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程景生把纸包里的黑色小颗粒放在鼻端闻了闻,一股腥涩刺鼻的味道散发出来。
  “我不知。”他皱眉道,又问,“你也不知道?”
  既然是冯记要收购的东西,杨青青该知道些什么,但他的记忆混乱,完全没有印象,茫然地摇了摇头。
  不过,他说:“景生哥,我觉着这不是什么好东西,你还是不要种了。”
  程景生把纸包重新包好,收起来了:“嗯,我知道,我师父见多识广,到时候拿去给他老人家看看。”
  杨青青点了点头。
  不过,一两三十文的价格,对大多数乡下人来说都是个天文数字,他们不种,不代表别人不种,杨青青可以预见,很快这附近的村落里,到处都会有这种叫做荼萝的神秘植物了。
  也不知冯记到底在谋划些什么,自己原身的死会不会也跟这种药材有关呢?杨青青默默思考着。
  程景生见他神色凝重,以为他是想到以前在冯家的不愉快,便宽慰道:“好了,我们不想那些了,去买东西吧。”
  他说着,便把手掌心的一粒银子递给杨青青。
  鹿角按重量卖,杨玄捡的那对又大,能值八钱多,那买办就直接给了银子。
  银子足足有指节大小,杨青青惊奇一声,自从穿越过来,他还从没见过银子,平日里花销都是散铜钱。
  “哥,我这鹿角是给你的,银子你收着吧。”杨玄先头是不知道鹿角价值几何,如今见了这么多银子,却也没眼热,客气道。
  杨青青自然更不贪这些,没接着,程景生不好大庭广众的跟自己的未婚夫拉来扯去,于是便直接给杨玄塞在钱袋里,说:“别跟哥掰扯这些,拿着。”
  杨玄只得收了。
  看看太阳斜了,三个人把骡车赶上,一边逛,一边买了什么东西就直接装在车上。
  姜腊梅让杨青抓几个鸡鸭崽子回家,家里虽有一群鸡鸭,但今年天暖,鸡鸭下蛋挺勤,姜腊梅就想着多养一些,到时候攒了蛋也能卖更多钱。
  于是,杨青青就到摊子前,让老板捡半大的母鸡鸭苗,各抓上五只放在麻袋里带回家。
  小母鸡十文一只,小母鸭十二,杨青青跟老板讲价,最终总共付了一百文。
  除了这个,他还要买布料。
  乡下人成亲讲究不起,但新衣服好歹要做一身,被子也得絮一床。红尺头上回程家提亲的时候给送了,姜腊梅说喜服就用那个做,除此之外,就说让他自己选喜欢的布料再做一身日常穿的。
  杨青青也不知该买什么样的布料。
  据他的观察,古代因为没有化学染料的缘故,颜色再鲜亮的衣料,洗多了之后也都是灰扑扑的,所以,村子里的人着装一眼望去都是没什么色彩的。
  看这些暗淡的色彩看久了,杨青青就知道为什么农村人审美“俗”了,因为他现在也俗,看见摊子上印着红花绿叶的经典大棉袄花布就喜欢,多喜庆啊,真让人眼亮。
  可惜他不舍得买,纠结了一会儿之后,只了一匹蓝印花棉布。虽然朴素,但平日里穿已经算很好看的了,而且即便颜色褪一些,还是能看出明显的花纹来,性价比很高。
  成亲那日待客用的花生瓜子什么的也得买些,现在不是这些东西下来的季节,自然贵些,一样秤些就好几十文了。
  最终,又给杨彩买了她要的糖葫芦、驴打滚和山楂糕,今天卖山菜得的铜钱就算花光了,一文都没有剩的,只剩了那一块银子,拿回家给姜腊梅再做安排。
  程景生也按着柳长英给的单子买了不少东西,他家人多,需要的物资也多,很快,车子又满满当当的了,三人打道回府。
  杨青青坐到车上之后,程景生从怀里掏出一个帕子包的东西递给他。
  杨青青好奇地打开,只见里面是一块玫瑰奶酥。
  方才是路过饽饽摊子了,上面都是各式各样的糕饼,花花绿绿的看着真香,但因为已经没钱了,杨青青只干巴巴看了一眼。
  没想到程景生买了一块给他。
  杨青青眼睛一亮,终于笑了:“你什么时候买的?我怎么没发现?”
  程景生看他一直闷闷的,也不像之前话多,担心他还在因为碰到冯家的人而不高兴,于是看他似乎对糕饼感兴趣的样子,就连忙买了一块给他。
  他笑了笑,便上了车,说:“快吃吧。”
  山里野物多,鱼肉倒是不算太缺,但时间长了,杨青青就发现自己最馋的还是甜食。怪不得以前听说饥荒年代满河是鱼都能饿死人,肉这东西是真没有碳水化合物顶事,精米精面加上致死量的糖和油,能让人快乐得上天。
  可偏偏这些东西都是最缺的,杨青青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炖一大锅开河鱼,但要让他蒸一大锅白面馒头,那可是要了一家人的命。
  手里捧着点心,杨青青忍不住先闻了闻,点心的味道可真香,满满的糖渍玫瑰花馅透着浓浓甜味,用醇厚的奶香一衬更加勾人,就连酥皮都有诱人的香味,样子也是白白胖胖软软的,真招人喜欢,还没吃到嘴里就让他感到幸福。
  物资匮乏也不是全无好处,至少,他在现代的时候可从来没觉得一块点心就能让人如此快乐。
  他真想一口就吃进去,但又不舍得,想慢慢吃。
  他想先掰一半给程景生,结果程景生看他动作就连忙阻止,说:“我不要,不爱吃甜的,你自己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