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反正又不用他亲自动手搬家,下人们那么多,还能累着他不成?去了前头更好一些。
二舅父丁越跟着点头:“不错,读书人不是讲究那个,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吗?”
“噗!”老太太对着二舅父就喷了一口嘴里的上好铁观音:“你少胡咧咧!”
老太太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他离了老婆子这个院子,老婆子都难受的很,要是出了府,老婆子饭都吃不下去!敢行什么万里路,除非老婆子我死了。”
“母亲。”
“祖母!”
一群人赶紧起来给老太太赔不是。
田浩觉得二舅父也是无妄之灾,扯什么闲篇,说什么行万里路啊?
“姥姥,莫生气,气坏身体无人替啊!”田浩也赶紧起来劝一下老太太:“二舅父就是那么一说,他又不是读书人,怎么知道读书人的事情?再说了,长生才十五岁,出去走万里路……我还不得出溜去番邦海外啊?”
此时的封建社会里,大家的学识普遍都不高,哪怕是贵为国公太夫人,丁云氏也只是一个老妪而已。
何况定国公府全家都是武将,女眷又都是后宅妇人。
对于“万里”这个词儿,只当是夸大了,而不会想有多远,她们也没这个概念。
别说女眷了,男丁同样如此,二舅父随口一句话,惹来了骂声,又气着老母,被大舅父拍了两巴掌,算是惩戒了。
这个国度别说万里了,千里都没什么概念的,百里可能有点儿,这个时空对数学不敏感,所以老太太才如此激动。
觉得走万里路,那就离她太遥远了。
老太太能点头同意才怪!
大家一顿劝慰,才让老太太心里舒坦了许多。
倒是回去的时候,六个表哥终于可以送田浩去昌盛园,一到了昌盛园,牛奶娘带着非花非雾就撤了。
只有田小宝在屋里给他们倒水,不过随后田小宝也坐在了小凳子上,抱着个小鱼干在吃,顺便听他们说话。
大表哥丁海明显很激动:“去了前头就好了,咱们兄弟好好亲近一番,你在这后头,祖母看的严,找你玩都不得劲儿。”
“大表哥,你这么说,老太太会生气的。”田浩被他这话逗笑了:“再说了,你们身上都有差事,我去前面也是读书居多,有什么可玩的呢?”
二表哥丁江就明白多了:“我们可以带着你一起出门去走一走,逛一逛,你明年都十六了,就算是在孝期里,也可以出门了,只要不喝花酒,不嬉闹看戏什么的,应该没太大问题。”
古代守孝,其实最严格的就是头一年,第二年可以稍微放松一些,第三年就出孝了。
田浩去年九月份开始守孝,到今年九月份这头一年就过去了,可以光明正大的吃一些蒜泥白肉、白斩鸡之类的东西。
也可以出门去喝茶会友,但不能有什么娱乐活动,要是成人的话,也不能有夫妻生活。
说实话,这么一看,他搬去前头还是很有好处的。
“对!”三表哥丁河也道:“长生来了这么长时间,就去了一趟皇觉寺。”
一提起皇觉寺,大家不约而同的想起了在那里遇到的糟心事儿。
“对了,那个韦家怎么样了?”田浩一直没出过门,他的人也是不熟悉大兴城的,只能跟几个表哥打听一二。
“还能怎么样?御史台的御史弹劾他治家不严,如何为官?又有人说韦氏家风不正,清誉有损,大兴城里这种事情传得沸沸扬扬,连皇上都听说了,然后就把韦大人的官帽子给摘了,让他回老家去反省。”大表哥提起此事就特别的解气:“那韦氏女也不知道下场如何,但韦家全都滚蛋了!”
自打这韦氏的事情结束,丁海是看天天也蓝,是看花花也美,心里的郁气可是出了。
“平日里那些御史跟狗似的,闻到点儿味道就汪汪汪,现在这事情闹得这么大,他们更是卯足了劲的弹劾,而且不止是咱们一家,还有两家好像也被算计了,反正最后他们家滚出了大兴城。”二表哥丁江有些惋惜的道:“就是大哥的亲事,又有的拖了。”
事情闹得这么大,丁海的亲事又需要慎重,全家都在为此事烦心。
“好事多磨吧!”田浩能怎么说?他只能这么安慰他们了。
不过六个表哥不是那种容易受到打击就颓废的人,这才郁闷了一会儿就又生龙活虎了起来,相约等田浩搬去了破军院,他们六个给他热锅灶,说的田浩哭笑不得:“我就是搬去前院,也得是在伙房那里拿饭菜的吧?”
“你不知道,破军院里有单独的小厨房。”三表哥丁河告诉他:“其实每一个院子都有小厨房的,只是家里觉得浪费,就不设了,但我今天听母亲身边的人说,破军院那里的小厨房单独设了,还把你带来的厨子和厨娘送了过去。”
田浩点点头:“应该的,毕竟这里就我一个口味清淡的人。”
其他人都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士,吃饭什么的,跟他真心吃不到一起去。
大兴城的饭菜,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大气,兴旺,厚重。
什么东西都浓油赤酱,味道是十足十了,可他不太习惯呢!
“你去了前头也好,后面都是老娘们儿,前头咱们兄弟多做耍子,多好!”四表哥丁湖是个闲不住的脾气,他也稀罕小表弟,但小表弟离他们太远了,祖母又看的严,他们都无法跟小表弟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