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封翊眼色一沉,面上却还是带着笑:“在太傅面前,有什么不行的呢?”
但他从来都不想做个“孩子”,特别是在竺晏面前。
-
竺晏来御书房是来盯着封翊批折子的,朝中官员都以为竺晏始终不让封翊掌权,很少有人知道,真正不愿让竺晏放权的反而是封翊。
也是他死缠着竺晏散朝后也不能离开,非得到这御书房,看见竺晏本人才肯看一眼政务的。
御书房内分外安静,竺晏捧着手炉,垂眸静静坐在一旁似乎随意地翻着手里的书,思绪却早就和193在意识空间里聊开了。
【宿主,你这次好淡定啊?】193好奇。
【不淡定有什么用,】竺晏揉着自家棉花团子,打了个哈欠,他在这坐得是真有些无聊,【说得就像哪次没歪一样。】
经历了两个世界,他也不再对恢复小世界原剧情抱什么希望了。没发生的事,就不要再发生了。
不过按照原剧情,竺晏现在应该由于齐修的弹劾,被封翊抓住机会名正言顺地撤了太傅之职,又因为察觉到宫中的禁卫军已经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尽数归封翊调遣,两人正式撕破表面的和平。
那之后,封翊就该将竺晏弑君和谋害先太子的罪名公之于众,而发现封翊早已彻底脱离自己掌控的竺晏孤注一掷发动了宫变,却又在宫变前夕被人出卖,同侍卫施玄一起葬身火海。
主角封翊则自从除逆党,理朝政,最后成为后人口中传颂的一代明君。
不过竺晏自己清楚,原本剧情中,他会死其实是因为体内旧疾发作,施玄更是为了保护他才甘愿被一起烧死的。
至于出卖他的人——
殿外,大太监庆德恭敬道:“皇上,王爷,温御史求见。”
竺晏唇角勾起,合上手里的书。
这不就来了?
-
封翊不着痕迹地看了眼竺晏,神情晦暗不明,待竺晏看来时却又一如往常,让庆德把人带进来。
温慈看着是标准文官的模样,他恭恭敬敬地给封翊行了礼,又朝着竺晏深深一揖:“老师,学生绝无——。”
世人皆知,左都御史温慈在朝中向来竺晏一派的人,不仅以他的学生自居,更唯竺晏马首是瞻。
可今日弹劾竺晏的齐修也是他手下的人,也许正因如此,他才会急急忙忙跑来御书房,似乎是不顾封翊还在也要向竺晏辩白。
竺晏十分平静,打断了他:“温慈,这是皇上面前。”
温慈似乎这才反应过来,封翊还在上面坐着,他这样只向竺晏表明正是大不敬,当下脸色微变,跪在地上请罪:“皇上息怒。”
“臣也是担心摄政王,这才一时忘形。”
“温卿何出此言,朕难道就不信任忧心太傅了吗?”
封翊笑着让庆德把人扶起来,眼里划过一丝转瞬即逝的冷意。他微微拖长声音,竺晏却明显察觉到对方的眼神从自己身上一扫而过。
“太傅一心为国,一心为朕,就算有人私下妄议污蔑太傅,朕绝不会相信。”他看着堂下的温慈。
“何况,太傅又何尝不是朕的老师?”
竺晏都一时没反应过来他这莫名的语气,见温慈脸色微变,才颇为无奈地解围:“皇上真是——爱开玩笑。”
争着当他学生有什么意义,更别说——
-
——你俩这样都错辈了啊!
没错,温慈不是“温慈”,实则是那个被竺晏弄死的前太子遗腹子,那家伙活着的时候最爱欺男霸女,一个被他养在外面的外室生下了这个孩子,一心认为竺晏毁了他的荣华富贵,誓要让竺晏付出代价。
竺晏不知道封翊是怎么想的,但他知道温慈是为了什么。无非就是想让封翊觉得,在温慈眼中,竺晏远比封翊这个皇帝更重要。
当朝御史尚且如此,朝中还有多少竺晏扶持上来的人,又有多少是信服竺晏而非封翊的人。要不是封翊这个主角突然变了剧情,按原剧情的发展,他就该越发忌惮竺晏,甚至对竺晏出手了。
然后温慈又做出痛改前非的样子,倒向了封翊。
不过,想到原剧情中他的下场,竺晏莫名觉得这人有些可笑,毕竟温慈也没讨到什么好处就是了。
他向来以竺晏学生自居,原剧情中竺晏也会按照人设相信这人,被诱发了身上的旧疾死去。他却一跃成为最后的反派,以为竺晏报仇的名义想再把封翊拉下来。
结果就是自不量力,被封翊这个做小叔的送去和前太子作了伴。
竺晏微微眯起眼,说起来,温慈最开始向封翊投诚的时间,似乎就是这几日。
-
封翊自然不知道竺晏在想什么,他只是见对方始终将自己的话当做玩笑,眼神越发冷了几分。
竺晏总是这样,将自己视作胡闹的孩子,认为自己会永远顺从他。
但封翊清楚,没有哪个学生会在夜晚无人时幻想自己的老师,会想那看上去永远冷静淡漠的人困在身边,让他只为自己情动。
可偏偏这个君臣下的师生情,是他能在竺晏处得到的唯一特殊,还要有人来分上一份。
想到温慈前不久递上来的密折,封翊心头戾气越甚。对方在这里做出一心为竺晏的样子,背地里却密会自己,称竺晏杀了先皇和前太子。
封翊不免觉得有些好笑,难不成他真以为一个得到既得利益的皇帝会为死了的父兄难过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