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这两天江氏才被人揍了一顿,可见京城中人都不讲道理,一个一个的仗着身世横行霸道。
  颜谕身后的丫鬟瑞冬见此男子贵气天成,一身锦衣华服,胯下高头大马油光水滑,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加上对方头戴紫金冠腰带白玉环,就算不是王侯将相,也是这些人家的公子。
  瑞冬担心自家小姐像江氏那样被人揍一顿,赶紧报出了颜谕的身份:“公子,我家小姐是镇国公府的大小姐。您方才骑马冲撞了她,只要您诚心道歉,我们小姐一定会把手中的东西还给你。”
  萧承冀的视线从颜谕手中文书移到了她的脸上。
  准确的说,是一张滑稽的兔子面具上。
  他手中马鞭一卷,颜谕手中文书迅速的飞回了他的手上。
  不等颜谕反应过来,一张黑金令牌代替那叠文书落回了她的手中。
  马鞭一声脆响,男人已骑马消失在了街头。
  瑞冬赶紧扶住了颜谕:“小姐,那个男的一看就不是好人,您就不怕他拿马鞭打您?三奶奶就被打了!京城的人可不像咱们翎城那样温和!”
  颜谕低头看了看手中令牌。
  “大魏秦王萧承冀之令”。
  这个东西在她手中可是十分的棘手。
  令牌的主人看起来更不好相与。
  颜谕把令牌放在了自己的袖子里,想着等到新婚之夜再还给他也不迟。
  只是对方没了令牌,或许出入宫闱会有些不大方便。
  可这一切和她没太大关系,谁让他主动给自己的。
  第10章 婚事[10]
  宫中人从来不敢主动去要秦王殿下手中令牌。
  哪怕现在宫门已经关了,秦王要进去见皇帝,他们都得乖乖的给打开。
  别说要秦王的令牌了,就算秦王配着刀剑骑着马进去,也没有什么人敢说任何不是。
  谁让皇帝最宠爱这个儿子呢。
  皇帝子嗣众多,皇子公主数不胜数,但最得皇帝喜爱的,还是三皇子秦王殿下。
  此时皇帝还没有睡,正在桌案前看着折子。
  古光亮刚说完“秦王殿下来了”,皇帝便抬了抬手:“让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萧承冀从外走了进来。
  父子两人容貌有五分相似,十多个皇子之中,萧承冀是最像皇帝的一个。
  建兴帝这些年励精图治,在他的统治下,魏国把祖宗丢失到苍国手中的土地夺回来了大半。
  这样一个有野心的男人,自然是相当的自负。
  正因为如此,所有皇子之中,他最偏爱与他相似的三皇子萧承冀。
  萧承冀天生冷淡,向建兴帝汇报了一些事情之后便要离去。
  建兴帝抬眸看了他一眼:“明天起,你去兵部领个差事,进内阁学一些事情,刑部的事情也要顾好。”
  萧承冀点了点头:“是。”
  “钺儿,朝廷亏欠镇国公府甚多,无论温家那姑娘如何,你都要——”
  话未说完,外头又传来了通报,说是郑太后来了。
  萧承冀眸中闪过一丝嫌恶。
  建兴帝脸色也不大好看,但还是点了点头。
  郑太后拄着拐杖,身前身后一大群宫女太监搀着扶着跟着,护着她走了进来。
  建兴帝赶紧上前扶她:“都这么晚了,母后您来这里有事?”
  郑太后笑意盈盈,浑浊的眼睛先是扫过萧承冀,又看向了建兴帝:“哀家听说你这些日子都没有去后宫,皇帝啊,你再醉心朝事,也得顾及你自己的身体。”
  建兴帝点了点头:“是,母后教训得是。”
  “哀家不是在教训你,是心疼你。”郑太后道,“秦王,你怎么也在这里?这么晚了还打扰你父王休息,你就不怕你父王身子撑不住?”
  建兴帝道:“是朕召他进宫的。”
  郑太后笑了笑:“哀家就知道你偏心,总给这孩子说好话,到底怎么样,哀家心知肚明呢,哀家是老了,又不是糊涂了。”
  萧承冀在旁边冷眼相待,一句话都没有说。
  这些年来,郑太后这种处处伤人的软刀子,他早就习惯了。
  宫闱之间和一个老人口舌交锋争来斗去,萧承冀懒得去做。
  连皇帝都要被这位老太后桎梏,又有多少人愿意和她周旋呢?真让她装病说身体有什么好歹,又是一片腥风血雨。
  “哀家这次过来,还是想说说温家姑娘的婚事。”
  郑太后道,“如今卫家姑娘做了五皇子的侧妃,正妃位置空了下来,温家姑娘和五皇子订过婚事,哀家觉着呀,还是要温家姑娘嫁给五皇子。秦王,你也不想娶一个和五皇子订过婚事的女人吧?”
  皇帝脸色大变。
  他就知道,郑太后是冲着这个来的。
  朝上皇帝只处置了卫浩和卫夫人,当时并没有说要把卫家姑娘降为侧妃。
  郑太后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大发雷霆,非说这么个姑娘配不上五皇子,要让卫家姑娘贬为侍妾,皇帝再三周旋,才抬成了侧妃。
  如此一来,五皇子正妃的位置还是空了下来。
  温家姑娘是镇国公唯一的嫡女,此女在军权上面关系重大,娶了温家姑娘为妻,再取兵权并非难事。
  郑太后心心念念的,就是五皇子成为太子,她无论如何都要温家姑娘嫁给五皇子的。
  皇帝心中的太子人选只有秦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