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很快,就有仆从扶着一位老者进来了。
  程景生一打眼就看出,这人的寒疾,不仅在腿上,而是已经深入肺腑,让他整个人都虚弱无力,看起来痛苦万分。
  不过即使如此,他仍然并没有佝偻着,显得并未被疾病打垮,而是拖着病体坚持着什么东西。
  家仆将他安置在椅子上,他与程景生客套问候了几句,程景生就帮他搭脉看诊了。
  程景生凝眉静思。
  “怎么样?程大夫,”片刻后,老者沙哑着嗓音问,“依你看,我的病还有指望吗?”
  程景生撤了手,说:“若晚辈所见没错,大人寒气侵体应该已经有年头了,手脚痹症尤其严重,入夜之后,常觉四肢冰冷麻木,难以屈伸,而头胸又作热难耐,不可调和,因此不得安眠。”
  老者眼神微动,露出一分苦笑:“你的所言没有差池,那依你之见,该怎么治?”
  程景生平稳道:“甘草桂枝汤。”
  听了这个,老者眼中的光芒却褪去了几分,声音苍凉起来:“我听说你在附近乡里颇有贤医之名,没想到也是个只会因循的,正如你所说,我的寒症这么些年头了,若是甘草桂枝就能治好我的病,我还用这样苦苦煎熬吗?”
  他说完了,就要抬手招呼下人,看样子,竟是准备送程景生出去了。
  “大人,”程景生却连忙打断了他,“我的桂枝甘草汤,自然与别人的不同。”
  老者以为他是不舍得放弃这次机会,但也不想驳他的面子,叹了口气:“罢了,你且说说,有何不同。”
  程景生道:“里面多了一味生附子,回阳升举,对治痹症最为灵验。”
  老者惊讶了一瞬,久病成医,他也知道,附子毒性极重,若非医道的老手熟手,怎敢轻易用这种药?
  不过,也正因如此,他反而心中多了几分希望,先道:“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你连我的身份都不知道,就不怕将我治死了,惹上大麻烦?”
  程景生坦荡直言:“不怕,晚辈错用过一回生附子,差点伤了我夫郎的性命,毕生难忘,不会再犯,所以,我最擅长的就是附子配伍,绝不会有差池。”
  他又道:“当然,大人若是心里忌讳,不吃我的药也无妨。”
  他沉稳地收起了自己的引枕,随时都可以离开了,结果,老者沉吟了片刻,终于还是笑了,说:“死马当作活马医,且让你试试吧。”
  身边的家仆似乎想要出言阻拦,老者抬手止住了他,道:“拿笔墨来,让程大夫开方。”
  程景生写了方子,叮嘱道:“大人,这有生附子的药,熬煮时有特别的讲究,得我亲自看着才行,另外还有一个甘草防风汤,是解毒之用,每次服药后都需要服用,切记。”
  老者一一答应了,把方子拿去仔细研读了一番,放在了手边。
  接下来他说的话,却让程景生心里一惊。
  “早听说杨柳村的程大夫妙手仁心,今日一见,才知你胆大过人,不愧是敢暗中阻挠冯记勾结洋商之事的人。”老者幽然道。
  程景生一怔。
  冯记用五精丹害人,这一年来赚得盆满钵满,但世上又不止程景生一人懂医术,略通的人都能看出来五精丹对人体的损害。
  老者留心,发现程景生一直以来都在努力治疗被五精丹坑害之人,这并不出奇。
  可是,他是怎么知道冯记勾结洋商之事的呢?
  程景生的手不知不觉握紧了,额头也渗出一丝冷汗。
  第103章 回家的诱惑
  “大人此话何意?”程景生警惕地问。
  那老者却又笑了起来,说:“你不必警觉,我并不是要拿此事为难你的。”
  “况且,”他又道,“你也看到了,我病入膏肓,还指望你往后接着替我看病,若是危害于你,对我有什么好处?”
  程景生这才略微放松了下来,不禁问:“不知大人为什么提起此事?”
  老者便让他先坐下来,让家仆给程景生上了茶,自己也喝了半盏,才慢道:“你只知道冯记在本府兜售五精丹,却不知,冯记本为京城字号,这一年来,在其他州府也如法炮制,全国上下多地都受其害。”
  “不过,”他又转头看向了程景生,“没想到本县的祸情却没有别的显那么严重。”
  程景生有些意外。
  “按理来说,本县种植荼萝最多,春季又有砍伐木料之事,应当会有不少流民,没想到如今到了冬季,却比其他府县安稳得多。”老者继续道。
  自从进城以来,看见还是多了那么多流民乞丐,程景生的心里就一直不快,实在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努力到底有没有帮到受害的百姓。
  不过,眼下听老者如此说,他终于欣慰多了,看来这大半年来的艰难繁忙,终于是没有白费。
  老者最终说:“所以,朝廷派我来查证冯记之事,我便第一个想到了来这里。”
  程景生实在没想到老者竟然如此关注此事,并且是专程为此而来的官员,他又起了想问老者身份的念头,但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老者说:“若是我查证的不错,应当是你研制出了一个弱症的药方,还免费给不少百姓吃了药,才让不少人免于此祸?”
  程景生谦逊道:“晚辈没敢张扬此事,也不敢说是我的功劳。不过,我是研制了一个药方,最近,我准备把它做成丸药,益气健体,能弥补病人因五精丹造成的虚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