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这会儿天亮了,大家也都忙了一宿,补觉的补觉,上差的上差,基本上不会有人来。
  田浩将那些东西都翻了出来,重新放在了炕上。
  这是大白天的,他还拿了算盘,算起来很快就有了结果。
  银票三十八张,每一张都是不记名的那种,认票不认人。
  每一张的面额都是一千两足足的雪花银,没有第二种面额。
  金票十六张,同样都是不记名的那种金票,只认票子不认人。
  每一张的面额是五百两,这十六张可就是八千两,是金子啊!
  这样的票据,不管是在官府的户部衙门还是在私人钱庄里,都是很少开具的,毕竟这个时候没有防伪标示,而且认票不认人,这些票据都是有一定的秘密画押,才会发放出来。
  钱庄未必会记得存钱开票子的人,也绝对不会记得拿着票子来领钱的人。
  等于是黑暗里的交易,而且这样的票据,钱庄收费很高。
  一般人家没事儿谁开这样的票据啊!
  都是进行一些见不得人的交易的时候,才会用的上。
  平时能把钱存在自家的钱库里,当然是要存在自家的钱库里了,这样安心又放心。
  不会因为钱庄倒闭而让自己的钱,辛苦打了水漂。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金砖银条子,称了一下,金砖三百八十两,银条子一斤一个,一共是二十八斤。
  一颗碧玉圆球,上头有内府的标记,是御赐之物!
  另外还有一对儿上等的玛瑙贵妃镯,玛瑙殷红如血,一看就是好东西!
  一对儿碧玉镯子,里头的碧色仿佛在流动一般,一瞅就绝非凡品。
  以及一对儿赤金镶嵌了七彩猫眼石的大金镯子,好不好看在其次,主要是这玩意儿绝对够分量,够豪华,价值不菲啊。
  一对儿赤金打造的吉祥如意;一块三彩的汉代造型的玉璧,这三样东西也是御赐之物,尤其是那对儿吉祥如意,是连在一起的,非常漂亮。
  一对儿彩虹釉的陶瓷镇纸,一方宋朝时期的端砚。
  一副卫九鼎的《洛神图》,一副焦秉贞《仕女图》。
  “全都是名画啊!”田浩看着俩个画轴,有些出神,过去他只在博物馆里见过这样的宝贝,还是隔着两米开外,画轴是挂在防弹玻璃窗里展示的,他都需要带个望远镜才能仔细的看清楚。
  旁边的安保人员还态度严禁,对每一个观光的客人都虎视眈眈,生怕有那客人暴起,伤到了古画。
  看看到这些东西,再估算了一下价值,王破还真是个盗帅啊!
  “但是怎么都是美女图啊?”田浩看了看这两幅画:“没有字画吗?”
  比如说写的名人字迹之类的?他记得古代字画也很值钱的,尤其是名人字画,一字千金,亦不为过。
  “没有,内书房里挂的都是美人图,其中只有这两幅值钱,剩下的都是他自己画的。”王破好嫌弃的告诉田浩:“我就没拿!”
  “看来这里最便宜的东西,竟然是你辛辛苦苦背回来的金砖银条子。”田浩吐了吐小舌头:“最贵的就是这两幅字画了。”
  “其实还有更大更多的,但是拿不出来。”王破还有点遗憾的样子。
  “听说平国公府寅吃卯粮,也没什么实权,捞不到油水的,怎么如此有钱?”田浩可是听他三位舅父,骂了快半宿的平国公府,知道的事情可不少。
  而且平国公府没什么人做大官,都是一些小官小吏,家族人又那么多,府里的开销,光靠祖产吗?好像也不太够的吧?
  “家里进项少,可人口却一直在增加,整整十二个房头呢,还有八个旁支在老家,每一年的开销,银子流水似的往外花,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许多闲钱,还能置办这么好的东西,攒下这么多的财产。”田浩虽然大概的了解了一下,没有仔细深究,但也能大概推算出来,平国公府应该是入不敷出才对。
  “这有什么?”王破冷哼一声:“上一代平国公,可是仗着年岁大,人老了,就在皇上面前哭穷,不要脸的朝户部借了三五十万两银子,后头没钱还,就想耍赖,皇上那个时候年轻,压不住阵脚,只好准许他缓一缓,另外多加赏赐,以表信任,还有一些暗地里准许他们伸手捞点儿,一直到老平国公去了,新平国公是个庸才,皇上这才断了平国公府的财源,可平国公府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搂钱的手可没缩回去。”
  “是吗?”田浩愣了一下,随后想到了一个可能,紧张的问他:“那定国公府呢?”
  “定国公府……。”王破犹豫了一下。
  田浩的心沉了沉:“也有欠款?”
  “有。”王破点头:“定国公府二十年前,在皇上御驾亲征的时候,因为军饷不足,除了长公主和太夫人她们支援的钱财,还有定国公府朝户部借的银子,支付了当年西北军的军饷,那可是朝廷该给的军饷,结果定国公府给了!”
  “为什么?”田浩都听的震惊了:“户部有银子,为什么还要定国公府借钱?而不是户部发放兵饷给戍边的西北军?而且,那可是御驾亲征啊!”
  “就因为是御驾亲征。”结果王破却告诉他:“听说当时朝廷动荡不安,边关战火连绵不绝,皇上御驾亲征,一个是鼓舞士气,一个,其实是避难。”
  “啊?”田浩是真的惊讶了:“当皇帝的去烽火连天的边关避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