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仓房最里面,就是一口袋山药,和一口袋土豆,另外还有好几大辫子的蒜,好多好多的大白菜,和几捆大葱。
上面的架子上,则是各种干菜,应有尽有,是柳长英给他们拿的,杨青青秋天的时候还攒了不少野果,都晒成了果干,冬天可以糖渍了做点心用。
除此之外,一罐子醋,一罐子酱油,还有小半罐盐,是程景生前些天买红纸鞭炮的时候顺便在集市买的。
这里的冬日长达小半年,若是大雪封了山道,恐怕他们有一阵子出不了村子了,所以这些调味品,也得好好备着,等什么时候厨房里瓶子里的用完了,就可以补上。
大酱缸、咸菜缸、酸菜缸、咸蛋缸,都摆在厨房了,是从老宅的那几大缸子里分出来的,虽然路程很近,随时去取也行,但到了冬日极寒时节,能少走一步都是好的,因此提前备下。
酸菜咸菜腌了这么些时日,已经味道醇正了,咸蛋和松花蛋还差些日子,需要耐心。
最后还有最最重要的柴火,程景生从起完地基的时候就攒上了,如今已经塞满了一整个柴火棚,一冬天的吃饭和取暖全靠它了。
清点完了所有的战略物资,杨青青心中有一种原始的高兴。
真的像小动物一样,躲在自己被食物塞得满满的小树洞里,外面再大的风雪也不怕。
“我宣布,我们家正式开始猫冬啦!”他说。
程景生笑了起来,把他抱进屋里去了。
*
农历十月初十,下了一场初雪,冬天正式降临。
一早,柳长英就抱着小如愿往娘家走了,身边是杨青青陪着他。
他今天穿了件新的棉袄,是新做的,很漂亮,不知是冻的,还是因为兴奋,脸颊有些微红。
柳长英生得不算最好看的,但胜在常常一张柔和的笑脸,他皮肤很白,现在脸上染上一层红晕,就显得很美。
“你说,这回我回去,我爹该不会再赶我了吧?”他微微笑着问杨青青,心里又有一丝忐忑。
今天,他带上孩子,和杨青青,也是这个缘故。
有孩子和外人在场,他再说几句软话,他爹想必不会不给他面子。父子俩相持这些年了,老这样也不是办法,柳四婶前两天说了,说柳四叔眼下冬闲了成日在家里,倒是提过柳长英几次,态度似乎与以往不同。
柳长英想,这到底还是因为自己眼下日子也好过了的缘故。归根结底,柳四叔每每动气,还不是因为他过得太差了,让人想想就糟心。
“肯定不会了,咱又没伤天害理,那也是你家,他还能不让你回了?”杨青青宽慰他。
“你这一说话呀,还总是要跟人干仗似的。”柳长英笑。
雪花纷纷飘落,落在了小如愿的脸蛋和嘴唇上。
小如愿并没哭,只是好奇地抬头看着天上飘下来的东西,啊啊地提醒柳长英看。
“这孩子,还没见过雪呢。”柳长英一脸慈爱。
“雪,雪,这是雪花。”他温柔地对幼子说。
杨青青看着他们亲子二人,心头一阵温馨。
也不知,他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会来。
柳家离程家不远,过了结冰的小河,对岸就是。
“天寒地冻的,快进来,进来。”柳四婶热情地迎出门来。
柳长英有些最贼心虚般,冲屋里探了探头,给了他娘一个询问的眼神。
“快进去吧,没事,你爹今天心情好着呢。”柳四婶微笑道。
柳长英便放下心来,提步往屋里走,杨青青也赶紧跟上他进去了。
进了堂屋,却看见,柳四叔正靠在炕上,板着张脸孔抽着烟袋锅,表情像谁欠了他五百两似的。
“爹……”柳长英试探着叫他一声。
杨青青也很有礼貌,跟着说了一声:“四叔好。”
柳四叔谁的茬也没搭,也没瞥他俩一眼,脸色似乎反而更黑了,冲炕下的铜唾盒狠狠磕了两下烟袋锅,邦邦两声脆响。
这……就是柳四叔心情很好的形态吗?杨青青错愕地想。
也得亏杨玄是个神经大条的皮小子,若是个心思稍有细腻的,摊上这么个师父,非得工伤了不可。
不过反正不管怎么说,柳四婶喜气洋洋地让他俩坐下了,柳四叔并没有反对。
也许这就是心情好的效果。
柳长英跟他娘说了会儿话,两人说得大多是孩子的事,唠得挺热闹的,不过,杨青青发现,柳长英还是心不在焉地时不时瞅一眼他爹,而柳四叔还是一句话都没说。
“爹。”他终于还是忐忑着开口了。
“如愿这孩子,长得挺像你的,爹,你看见了没?”柳长英小心翼翼地小声问。
但柳四叔还是没说话。
“你聋啦!”柳四婶道,“人孩子跟你说话呢!”
柳四叔干脆转了个身子,背对着这边,执拗地不开金口,让柳长英尴尬得一阵脸红。
柳四婶就用痒痒挠啪啪给了他两下子,见人死活没反应,就跟柳长英说:“死老头子,又装棺材瓤子,咱不理他,咱娘儿几个说话,不带他!”
柳四叔到底也不是真聋了,听了这话,就从鼻孔里重重哼了一声,踹上鞋就下了炕,准备离了这个屋子,眼不见心不烦。
柳长英却连忙站了起来,把小如愿给他娘抱了,自己从怀里掏出一个红纸包,赶了上去,喊了一声:“爹,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