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赵父心疼自己的老妻了,事情已经帮着他们想办法了,之后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想去。
赵大嫂一听这话立马抬起头,眼带祈求的看向赵大哥,赵大哥皱着眉头不说话。
“大郎,这次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以后绝对不再和娘家来往了,家里的事情我也不再管了,钱还交给娘,我还跟之前一样什么都听娘的话。”赵大嫂看赵大哥不吭声,害怕的不行,急切地说道。
“娘,就按她说的,我们大房的事情以后还是归娘管,这个婆娘以后就在家老老实实的照顾孩子,以后什么事情都不让她管,这次的事情让她好好长长记性。”赵大哥盯着赵大嫂看的后者不自在的挪开视线才对赵母说道。
“以后家里孩子的婚事也都由娘做主。”赵大哥接着说道。
“行吧,我就先替你们管着家,等虎子娶媳妇了在交给虎子媳妇管家,老大家的管家的事情以后都不能再插手。”赵母也不放心让老大媳妇继续管家,这次的事情还不算太难解决,要是在惹出什么事就不好说了。
赵大嫂听到两人的对话,心里狠狠揪了一下,这件事传出去真是没脸做人了,哪有家里的儿媳妇越过婆母管家的,外人只怕只要一听就知道是这家的婆母有问题,但是现在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先过了这一关才是最紧要的。
“听娘的,就这么安排。”赵大哥一锤定音道,赵父在一旁不吭声,自己大儿子这次还算有担当。
赵大哥说完起身回房间将自家存银子的小箱子拿了出来,当时分家的时候分了二十两,加上他们之前的存银,一共不到二十五两。
“娘,这是我们这一房的银子,您收着吧。”赵大哥钱盒递给赵母。
“你们自己留点,剩下的我拿着。”赵母拿出一两银子递给大儿子剩下的收了起来。
“对了,我们最好是写好字据,到时候张家签了字据我们再把钱给了,省的他们到时候反悔,收了钱再给我们找事。”赵父考虑的更多,张家就是混不吝的,不能用常人的做法揣度他们。
“爹说的有道理,我这就写出来。”赵大哥说干就干,起身到虎子房间拿出纸笔就开始写,这些简单的字赵大哥写起来没问题,顶多就是字迹不太好看罢了。
“那娘,我们什么时候再去张家一趟。”赵大哥写完字据看着赵母问道。
“明天吧,这件事请早点解决了我们也早点心静。”夜长梦多,省的张家又改主意。
“那娘,我明天跟你一起去。”今天说事情自己一个大男人不适合去,明天要给钱还是自己去放心。
“行,明天我们一起去。”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张家,张老太就知道赵家会答应自己的条件,果不然今天一大早赵母就带着赵大哥来了,这次赵母也懒得维系表面上的亲近,冷着一张脸坐下。
“亲家,您这是商量好了?”张老太明知故问。
赵母示意大儿子拿出字据。
赵大哥立刻从怀里掏出来昨天写好的东西摆到桌面上。
“这是什么?”张老太奇怪道。
“这是字据,上面写了之前两家商议的婚事不作数,作为补偿你们收下了我们家五两银子。”赵母看着张老太一字一句说道。
“哎呦,亲家这也太较真了,我们既然收下这银子,自然不会再拿这亲事纠缠。”张老太一脸真诚的说道。
“行了,亲家,咱们都心知肚明对方是什么样的人,银子你们收下,手印你们按上,这件事就翻篇了。”赵母不客气的说道。
张家人的话要是能信母猪都能上树,赵家已经吃过几次亏了。
张老太被怼的脸上的笑容差点没有维持住,但是想到五两银子马上就能到手,还是好声好气的答应下来。
农家没有印泥这东西,张老太一脸肉疼的用针扎破手指按下手印,赵大哥才把五两银子递过去。
将字据叠好收起来,赵大哥扶起赵母起身朝外面走去。
“哎,亲家,这就走了,喝口水歇会再回吧。”张老太假惺惺的说道。
“不用了,张家这水可是金贵的很,我们可喝不起。”赵母头都没有回,被赵大哥扶着走出了张家。
第92章 送粮食
赵大嫂在家里坐立难安,看到赵母他们回来了,立马凑上前谄媚的问道:“娘,事情说住了吗?”
“谈妥了,这五两银子花出去都是为你的过失,多的我也不想说了,你自己好好想想吧。”赵母有气无力的看了一眼大儿媳转身回房了。
赵大嫂又去看赵大哥,赵大哥看都不看赵大嫂,直接无视过去,回屋换了一身衣服就拿着农具出门去地里了。
没有办法,赵大嫂只能默默地做家务,打扫院子,洗衣服,喂鸡喂猪,整个人忙的团团转,仿佛只有这样才感觉心里好受点。
之后的日子赵家恢复到平静无波的样子,唯一的变化就是赵大嫂了,家里几个人都当她是个透明人,但赵大嫂什么都不能抱怨。
晚上赵父赵母的房间。
“本来前几天就要去给老二一家送东西,结果出了老大媳妇的事,耽搁到现在,明天我去一趟镇上吧。”赵父已经在村里抱养到一只小奶狗,刚满月没多久,已经在赵家养了两天,活蹦乱跳的,这不赵父就想赶紧给自家孙子送去。
“去吧,把老二家的粮食都给他们送去,另外柴火也送一些,我前几天专门捡了不少。”赵母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