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可怜苏博浩的生母刘氏,因为周石安提了那一嘴,苏博浩不想她影响自己,直接出钱雇人,将她杀死了。
可死了也就死了,哪里还有人知道她曾是显赫一时的镇国公府夫人。
蔡正林过往的丑事被揭开了,皇上为了保全蔡老一代大儒的名声,同意不将此事声张。
但是,必须依苏长河和裴远的,亲自去吴老伯面前赔罪,并且以死谢罪。
能保住蔡氏名声,蔡正林感恩戴德,跪在吴老伯夫妇面前自杀了。
蔡老也因为儿子的事无颜再留在京城,告老还乡了。
经此一事,皇上身边的人又清洗了一番。
工部尚书自王多子之后就一直空缺,皇上想让苏博文出任。
苏博文自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只推脱自己只是一介武夫,不能担此重任,只领了个训练新兵的差使。
苏晓晓的大舅赵宏业也完成了西陵的灾后重建工作,回到了京城,成了工部尚书。
赵安泰被任命为太子太傅,专门负责教导太子和诸位皇子。
赵立明本可以留下京城,可他选择到外地当县令。
儿子刚回来,孙子又要赴任,许氏的心呀,七上八下的。
这才欢喜着,又难过了起来。
家里出了那么多事,赵婉月在镇国公府设了宴,为大哥赵宏业接风,也为侄子赵立明辞行。
因为是家宴,只请了赵、唐两家人。
唐老夫人吃了苏晓晓的药之后,简直是脱胎换骨,又知道女儿还留了一丝血脉在人间,有了寄托,整个人精神的不得了。
因为是家宴,没有外人,只分了男女桌,并不曾分房间,席间,大家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唐延骏更是拉着赵立明到唐永宁身旁说:“永宁,立明马上就要赴任去了,你不是有好些事情想跟他请教吗,还不抓紧问!”
唐永宁也是个爱做学问的,两人坐在一处,相谈甚欢。
眼看着家族后继有人,老一辈的心里别提多欣慰了。
只是看到赵宏业孑然一身,许氏心里难免伤感,也怪她,当初就这么鬼迷了心窍,看上钱氏。
这正想着呢,连翘来了,在赵婉月耳旁耳语了几句。
赵婉月脸色便不甚好看,低声问了句:“她来做什么?”
许氏见了,便问道:“是谁来了吗?”
都是自己人,赵婉月也没藏着掖着,便说:“立明的娘吵着要见见立明!”
许氏一听就怒了:“她来做什么,当初宏业出事,我们一再说,宏业不会做那贪赃枉法的事情,让她缓缓。
她迫不及待要和离,立明怎么求,她都执意要走,现在宏业和立明都出息了,她又巴巴地来了,婉月,叫人将他打出去。”
赵婉月到底估计赵立明,低声说:“娘,钱氏与大哥虽然已经和离,但是不管怎么说,他都是立明的娘,娘看儿子,天经地义,咱们做得太过,对咱家对立明都不好!”
赵婉月说的,许氏又如何不知,只是刚才在气头上。
但是,要让那个毒妇进来,她心里不得劲儿极了。
许氏只得说道:“我可说好了,只是看看立明就让她走,多的再不能够了!”
赵立明听说钱氏来了,扰了大家清静,心头愧疚得很。
他说:“祖母,姑姑,既然她是来寻我的,我出去见她就是了,别让她到姑姑家来闹,扰了大家的好兴致。”
钱氏的德行,赵婉月如何不知。她哪里是来看儿子,如今是看大哥和侄子都发达了,后悔了,想来讨好处地。
赵立明一个未经世事的年轻人,钱氏又是他娘,让他独自去见,不知道会被拿捏成什么样子呢。
赵婉月便说:“你在姑姑家哪里有让你到外面见客的道理,连翘,让人把钱氏请进来吧。”
赵婉月刚说完,又有小厮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说:“夫人,那钱氏见没人去请,已经在外头闹着了,她又哭又闹,说赵家和苏家联合起来欺负人不让她见儿子。
这说得头头是道的,已经吸引了好些人了围观了。”
许氏气得跺脚:“这个毒妇,去咱们府上闹还不够,还闹到镇国公府来,她这是故意给明儿找不痛快呢!”
因为钱氏是自己的生母,赵立明心头愧疚又难堪,跟大家行了个礼就往外走,他一定要母亲尽快离开这里。
大家怕赵立明吃亏都跟了上去,到了门口,只见钱氏正站在门口抹眼泪呢。
她边哭边说:“当今榜眼是我的亲生儿子,我不过是想见他一面,前婆母都不许,连门都不让进。
他明日就要到外地上任去了,我就想着给她送两身自己亲手做的衣服,眼巴巴地跑到这来,本指望着他姑姑是个明理的,能让我见见我的孩儿,没想到,他们也把我拒之门外,你们给评评理,当娘得见见儿子,怎么就触犯天条了!”
第295章 丢脸的母亲
钱氏一副受了莫大委屈的样子,引得不少来人驻足。
见钱氏哭得可怜,便有人说:“这母亲见儿子,天经地义的事情,靖安伯府这事做得可不地道。”
“就是,没有这当娘的,哪来的这么出息的儿子,这不是明摆着过河拆桥吗!”
钱氏见有人声援自己,底气便更足了,接着说:“我知道如今的靖安伯父今非昔比,我也不指望别的,就想在孩子出发前见他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