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级学霸 第107节

  “啊?乔泽写了两篇论文还发在《科学》上了?不知道啊?没听他说过啊。”
  “那他最近天天都在课题组吧?”
  “是啊!我刚才不是还在跟您说,他天天都闷在课题组对身体不好嘛。对了,前段时间乔泽每天都在看关于半导体技术的书跟论文,我跟您说,这里还有我的功劳……”
  “行了,行了,这样,等会……”
  “哎……徐院长,等等,乔泽出来了。乔泽,徐院长的电话……”
  “哦,喂。”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乔泽沉稳的声音,徐大江突然便有种很安心的感觉。
  “哦,乔泽啊,是这样的,我看到你在《科学》上发表了两篇文章?”
  “嗯。”
  “那文章是你写的?”
  “嗯。”
  “你文章里那些数据怎么来的?”
  “先别问。”
  “额……”
  “没事我挂了。”
  当“嘟嘟嘟……”的忙音传入徐大江的耳中时,他还没反应过来。
  先别问什么意思?
  这孩子该不会是还精通黑客技术,把哪家研究所储存的数据给黑了吧?
  徐大江很懵,然后突然感到压力山大。
  校领导那边还等着他回复呢,他总不能直接来一句,乔泽出门了,他让我们别问。
  有心想再打过去,但想到燕北大学教授来西林后的前车之鉴……
  算了,他半点不怀疑乔泽同学脾气来了,会直接把他电话拉进黑名单。
  于是徐大江干脆直接给李建高打了个电话。
  虽然他知道李建高在临海市开会,但毕竟是乔泽钦定的导师嘛,在乔泽那里总比他的面子好用。
  很快,电话通了。
  ……
  “咦,乔泽,刚才徐院长说你在《科学》上发了关于光刻机跟芯片的论文?”
  刚看到乔泽挂上电话,陈艺文便好奇的问上了。
  “嗯。”
  “你写的啥啊?听徐院长的语气,他很吃惊?”
  “就是光刻机跟芯片。”乔泽随口应了句,明显不太想谈这个话题。
  “额……好吧。”陈艺文有些苦恼。
  之前那种百爪挠心的又出现了。
  如果乔泽的论文不是惹起了很大的反响,刚才徐院长的语气也不会那么急迫。
  更别提论文还是发表在《科学》上。
  要说不震惊绝对是假的。
  而且陈艺文严重怀疑,乔泽就是听了他的才写了这两篇论文。
  但乔泽不跟他深聊,这就很烦了。
  就在陈艺文觉得颇为苦恼时,乔泽电话又响了。
  看着乔泽接起电话,陈艺文立刻竖起了耳朵。
  “喂,李叔。”
  “嗯,是的”
  “对。”
  “编的。”
  “是的。”
  “所以早上我起床看后台消息说是发表了,就直接申请了撤回。”
  “因为这样能让他们想更多。”
  “但我留了提示的。”
  “论文里给系统命名kgwx是开个玩笑的缩写。”
  “我没开玩笑。”
  “虽然是编的,但我作了缜密的计算跟验证。”
  “对,操控系统也是现写的,但能用。”
  “起码现在造不出,所有元器件需要设计,精度要求极高。”
  “只是理论上。”
  “不,要保密。”
  “不跟徐伯伯说是因为他不但嘴巴不严,且演技极差,过于浮夸。”
  “不承认,不否认,从人性的角度,会让博弈方产生更多疑惑。”
  “不是件大事,有效果是收获,没效果,无所谓。”
  “嗯,我挂了。”
  ……
  等乔泽挂上电话,两人也走出了地铁口,这下陈艺文实在是忍不住了,说道:“乔泽,难道你不觉得我嘴巴比徐院长紧的多?而且我演技也比徐院长好。”
  乔泽默默的侧头看了陈艺文一眼,没吭声。
  “好吧,我承认有时候我的确是喜欢在别人身上找找优越感,但这是人之常情嘛。而且我分得清轻重的。这种事情,我怎么可能到处乱说?”陈艺文忍不住为自己辩解了句。
  没办法,实在是乔泽的眼神太伤人。
  乔泽想了想,说道:“很想知道?”
  陈艺文立刻把头点得如同小鸡啄米一般。
  乔泽说道:“模拟一个场景。”
  “啊?”
  “一个符合你审美的女留学生连续三天主动坐在你身边上自习。”
  陈艺文眨了眨眼,觉得乔泽有些瞧不起他。
  一个符合他审美的女留学生都已经连续两天坐他身边上自习了,第三天怎么可能还只是在一起上自习?
  这个时候不该努力学外语嘛?
  “你们逐渐熟悉起来,然后她突然问你关于论文中光刻机的事情你怎么回答?”
  “这个简单啊。我懂,意思她可能是间谍嘛。我当然是大吹特吹啊!我就装作一副很懂的样子,跟她吹一通,说到关键的时候,就假装不能再说了,然后坐等她想办法腐蚀我!只要她敢腐蚀我,我就敢继续吹。等我被腐蚀得差不多了,反手再把她给举报了。”
  乔泽看着陈艺文,直到盯得这孩子都觉得有些发毛了,才点了点头,点评道:“也挺好。”
  “额?”
  “其实论文内容就是通过模拟数据,给对方营造出一种已经在实验室环境下,造出了新型光刻机,且已经开始进行试验的错觉。”
  “这也行?”
  “不确定行不行,但我觉得机会很大。”
  “为什么?”
  “因为如果一旦是真的,后果是他们无法接受的,所以可以赌他们不敢赌。”
  “额,说实话,乔泽,我不太懂。”
  “最近我补了一些历史知识。”
  “嗯……”
  “你认为为什么华夏外在的盟友很少?”
  陈艺文感觉脑子不够用了,他不太明白乔泽是怎么从光刻机聊到历史跟国际盟友的,这思维快速跳跃的模式,让他不太适应。
  “因为没有西方那么会宣传?没他们有钱?没他们强大?”
  “不谈其他因素,只从数学思考上,就只有一个原因——体量。”
  “体量?”
  “对,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十四亿人的体量,对于任何产业链而言,都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美国总人口只有三亿,且占据科技先发优势,制造业对外分工,能让许多国家吃上饭。”
  “然后呢?”
  “华夏有十四亿人,能支撑近乎所有的完整产业链。任何一个工业化完整产业链进入华夏,不说溢出,甚至内部消化都远远不够。”
  “这……”
  “如果我们攻克了光刻技术,掌握了半导体上下游完整产业链,意味着对面那个国家分出去的蛋糕都将会被蚕食。游戏规则也必将重建,上桌玩家重新洗牌,所以他们不敢赌。不敢赌就会惶恐跟多疑,一旦陷入这种情绪就容易犯最基本的错误。”
  “不是,乔泽,你是怎么想的这么透彻,听起来还这么有道理的?”
  “因为最近我补了历史。”
  陈艺文开始挠头,怎么又绕回来了?
  讲真的,历史他也学过,华夏史,国际史……虽然学的不精,但他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通过几本历史书就想到这么多。
  这是一个数学天才应该想的事情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