道人去了哪儿,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可朝廷就是掐着这个理由,平国公上了几次请封世子的奏疏都没通过。
  镇东侯虽然长年在辽东那里镇守,可他当舅父的就坚持说外甥没死,不松口,平国公也拿这个强势的大舅哥没办法。
  逼急了镇东侯真敢上手揍他!
  这五年来,两家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来,可平国公府的世子之位,一直悬而未决。
  “听说不是红衣厉鬼,是红衣大盗,号曰厉鬼,只偷盗奇珍异宝,你说平国公府有多少好东西啊?这去年就被偷盗了一回,这次大过年的又闹了起来,他们家门禁那么宽松的吗?”大舅母知道的更多一些:“咱们家可不敢那么颓废。”
  “咱们家颓废也没关系。”田浩在一边笑着道:“因为咱们家穷,没那么多奇珍异宝给人家偷,那红衣大盗都不爱金银财帛,只爱奇珍异宝的,咱们府里可没那么多奇珍异宝给人家惦记偷盗呢!”
  一下子逗笑了女眷们。
  田浩却想的是:也不知道王破拿了人家什么样的奇珍异宝,大过年的就上门去闹。
  沉重了一天的气氛总算是轻松了一些,老太太也多用了两个煎饺。
  回头田浩跟王破一起在卧室里吃宵夜的时候,田浩就忍不住说了此事,并且问王破:“究竟什么深仇大恨啊?你连除夕都过不得,非得去人家宗祠里闹这么一出?还让自己伤的这么重?”
  要不是赶巧,估计王破这次不死也得脱层皮。
  “不共戴天的血仇。”王破只给了他这么一个回答,就低头吃东西,再不言语了。
  他都这么说了,田浩再问就不好了,他就没再吭声。
  及至正月初八过后,京城开始上花灯,王破才能下炕,倒是任涯,初九的时候,与他在屋里嘀咕了半天的事情,田浩只当知己是空气,在外间安然的看着手里的《增广贤文》,顺便教导一下田小宝。
  初十的时候,定国公府也挂了灯笼。
  六表哥丁洋过来他这里躲清静:“逢年过节人来人往的,闹得很,来你这里歇会子。”
  “过年么。”田浩给他倒了一茶水:“可要吃些糕点?”
  “来些清淡的,这几日吃吃喝喝,实在是腻味。”丁洋摊在那里,特别自在。
  田浩就让牛奶娘拿了几样糕点进来:“我这里都是素的清蒸制成的糕点,清淡的很,吃吧!”
  果然很素淡的糕点,另外就是茶水也很热呢!
  “嗯嗯,话说你这里的糕点,要么软软的,要么甜甜的,真不愧是南边儿长大的人。”丁洋一边吃还一边嘀咕。
  “吃你的吧,糕点也堵不住你的嘴巴啊?”田浩拿了一个做成了小兔子形状的糕点塞进他嘴巴里:“给你吃个兔子。”
  “呜呜,这糕点怎的做的这个样子?”丁洋几口咽下去,还有些意犹未尽:“软软的,甜甜的,丫丫肯定爱吃。”
  “就是给丫丫做的,才做了一锅而已,蒸好了之后送了出去半锅,剩下的半锅挑好的单独给丫丫送去的,你这个都是挑剩下的。”田浩笑着告诉他:“这在南边儿一般都是游湖的时候,在船上才能吃的糕点,故而也叫船点,味道清淡,但船娘一般都手巧,做的就好看一些。”
  那小兔子是用糯米裹了豆沙馅儿做成的,味道清甜可口又软糯,非常适合老弱妇孺吃。
  造型又十分可爱灵动,更得小孩子的喜欢。
  丁洋吃了糕点喝了茶,才跟田浩商量正事:“父亲和二叔都很忙,这个正月看灯,就要三叔带咱们去了,你去不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