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等到谢老夫人好不容易用完早膳撤掉小矮几,谢荼的那碗药也差不多熬好了。
  小火慢炖,药效全部散出,硬是从八碗水熬成一碗半的药。
  那药用纱布过滤掉药渣后,药汤呈深褐色,散着苦味。
  白净的瓷碗放在木质托盘上,由谢荼亲手端着递到谢老夫人的面前。
  果不其然,谢老夫人看见药汤的那一瞬间,眉头就死死地拧在了一起:
  “闻这药味,已经明显熬
  过了劲儿。”
  “这药汤都发黑了,火候太大了些,药效都熬散了!”
  “荼儿,你素来金贵,从来没有做过这等伺候人的事情,想来我也不能责怪于你。”
  “我这一身老身子骨不打紧,可若我喝了这碗药出了什么问题,恐怕你这个在跟前儿侍疾孙女脱不了干系。”
  谢荼没有争辩,二话不说就把那碗药倒进了屋子角落里的盆栽中。
  谢老夫人假意安抚她:“熬药这事儿确实难以掌握,你年纪尚小,做不来也是常有的事儿,多做几回熟能生巧,自然就会了。”
  “是,孙女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谢荼将白瓷碗放回木质托盘上,又重新回到隔间的碧纱橱内开始熬药。
  没过多久,陈太医便被人请上了府,给谢老夫人把平安脉。
  陈太医摸着她的脉象,又看了五官看诊,最终道:“谢老夫人不必忧心多虑,头风病已渐渐好转,只要按时用药即可痊愈。”
  谢荼从隔间走出来同陈太医见礼问候,一身的药味,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来她在亲自熬药。
  陈太医有心与谢愉恩交好,见状便夸赞了一句:“谢姑娘最是孝顺,煎药这种小事都亲自动手,可见是对谢老夫人的重视。”
  谢荼谦虚地说了几句“哪里,陈太医过誉了”的话。
  谢老夫人却冷哼了一声:“她还小,嫩得很,药都不会熬,白白浪费了我的好药材。”
  陈太医眼尖,瞥见了屋子一角放置着的药缸,见里面已经有少许被倾倒掉的药汁,却不是药渣状,了然这谢老夫人大约是在给谢家姑娘立规矩。
  他一介外人,并不能轻易置喙,只得叮嘱了几句用药注意事项,拎着药箱便出了益晖堂。
  吟心亲自去送他,给他塞了一锭银子,歉意道:“我家老夫人心肠不坏,我们姑娘说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是什么大事,所以还得劳烦陈太医再多送些药材过来。”
  陈太医深谙高门深宅里的阴私事,不敢擅自卷入其中,忙点头道:
  “这自然是无妨的,本就是静心补气补血的药材,做调理身体用,多用些少用些,其实问题都不大。”
  吟心将陈太医送至门房,亲眼看着上了马车,才回益晖堂复命。
  如何能熬出一碗让谢老夫人满意的药,变成了谢荼侍疾第一日一直在做的事情。
  就连午膳,谢荼都是让小丫头端了饭菜,到隔间里匆匆吃完了事。
  接近傍晚时分,谢荼接连“看守”熬出的六碗药被谢老夫人挑出各种毛病尽数倒掉后,院子里有人来传话。
  说是谢芸上门请求探望谢老夫人。
  第72章 说亲
  令谢荼意外的是,谢芸刚刚搬出谢府,竟然没能等到下半旬,放榜的日子,就再次上门来。
  谢荼没有理由阻止她这个孝顺的孙女来探望祖母。
  小丫头从前院迎了谢芸进来,谢荼则从隔间出来客气问候。
  “祖母的病还没好,我住在外头始终是放心不下。”谢芸专注地望着谢荼,企图在她的脸上看到丝毫不快的神色。
  她就是来给谢荼添堵的。
  “妹妹孝顺,祖母正念着你呢!”谢芸冲她淡淡一笑,“祖母总说我煎的药散了药性,总是不肯喝,还夸奖妹妹煎的药最是合适。”
  “妹妹来得正好,祖母今日的药还没喝上,今日这药还需妹妹熬上一碗。”
  谢芸张嘴就要拒绝,不想,谢荼说话的语速更快了,不容她拒绝。
  “陈太医特意叮嘱了,祖母要按时喝药,否则药效跟不上,祖母的病就更难好了。”
  “是我无能,不能把祖母的药熬好,也是我,还有许多地方要学习,妹妹优秀,深得祖母的心,相信一定不会让祖母失望的。”
  “否则,祖母也不会急迫地想要见你。”
  出乎意料地,谢芸立刻安静了下来。
  “若是姐姐放心,这里就都交给我吧!”她盈盈向谢荼行礼,“姐姐主掌府中诸多繁杂事务,想必很忙,这会子天色已经不早,姐姐不如早些回重峦院,也好早些议事结束早些休息。”
  谢芸此番话,明显是想把谢荼支走。
  谢荼盯着谢芸的眼睛片刻,直到看见谢芸紧张地抠了抠手指边后,才露出笑意。
  “那就拜托给妹妹了。”
  谢荼本就等着机会脱身,谢芸一来,可不就是给瞌睡的人递上枕头、
  她前脚刚到自己的重峦院,后脚就有小丫头来报:
  谢芸是雇了一顶软轿,绕了大半个京城,从益晖堂旁开的小门入的府。
  傍晚时分,避着人绕行,还从小门进入,谢芸急着见谢老夫人,想必是有什么秘密。
  谢芸看着谢荼走远,摸了摸冰凉的手脚,深吸一口气,才进入内室去见谢老夫人。
  “祖母!”谢芸一脸担忧地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谢老夫人,哽咽道,“这才多久,祖母看着就憔悴了不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