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以前统领自由联盟时,谢铭瑄来过这里无数次,每次总不免要经历繁琐的搜身流程,而这次,大楼墙体外“临时政府”四个字,已经拆除“临时”二字,更名为“金城政府”,谢铭瑄的身份也从南城的土匪头子,变成这里的主人。
  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拦她的高歌猛进。
  “嘎吱——”
  会议室的对开大门被推开,高挑的女人穿着一件利落的卡其色风衣,带着一头红发的外国女人,和一名其貌不扬的中年男人,大步流星地走到主位处落座。
  金城政府的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桌上做得满满当当,谢铭瑄无声地环视了一周。在座有她见过的,也有没见过的,当然,在召开会议之前,她已经摸清了每个人的底细。
  “第一次正式见面,不过我相信,你们已经很熟悉我了,但我还不太了解诸位,这样吧,大家先轮流自我介绍一遍,顺便汇报一下自己手头的工作。”
  从谢铭瑄右手边数,第一位坐的是冯平,第二位坐的是张军亮,都是她从南城带来的人,自然没什么好介绍的,坐在第三位的是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头,左右看了看,只有他能起这个头,便硬着头皮开口道:“指挥员好,我叫傅康平,是金城财政局的局长,金城的税务、商务以及政府资产,目前都归我们部门管辖。”
  谢铭瑄点了点头,笑道:“傅局长好大的权力!”
  傅康平背后的冷汗刷得冒了出来,有些结巴道:“我、我灾变前就是金城财政局的局长,灾变后税务和商务几个部门的领导都尸变了,为了方便管理,当时将几个部门合在一起管理,如果,如果指挥员想重新拆分税务、商务和公有资产几个部门,我也是没有意见的。”
  “拆分多麻烦,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吗?而且我听说,傅局长可是上个世纪新港名校的金融高才生,管了一辈子经济,灾变后,金城货币能及时发行,经济能如此平稳,多亏了您这根定海神针。”
  坊间传闻,谢铭瑄其人彪悍且跋扈,傅康平真怕她新官上任三把火,直接拿自己开刀,毕竟他是李雪金一手提拔上来的,她有太多理由可以整治他,但她不仅没翻脸,竟还捧了他几句,这不由得让他心里有些没找没落的,猜不透对方究竟想干什么。
  “哪里,我只是……尽自己的职责。”
  谢铭瑄的食指在会议桌上点了两下,若有所思道:“不过傅局长毕竟年纪大了,财政、税务、商务、资产……这千头万绪的工作实在过于琐碎,我给你找两个帮手如何?”
  这第一把火,果然是要烧在他身上,不过分权对傅康平来说是件好事儿,至少这证明了,谢铭瑄没打算要他的命,也没打算卸他的职,这已经比预想的要好很多了。
  “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傅康平积极道,“灾变后,政府虽然框架犹在,但能干活儿的人十不存一,尤其是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实在是太稀缺了,说句不好听的,我这头白发,都是这一年来愁白的。”
  这人少说也五十多了,本就是长白发的年纪,竟还推说是愁白的,也够做作的。
  谢铭瑄哂笑一声,挥了挥手,会议桌后方的旁听席上,起身了一男一女,男的是个生面孔,女的倒是个最近的名人,中心广场的3d影像上,天天在放她的大脸。
  “这位是张雨薇,”谢铭瑄介绍道,“想必大家都知道,她曾受过李雪金的迫害,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她当年在坞城时,曾任职于坞城证券,是坞城金融界有名的铁娘子。”
  傅康平一脸欣喜:“没想到张小姐竟有这样的本事,有您帮忙,金城的税务问题,我就不发愁了。”
  “这位是李元财,原先在巢市一家塑料容器厂做会计,我入主南城后,得他帮忙,才将南城的后勤管得有模有样。”
  傅康平:“原来是南城的李先生,虽然是初次见面,但我可是久闻大名,有您帮忙,金城的这些资产,可算有个专业人士能好好打理一番了。”
  不管真情还是假意,二人一番你来我往,有人唱戏,有人搭台,气氛竟是十分和谐。
  谢铭瑄:“财政的事情暂时先这样吧,下一位。”
  她说得古井无波,然而坐在傅康平下手的人,此刻已经抖如筛糠。
  “指、指挥员好,我叫、我叫雷永年,是宣传部部长,目前主管……金城日报。”
  “哦,”谢铭瑄挑眉,了然一笑,“当初就是你亲手撰稿,报道我和少帅的事情,对吧?”
  雷永年膝盖一软,几乎想给她跪下。
  和在座诸位不同,他亲身领教过谢铭瑄的脾气,当年她只是南城城主,就敢杀到政府大楼,当着李雪金的面儿揍他,如今她成了金城的主人,真不敢想象这疯子能无法无天到什么地步!
  “指挥员!当年那篇报道,是李贼逼我写的,我……我只是一个小主编……那件事真不是我故意做的!”
  “是啊,”谢铭瑄悠悠道,“李贼想把脏水往我身上泼,因为他怕我,更怕自己真实的面目被众人所知晓,可惜朗朗乾坤,终究容不下他腌臜的恶行。”
  “对,对,”雷永年连忙道,“您说得对,李贼有今天,那都是咎由自取,报应不爽,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谢铭瑄对他的上道儿十分满意,微微一笑道:“如今李贼已死,他的恶行,自然不会怪在你们身上。”她顿了顿道,“金城日报,我日日都读,文章不错,虽然少了些针砭时弊的尖锐,但通俗易懂,读起来毫不费力,这宣传工作,我是满意的,宣传部部长一职业,你继续干着就行,只一点要注意——多宣传政府的举措,少写些捕风捉影的八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