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只有富贵这个傻狗,在雪地里左奔右扑地撒着欢,顺着山坡往下冲刺,张着大嘴在冷空气里哈哧哈哧地甩着舌头,俩耳朵扑棱扑棱的。
它还纳闷似的呢,不知道今天为啥外面没有他的狗朋友们了,自己跑了一大圈,之后就委委屈屈地回来哼唧。
“人家都嫌冷,呆在家里不出来,就你笨,什么都不懂。”程景生一边从柴房里掏烧炕用的玉米秸秆,一边好心地告诉它原委。
富贵不满地冲他汪了两声。
下面的老宅里已经升起炊烟,看来大哥他们还是比他起得早。
杨青青说今天是要带大家演习酒席的菜色了,所以看来大家都很积极。
柳长英听见狗叫,知道程景生他们是起来了,就打开窗户,冲这边喊了一嗓子:“景生!你俩快下来吃饭吧,我蒸的萝卜包子!”
萝卜包子!杨青青从睡梦中听见这一嗓子,冷不丁地从被子里探出了头。
第070章 刁难
程景生跟柳长英说,杨青青还没起,柳长英便笑道:“不着急,等他睡起来再吃,我们留着呢,叫上师父和师娘一起来啊。”
杨青青连忙在屋里冲外面喊:“我起来了!”
包子可要现出笼的,冒着热气的才好吃。
程景生笑了,这下也不用再烧炕了,把玉米棒子放了回去,连忙进了屋,准备先看看师父和师娘起来没,结果师父和师娘都不在屋里了。
老人觉少,师父和师娘总是起得很早,这会儿说不定已经去哪遛弯去了。
于是,程景生就先打了一盆热水进了卧房,帮杨青青穿衣洗漱。
杨青青被惯得可以,早上起床很冷,都要程景生帮他穿衣裳才起,但是今天,程景生还没进屋,杨青青就匆匆从卧房出来,差点都撞了程景生手里的水盆。
程景生忍俊不禁:“看来萝卜包子比我叫你好使。”
杨青青很快就洗漱好了,程景生准备把昨天说的炸元宵给做了,让杨青青先下去吃包子,结果一打开厨房门,却看见炸元宵都做好了。
应该是师娘做的,一盆炸元宵还是很热乎的,下面压着一张纸,是师父的字迹。
“我俩已吃过,去山上看木材。”
“师父真是个说干就干的人。”杨青青感慨。
“师娘也太好了,居然还记得我想吃什么。”杨青青打开装着元宵的盆,闻了闻里面的焦香的气味。
元宵可以炸着吃,是跟汤圆相比的另一个主要区别。
炸过的元宵蓬松金黄,看起来像泡芙似的,有的还会爆开,露出白白的内里,不过不能火太大,否则里面的馅也会爆出来,那就不好了。
师娘炸的这个恰到好处。
炸元宵酥松香甜,一□□浆,现炸现吃最令人满足。
杨青青从程景生手里的盆子里捏了一个元宵放进嘴里,烫得直呼气:“咱们快走吧,这个凉了就不好吃了。”
程景生便用碗把盆子扣住,俩人一起连忙往坡下走。
还没进老宅的门,就闻见萝卜包子的味了。
白萝卜切丝,跟粉条放在一起炒香,加上芝麻和香油,做成的馅虽然是素馅,但鲜美不输肉馅,配上辣椒油,再就上各色腌菜,很过瘾。
柳长英蒸了不少,热腾腾地磊成了小山一样,师娘把昨天剩的没煮过的元宵一口气全炸了,程景生端过来也是很大一盆。
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就是香,让人胃口大开,柳长英今天熬的是大碴子小豆粥,虽然杨青青一向都不吃苞米做的东西了,但还是兴致很高地喝了一大碗。
饱餐了一顿,干活就更有劲了。
虽然杨青青对自己要做的菜胸有成竹,但其他人未必熟悉,所以,他准备这几天都到老宅做饭,一天做上几道喜宴上的菜给家里人吃,顺便也让柳长英和小朋友们对各自的任务熟悉起来,到了正日子那天就不容易出错。
喜宴的菜单以传统菜为主,也加入了其他地方的新奇菜式。
传统菜是家家都会做的,所以很难显出好来,不过也正是杨青青因为能把寻常菜做得比别人好吃,才能展现他的本领过人。
至于新奇的菜色,就更简单了,古代人闭塞,什么都没吃过见过,杨青青随便露一手粤菜或者江浙菜,即便业余,都足够让人新鲜的了。不过新菜可不能多,村民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弱,要是吓坏了他们,可就弄巧成拙了。
杨青青这几天得重点把这些新菜让大家熟悉一下。
忙忙碌碌的,很快就到了正月二十三。
杨青青的新员工培训非常成功,因为大家都吃苦耐劳,又没有特别笨的,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心齐,都是奔着把事做好去的。
杨青青觉得很难得,他自己从前也带过不少手下,深知团队成员的好坏对事情的成败有决定性作用。
到正日子这天,杨青青可没睡懒觉了,天蒙蒙亮就起来了。
出门之前,程景生亲了亲杨青青的额头,温柔道:“旗开得胜。”
“马到成功!”杨青青笑着说。
一家大小整整齐齐杀到了三房。
新人要接亲,还要三拜过堂走流程,到了中午才会开席,所以杨青青他们准备的时间很充足,不过杨青青一点都没有怠慢,万事开头难,打响第一炮是很重要的。
和面发面是第一件要紧事,婚丧嫁娶的大事,最吉祥喜庆的就是花饽饽了,杨青青准备给主桌上做上一组塔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