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蓝书柳没在这件事上过多矫情,精心梳妆打扮一番,约了自己在晋城的好友,两人早就一块逛街去了。
  她是个好母亲、好妻子,更是拥有独立灵魂的女性,拒绝成为传统框架下的牺牲者。她有着自己的事业、兴趣爱好和社交圈子,不愿意被局限在四方天地。
  贺知行跟贺鸿志在这一点上倒是统一战线,支持她的所有决定,因为他们都深深爱着这个女人。
  中午只喝了粥,这种炖得软烂的食物消化得很快,同样是碳水化合物和五谷杂粮,却不比大米饱提供的饱腹时间长。
  方霁想了想,其实有点馋蓝书柳做的饭菜,明明不久前才吃过,却像是食髓知味一样,每一次回味都能激起舌尖上的渴望。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真像他跟蓝书柳说的那样,她做的饭菜有一种家的味道。
  这种味道并非源自于味蕾,更多是心灵深处的共鸣,犹如一股暖流,弥补了自十五岁以后内心深处的缺失。
  可惜这份偷来的幸福感转瞬即逝,连一丝涟漪都无法留下。
  蓝书柳和他无亲无故,没有义务为他料理三餐,更别说察觉到那份潜藏在他心中的羡慕。
  黄昏的帷幕徐徐拉开,几缕阳光调皮地跳跃在方霁的发梢,金色的光芒与他的墨黑发丝相互映衬,如同一副过渡自然的油画。
  他说:“有点想吃馄饨了。”
  在休息厅时,听到一位父亲说要带儿子去吃他最喜欢吃的馄饨,于是某段记忆从被遗忘的角落钻出来,开始重新在方霁的心尖上扎根、萌发。
  大学时期他经常吃学校食堂中一家的鲜肉馄饨,抛开究竟是不是手工现做不谈,分量挺足,味道好,以至于他对这道食物一直。
  最近一次吃是华拓山下来住院那次贺知行买给他的。
  他没给他加辣椒,吃得不过瘾。
  贺知行问他想吃哪一家的,他去开车。
  现在自然不可能去学校吃,方霁另外报了个详细地址。
  驾驶座启动,建筑如影,向后远去,轿车穿梭于城市的灯火阑珊,由闹市转入静谧,最终定在一条小巷入口前。
  汽车无法深入巷内,两人在路边停好车,剩下的距离只能走进去。
  季节更迭,晋城从冬眠中苏醒,春天的气息渐渐浓郁,绿意盎然,恍若画师不经意间倾泻的调色盘,为这座城市添上了生机勃勃的色彩。
  狭长的巷弄两侧挤满各式各样的美食店面,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烤串的烟雾与昏黄的灯光交错,犹如老电影中的场景。
  方霁用余光看了一眼身旁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贺总裁,又看了一眼略显拥挤平庸的巷道,十分不搭。
  他突然后悔了,不应该不过脑子就把贺知行带来这里,就算是吃馄饨,也该挑一个好点的地方。
  对方还当了他的免费司机,开了近四十分钟的车。
  “算了,我们还是换个地方吃吧。”方霁停了下来,转过身就要往回走。
  “为什么?”贺知行同样停下来,却没跟上他。
  方霁用食指碰了碰鼻翼下方,挺不好意思的。他想吃馄饨是真的,忘了考虑贺知行的身份是否符合这里也是真的。
  中午吃的止吐药影响力这么大吗?
  似乎看穿方霁的顾虑,贺知行直接道:“我不介意在这里吃。”
  ……
  方霁重新带着贺知行往巷子中深入,正值饭点,人流熙攘,即使是小巧的电动车穿行其间也异常艰难,四周响彻此起彼伏的鸣笛声,宛如一场繁忙的街头交响乐。
  两人废了好一番劲终于走到目的地。
  “这家店是我们公司保安室一名大爷的妻子去年新开的,两个人祖籍在外地,为了谋生才来晋城,平时赚的的钱勉强够养家糊口。等临近过年就回老家,跟同样在外地的子女团聚。”
  店铺虽小,仅十余平米的空间,却处处透露着温馨与整洁。新春对联贴于门前,透过厚重的透明门帘,店内仅有六套桌椅,每一处都被打扫得纤尘不染,连瓷砖地面都反射出莹亮的光泽。
  “老板,来两份鲜肉馄饨,一份多加辣,一份不加辣。”方霁掏出手机扫码支付,按价目单上的金额转账完毕。
  “麻烦他那份改为少加辣。”贺知行在下一刻为他纠正道。
  “为什么?”方霁不乐意了。
  贺知行正色提醒他:“早上才输完液,你是想再折腾你的胃吗?”
  要不是知道方霁无辣不欢,他不会同意给他沾一点,免得再去刺激那岌岌可危的胃。
  方霁被堵得哑口无言。
  陈大爷今日轮休,便来店里给妻子帮忙,正忙碌地登记顾客订单,突闻熟悉的声音,抬头一看,就对上方霁那张熟悉的面容。
  “方总?”陈大爷先是惊讶,随即欣喜溢于言表。
  “您怎么来了,这、这这……您应该早点告诉我,我好收拾一下,现在都没位置了。”店内坐满了客人,再往后的大都只能选择打包带走。
  如果知道方霁要来,他肯定提前腾出空位招呼。
  方霁结束与贺知行的对峙,温和一笑,他这样子与平日职场上的雷厉风行截然不同,显得平易近人。“就是馋您家的馄饨了。我看那边有一桌快结束了,我们等会就好。”
  陈大爷道只好这样了。
  不多时,有客人起身离去,陈大爷赶紧上前擦拭桌面,为二人整理出一方干净之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