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可见只要先碰到林亚男的底线,后面做的事比底线高一点儿,就能达到她的心理预期。
  裴屿学着“工于心计”,举一反三,刚开学那阵子彻底玩失踪,往后再偶尔联系一回,居然就这样稳住了林亚男。
  林亚男起初一到周末就要拉上裴江往裴屿学校跑,裴屿早就料到,因此周末基本不待学校。
  他和舍友的关系谈不上好,因为他实在不太参与集体生活——他额外选了些他认为需要上的课,用在吃饭和娱乐上的时间总是很少,和刚入学爱好打游戏看美女的懒散男大学生们格格不入。
  就愈发显得形只影单。
  这样也有为数不多的好处,那就是林亚男和裴江没法从舍友嘴里获悉他的行踪,毕竟舍友确实不清楚裴屿每天在忙什么,只能笼统说“应该又去学习了”。
  林亚男见舍友是真茫然而不是帮裴屿遮掩,一时怔愣。
  她印象中的裴屿人缘很好,身边总是有人簇拥,即使她不喜欢高中那几个小混混,她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裴屿能够成为中心人物、具有领导力这一点乐见其成。
  她从不曾见到裴屿这样沉默于人群。
  不知怎的,林亚男想起邝野第一次到家里吃饭时说的话,说白钰不希望他过于融入集体生活,那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他的自律和自主。
  林亚男当时第一反应是不合群,可没想到有一天裴屿也会成为这样所谓不合群的人。
  林亚男屡次逮人无果,也渐渐消停,只在中秋、国庆给裴屿打电话,不再去学校,裴屿这才给出一点回应,但无一例外都没回家,无论林亚男如何软硬兼施,裴屿都无动于衷。
  直到临近寒假的那通电话,林亚男说:“我以为你会盼着假期回来找邝野。你……在学校认识什么新朋友了吗?”
  裴屿听出林亚男的言外之意,气笑了:“我们男同性恋也不是个个都朝三暮四。”
  林亚男最听不了这个,正要骂,裴屿打断她:“还有,你不要再提他的名字,你是真对不住他对你的尊重。”
  裴屿说完就挂了,至今也不再接林亚男的电话。
  裴屿把日子过得太充实,当然,是指学习和专业上的充实,至于生活……他和“一塌糊涂”之间几乎只隔着一个梁源。
  裴屿高考刚结束时,梁源给裴屿发过信息也打过电话,只是裴屿当时没心思联络,直到来a市后才和梁源恢复了联系。
  得知梁源也来到a市一所私立医院就业的消息,裴屿有些意外开心,从梁源和邻居阿姨闹掰后,裴屿就再没见过这个看着他长大的哥哥。
  梁源那天下班,马不停蹄去和裴屿见面吃饭,疑惑裴屿为什么这么早就过来,宁愿睡网吧也不愿在家里多待,裴屿没做隐瞒,一五一十全都说了。
  梁源听完心情复杂:“……咱们那个单元二楼是风水不咋地吗?”
  裴屿离开家后,第一次发笑。
  裴屿看着梁源,会有一种“重蹈覆辙”的错觉,事实上像他和梁源这种处境,也确确实实隐没地在无数家庭里上演,只不过各自的戏码不同,也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
  裴屿和梁源都是其中难得坚定要“成为自己”的人。
  因此裴屿能够对梁源吐露一点掩埋的心声:“……打断骨头连着筋。”
  只言片语,梁源也可以理解:“和医院里见过的那些艰难困苦比起来,这算多大点儿事,我也不明白怎么就能闹到这种地步……打断骨头连着筋,是没错,但没准那根筋就是‘生老病死’呢。”
  相觑无言片刻,他们几乎异口同声补充——
  “生不出。”
  “生不了。”
  又同时自嘲地笑起来。
  不过最令裴屿感到意外的不是遇见梁源,而是认识金玉。
  那位抱憾离世的病人、梁源曾经的恋人,有个亲弟弟。
  金玉年纪比裴屿大五岁,但很早就没有读书了,或许是因为哥哥病重、家底也比较殷实的缘故,父母看淡许多事,并未将对哥哥的遗憾转嫁到弟弟身上,不仅没有苛于要求,而且还颇为开明,金玉想做什么、做什么开心,他的父母就支持他去做什么。
  人与人的遭遇不同,对于金玉的父母来说,丧子之痛后半生都难以治愈,但单就“支持”这一点,裴屿是极其羡慕的。
  金玉别的不喜欢,就爱玩具,尤其是益智类、考验动手动脑能力的玩具,从小玩到大。
  所以他干脆从事了这个领域的工作,起先做经销代理,后来觉得没意思,自己废寝忘食学了很多东西,又开始做独立设计。
  现在金玉热衷的行业叫moc——“my own creation”,他们会自己去完成拼搭、积木类模型的创意构想,设计出图纸,囊括建筑、机械……就类似一家独大的乐高,但他们只能做乐高没有的,毕竟很多正版授权都被买断,但同类可比,他们设计的图纸也有版权。
  有的mocer会无偿分享自己的设计供同行或其他爱好者下载使用,但金玉靠卖图纸以及跟玩具厂商合作来赚钱,走的是商业路线。
  梁源在金玉哥哥去世后,很想一力承担照顾他父母和他弟弟的责任,但除了常去他父母那儿走动以外,梁源发现弟弟金玉非常有主见有能力,小小年纪赚的钱,有些时候都能比上他一个外科大夫。
  金玉今年把工作室开到a市,是租的loft,地址碰巧离裴屿他们大学城和梁源他们医院都很近,公寓有上下两层,楼上是他的私人地盘,楼下是工作区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