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她将人放在床上,徐徐吹灭一盏烛火,也跟着躺下来。
  身边的人侧了侧身,将手搭在她腰间,幽幽道:“原来王上口中的皮肉之苦,指的是这个。”
  楚晏当即便闹了个大红脸。本来只是单纯的一句玩笑话,被他这么一说,怎么想都变了味。
  “不许再说话了。夜深了,我困了。”
  “阿晏刚刚不是还非要我开口?”
  她将手覆在青年的眼睛上,放缓了语气,哄道:“好梦。”
  荀清臣在夜色中勾了勾唇角。
  心想事成,自然好梦。
  *
  次日清晨,荀清臣是被身边的人闹腾起来的。
  他本来还有些睡意,可楚晏又亲又摸,弄得他只能睁眼。
  他有些好笑地看着她,翻了个身,徐徐道:“我们英明神武的王上,快些起来,去批公文吧。”
  楚晏默默咬牙,像年幼的孩子终于得到了心爱的玩具,心里不愿撒手。
  默了一会儿,突然问:“你的地理志修好了吗?”
  修书哪是那么容易的活儿?
  荀清臣坦诚地摇了摇头。
  楚晏便理直气壮地将人薅了起来,说:“你也不能懈怠。”
  荀清臣幽怨地望了她一眼,只好拖着尚有些酸。软的身体早早地爬了起来。
  两人洗漱完毕,一起用了早膳。
  楚晏穿着一身玄色的窄袖云海纹袍服,很自然地提起:“我批文书的书阁里有几本讲山川湖海的书,兴许对你修书有益。走吧,和我一起过去。”
  荀清臣弯了弯眉,很想问她为什么不能遣人将书送过来,但想了想,到底没有拆穿她。他也不想一个人待在这儿,心意相通之后,分离对于他来说,更加难以忍受。
  于是,燕王那间叫明德苑的书阁,便添了一张红木书案。
  荀清臣拿了块软垫坐在书案前,慢慢地翻阅楚晏给自己的书。这几本书都是珍本,对荀清臣要修的书的确有益,但他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满脑子都是屏风外的人。
  从前遥望而不可及的人,如今却近在眼前。他有时还是觉得难以置信,不自觉地思考,这是不是自己编织的一场幻梦。
  荀清臣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挂着的那块玉雕,心中一松。抬眼一看,却见楚晏已经蹲在了面前。
  “怎么发起呆了?想什么去了?”楚晏总喜欢摸他的头,想起来这是在外面,不好弄乱他的发髻,才讪讪收回手。
  荀清臣摇摇头,温声答:“没想什么。”
  楚晏看了他一会儿,吩咐人搬来一个火盆,才道:“我要到议事厅见见下属,可能会晚些,不要等我用午膳。”
  “若是累了,旁边有张贵妃榻。也可以喊个人,领你回房去。外面天气冷,出去时记得加件衣服。”
  她嘱咐得事无巨细,临走前还特意提点了阁里的书佐。末了,才脚尖一转,往旁边去了。
  马上就又是一年新春。
  今日之后,官府便封印,这是今年最后一次召见属臣。明昱早就备好了节礼和赏赐,周到而细致地打点好一切。
  楚晏一到,便令人将这些东西分发了下去。众人喜气洋洋地谢了恩,这才开始谈起正事。
  这个时节,其实也没什么大事要商议了——除了前几日提起的迁都一事。
  燕国定都晋宁,一方面是因为燕王封地的治所就在晋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辖制蛮人。
  如今,王庭已经覆灭,明眼人都知道下一步的目标便是与燕划江而治的楚。那么,晋宁自然不适合再作为燕国的都城。
  是时候该迁到平阳去了。
  楚晏不太喜欢平阳,也不喜欢那座禁宫。但这种事情从来都任性不得,在心中叹了口气之后,便给在平阳的陆允安下了敕令,着他修缮宫殿,又点了两个可靠的人,全权负责迁都之事。
  谈到此处,这场议事也就该散了。一帮衣冠整齐的重臣带着节礼,三三俩俩地聚在一起,欢欢喜喜地回家过年。
  楚晏看着他们的背影,忽而一拍脑袋。
  差点忘了在家休息的易珩——如果唯独落了给他的节礼,这厮定然又要与她闹脾气。
  楚晏连忙召来管家,吩咐他准备两份厚礼,亲自到易府,分别送给易家兄妹。
  午时已经过了大半,楚晏才回到书阁。荀清臣正趴在书案上,偏着头睡了过去。
  楚晏笑了笑,放轻脚步,解下自己身上的狐裘,轻轻地披在他身上。
  他这一觉睡得很沉,楚晏几次都在犹豫要不要叫醒他,或者将他抱到贵妃榻上去,可见他睡得香甜,又不忍心打搅他。
  等这人悠悠转醒,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楚晏听到动静,含笑绕到屏风后,看着眼神尚带着迷糊、脸上被压出了红印子的青年人。
  “怎么困成这样?”
  “不知道。”荀清臣有点不好意思,他们俩昨晚睡得也不算多晚。明明从前为了处理政事,常常点灯熬油、彻夜不眠,第二天也照常理政。
  他小声地为自己辩解:“以前也不这样的……”
  “又没笑话你。”楚晏捏了捏他的鼻子,令人给他上了一壶热茶,道:“你要是还困,就到贵妃榻上再睡会儿。等会儿起来,我带你去个地方。”
  荀清臣捧着茶,晕晕乎乎地坐了一会儿后,慢慢醒了神,总算开始提笔,动手删改书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