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是以南嘉风没瞒着,珩儿难以接受是一时的,若因此不着丧服,不知母亲死去,便是一世自谴。
  小景临终前,屏退所有人,只留了他这个当哥哥的,告知实情,其实小景身子一直安好,直到小黎过世,珩儿有孕,小景的身子每况愈下,住在宫中,生怕珩儿看出端倪,不曾医治。
  也是治不好的,还不如不治,让珩儿安心养胎。
  记得也是一个十月天,秋阳金黄,珩儿襁褓入公主府,病势汹汹,身子一直不曾见好,小景生了出城求神佛心思,也照做了,大昭寺住持看她心诚,赠予她棵绒树。
  ‘虔心求得一世安,母女连心复生生。
  长夜圆满欢声笑,为妙为爱无怨悔’。
  小景还说了,上次小黎过世,未说完的一句,“然住持跟我说,世上万事皆有因果,善念结善果,上苍注定我同珩儿有未修完的母女缘分,心诚起,女心落,前心陨。”
  攻打北冥时,南嘉风深有不义之举,挽救百姓,挽救妻妹,挑了天下命脉,害得珩儿自出生即颠沛,害得小陆失了爹娘,得失自古相辅相成。
  小景心诚,珩儿活哉,母女缘分,珩儿有女落地之时,便是小景过世之日,母女缘续之来生。
  于现世,珩儿于他何尝不是万分折磨。
  小景仅告诉他一人,临死前嘱托他,一定一定不得告诉珩儿真相,珩儿受不住的,就让这件事随着她的死烟消云散吧。
  **
  檀允珩不知睡了多久,醒来之后殿里白烛晃的她眼睛疼,身上孝衣是陆简昭给她换上的,鬓边白花,长春宫主殿哭声一片,偏殿清寂,只有陆简昭静静坐在床沿陪她。
  近处,陆简昭见她醒来,起身张罗殿外的侍女给送进了一些清淡的膳食,一整日不曾进食。
  陆简昭手中端起粥膳,送到嘴边吹了几下,他喂,檀允珩便吃,她也不说话,他也不问什么,殿中调羹和白瓷碗碰撞声混着殿外宫院中的嬉笑声,调音着弦,轻奏如耳。
  不一会儿,粥膳见底,陆简昭将瓷碗就近放在圆杌上,见怀中人不愿躺下,替她往上拢了拢被边,搂着她。
  隔着一道门,一段路,檀允珩还不能出去,太医叮嘱,要想送殡去皇陵,是不能够的,也得过了今日,衣着厚实,去主殿祭拜。
  母亲遗愿,让她养好身子,好好活着,她会照做的。
  隔着一层朦胧,檀允珩望着那扇门,“那便遥祝娘和父亲彼此芳年相遇,满意同心同梦。”
  “同珩儿一样。”
  与此同时,陆简昭紧紧攥着她的手,“也同小陆一样。”
  芳年长好长欢夜,满意同心同梦人。
  第120章 番外1
  一载后, 令元太上皇于凤鸳宫因病过世,出殡这日,檀允珩和陆简昭以及她的哥哥嫂嫂, 孝衫白衣,站在皇陵外, 身前是先帝与先后之墓,身后是几人母亲和母亲。
  短短几载, 光阴流水朝逝, 亲人先后离世,去岁, 南嘉景过世当日,恰逢檀允珩生产完, 连着三日,她除了次日前去拜祭过,母亲出殡那日站在窗里, 隔着窗扇一点点望着母亲的棺椁消失在长春宫外, 无法挪一步。
  月余后, 她才和陆简昭过来祭拜。
  额前白孝, 鬓后簪花,一袭孝衣, 在满是春意的陵园里,随风款款,似故人回缓,有人轻唤。
  月中有盈缺, 亲人长辞。
  不远处小绮凝刚学会走, 身上带着孝走得晃晃悠悠,走不动干脆往地上一趴, 爬着走,身边刘嬷嬷常常跟着她,小绮凝时不时吐话不利落,却清脆响亮,笑便笑,要便要。
  古有新人笑,旧人坟前欢,这样也好,檀允珩噙泪长叹一声,将视线自个女儿身上转回,盯着舅舅的墓名,“哥哥,珩儿看小吟知颇有贤能天赋,舅舅的话,做不得数的。”
  南嘉风过世前,语重心长将她还有哥哥,叫到身边,告诉她二人。
  “虽然允珏登基,吟知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但只要小绮凝愿意,这个皇位便只能是我们绮凝的,何况小陆出身将门,已位昭平,我们珩儿和小陆养的女儿总是不差的。”
  在其位,司其职,但凡坐上龙椅,权利化为民布,开源善善流,以天下为己任,总会有得有失,南允珏在位不到两载,已有深切体会。
  舅舅替他将朝中奸佞除尽,官居重位的都是为南祈百姓谋福的清官,刑部张大人,户部沈大人,还有吏部徐大人等,各个都是南祈朝栋梁,不分男女,有勇有谋,天下齐平。
  清官不可贪清名,皇帝不可侥心平,如今的南祈还需他和妻妹,妹夫还有满朝文武齐心,至于他的儿子,南吟知是否是太子,又是否来日即位依然不重要了,正如舅舅和他之前探讨,无论他和珩儿谁的孩子继位,都会为南祈所思所量,帝王宝座从来冰寒彻骨,太平盛世享和乐,盛世又能几回许。
  “且让俩孩子往后如何自行择之。”
  檀允珩本意只愿绮凝自由些,天高任鸟飞,她和陆简昭决意生个孩子时,便是如此想,绮凝在她和他的庇护下,想做什么都可以。
  **
  三载后春过,孝期已过,檀允珩和陆简昭一同休沐,坐在郡主府金玉满堂院中晒太阳,如今常幸能者出众,已然能坐阵司昭府,檀允珩的闲暇日子比以往多了起来,刘嬷嬷将孩童带在院中玩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