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颜谕没说什么,坐在了郑氏身边。
  卫如萱幸灾乐祸的看了颜谕一眼,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啧啧,三嫂,你怎么来这么晚?我们早早地就来了,难道你看不上锦妃娘娘?”
  颜谕道:“我听到消息便过来了,只是住的地方略远些,路上时间更多。”
  “本宫叫你们过来,是有些东西想赏赐你们。”锦妃勾了勾唇,“这些是我家乡带来的蜜蜡手串,瑞郡王妃和七皇子妃各两串。既然秦王妃来迟了,赏赐便没了。”
  颜谕没想到锦妃行事作风是这样,一时觉着好笑,也没说些什么。
  卫如萱得了手串之后立刻戴在了手上,得意的看了颜谕一眼:“儿臣谢锦妃娘娘赏赐。”
  颜谕面色未变,就当什么没发生过。
  锦妃年轻貌美正得圣宠,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颜谕不想当面留下话柄。
  既然是锦妃的东西,她不想给就不给了,何必再惹出笑话传皇帝耳朵里。
  锦妃一双眼睛却不住的窥探颜谕,打量颜谕穿着首饰。
  和卫如萱一身艳丽的妃红相比,颜谕这一身穿得实在素净,而且卫如萱满头珠翠,颜谕发间只点缀着几支珍珠簪子。
  可不知道为什么,锦妃总觉着她身上穿的戴的贵不可言,比那些金的玉的更显奢靡。
  宫女送来茶水,颜谕抬手接的时候手腕上戴的一个红色的手镯无意露出。
  锦妃道:“你手上戴的这个是什么?”
  颜谕道:“翡翠镯子。”
  卫如萱看了一眼,露出自己手上戴的一个满绿手镯:“你那也是翡翠么?是玛瑙吧。哪有红色的翡翠?我这才是翡翠呢,皇后娘娘赏赐的,想找我这种水头的不容易了。”
  为了证明自己镯子珍贵,卫如萱直截了当的道:“锦妃娘娘赏赐的手串,哪怕一百串也换不来我这一个手镯。”
  锦妃脸色有点难看。
  郑氏好奇的握住了颜谕的手腕,仔仔细细的看她手上的镯子:“五嫂,你不识货,这是血翡,难道你没听过‘万翠易得,一翡难寻’?比你还好的镯子我有十多个,三嫂这样鲜艳欲滴水头澄澈的,我只在太后娘娘那里见过。”
  卫如萱的脸也有些青了,嫉恨的盯着颜谕的手:“你从哪里得来的?”
  颜谕淡扫她一眼,微微一笑:“不是偷的也不是抢的,我从哪里得来,还用和你说一声?”
  郑氏还在记恨卫如萱让她下跪一事,见此状况特意去戳卫如萱的心,她笑着道:“我猜是秦王殿下赏赐三嫂的,谁不知道秦王殿下出手大方。”
  锦妃看她们三个互相讥讽,气得嘴唇颤抖。
  锦妃虽为公主,但她们部落还没有魏朝的一个省大,而且身处偏僻贫瘠之地,衣食住行真不如京城里长大的贵女。
  就连卫如萱都比她见识过的好东西多。
  想想自己刚刚赏赐出去的几串蜜蜡手串,锦妃心中有点羞恼。
  这边颜谕几个人离开,锦妃就去了建兴帝跟前。
  她满心不高兴,建兴帝刮了刮她年轻柔滑的脸,问她原因。
  锦妃嘟了嘟嘴:“臣妾看到秦王妃手上戴的镯子十分好看,还是红色的翡翠,想要一样的,皇上,您让秦王把这个给臣妾吧。”
  建兴帝脸色有点挂不住,他素来在意礼数,是个很要名声的君王。
  要儿媳妇手上的东西给自己嫔妃,这是皇帝能做出来的事儿么?
  建兴帝心中不悦:“红翡镯子不算稀罕,等回宫之后,朕再送你。”
  锦妃不依:“臣妾就要秦王妃手上那一个,她那个看起来好看。您是皇上,就疼疼臣妾吧,让秦王把她的要来。”
  在锦妃看来这很正常,她哥哥的妻子如果有什么好东西戴在身上,她父汗的妃嫔如果看上了,一句话就让父汗要来了。
  但魏朝天朝上国,几件首饰什么的上不了台面,建兴帝不可能做这种小家子气的事情。
  锦妃纠缠不休,还哭哭啼啼,建兴帝有些烦了,起身去了尹美人的住处。
  第166章 真相[6]
  次日颜谕便听说了皇帝冷落锦妃的事情。
  锦妃还是太年轻了,又在行宫之中,还未见过宫里繁琐的规矩,被皇帝宠爱几天,就以为拿捏到了皇帝的心。
  皇帝忽视锦妃之后,又起了狩猎的兴致,带着皇子们去打猎。
  萧承冀一早便接到了口谕,兴文正伺候着他换上行服。
  颜谕忧心忡忡:“殿下身上的伤还未痊愈,能骑马么?应该拉不开弓箭吧?”
  萧承冀揉了揉颜谕的头发:“放心,骑马无碍。本王只跟在皇上身边,不搭弓射箭。”
  他的伤主要在肩背处,目前确实拉不开太硬的弓。
  颜谕道:“七皇子居心叵测,殿下小心他才是,千万别落单。”
  “萧其睿居心叵测,萧嘉善就是好人了?”萧承冀道,“本王认为,这件事八成是萧嘉善做的。”
  萧承冀对萧嘉善有偏见,哪怕颜谕把证据摆了出来,告诉他前些天萧嘉善那里没什么动静,倒是萧其睿那边人员变动挺大,萧其睿本人还神出鬼没的,萧承冀依旧认为萧嘉善才是罪魁祸首。
  颜谕随口道:“瑞郡王没这样的本事,太后和皇后没来,他一个人能安排什么?”
  萧承冀心里不悦:“在你心里,萧嘉善就这么好?”
  颜谕被他气得不轻:“殿下,您非要和我抬杠是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