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林微之摇头:“没有,你这么做,自然有你的考量,成年的皇子中,如今只剩你跟祥王殿下,圣上也一定希望,你们两个能够和睦相处。”
  说起来也是一场笑话,让皇室兄弟和睦相处,简直比登天还难。
  出身都一样,距离那个位置只有一步之遥,谁不想要争夺一番,可偏偏,身为皇帝,希望他们能够互帮互助。
  只不过,这些话林微之没有说出来,祁月白道:“你说的没错,只要他不再对我出手,我不会对他赶尽杀绝,微之,仅此一次,下次,我定不会手软。”
  兴许是害怕祁成祥会对她出手,所以,祁月白在这里跟她说这话,显得尤为郑重。
  林微之反手握着他的手道:“我相信你,但我更希望,经过凌王一事,祥王能够真的想通。”
  否则,不是他死就是我亡,这种戏码,能不上演,还是别上演为好。
  第391章 巡视民间
  两人散了会儿步,说了会儿话,天色便彻底暗下来了。
  “天色已晚,我得回府了,你晚上处理政事不要太晚,早些歇着。”
  林微之脚步一顿,抬头看向祁月白。
  祁月白牵着她的手道:“好,我知道,让夜影带人送你们回去。”
  林微之想了想,或许还有祁成凌的余党不甘心躲在暗处,便没拒绝祁月白的好意。
  “好,那我回去了,明日早朝见。”
  “好。”
  将林微之送上马车后,祁月白才转身进去,回到书房继续处理事务。
  翌日
  例行朝会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肃立,气氛庄重而紧张。
  林微之站在群臣之中,目光不时投向龙椅旁边的位置,祁月白端坐其上,面容沉稳,目光如炬,审视着每一位臣子。
  夏凌帝身体抱恙,命祁月白监国,如今,便是祁月白接手夏凌帝之位,下首位置,乃丁公公手持佛尘而立。
  “今日朝会,有几件要事需议。”祁月白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威严而不失平和。
  林微之听着祁月白一件件地处理政务,心中不禁感慨,自祁成凌叛乱被平定后,朝中秩序逐渐恢复,而祁月白的治国才能也日益显露。
  他不仅勤于政事,还广纳贤才,使得国家逐渐走向繁荣。
  “明日,父皇将亲临民间,以安抚黎庶之心,尔等需妥善准备随行。
  祁月白话音刚落,朝堂上便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议论声。
  文武百官虽不敢大声喧哗,但私下里交换着忧虑的眼神,夏凌帝身体欠安,朝中事务繁多,此时离开京城,风险不小。
  “太子,此行关系重大,臣以为应慎重考虑。”一位老臣站了出来,面色凝重地说道。
  祁月白微微颔首,但语气不容质疑,“孤明白诸位的担忧,但民心不可失,父皇已经下令,尽早出行,孤已安排妥当。
  祁成凌逼宫,闹得人心惶惶,民生不安,夏凌帝亲临民间,一位安抚人心,二,他的打算并没有告知祁月白。
  夏凌帝此行已经定下,朝臣虽说担忧,却也只能遵从圣旨,只是圣上出行,安全自然为主要。
  朝会结束,林微之正准备退朝,却见祁月白示意他留下。
  待到大殿中只剩下他们两人,祁月白开口道:“微之,有一事想与你商议。”
  林微之微微一愣,随即正色道:“什么事?”
  祁月白站起身,与林微之并肩走出殿外:“父皇有意设立一个特别的机构,专门负责处理国家机密事务,以及监察朝中不正之风,父皇的意思,这个监察机构,由你来担任。”
  林微之蹙眉,对他道:“我记得,之前提议过设计监察史,可一直没有着落,如今这个监察机构,与监察史是不是冲突了?”
  祁月白摇头:“并不冲突,父皇的意思是,监察史合并至监察机构之中,正好这段时间朝中大臣重新肃清,我要选拔官员,你顺便从这些人中,挑选出监察机构所需要的重臣。”
  原来是想让她提前选拔,【我有系统在手,那些人的秉性如何,一查便知,倒是没人比我更适合这个官职了。】
  “好,那我到时候跟你一起选人,只是设立监察机构,除了性格刚直之人,还需要会些武艺伴身,我想,不如另设科考,文武并进如何?”
  祁月白点头称好,两人出了大殿,便朝两个方向离开。
  第二天
  早朝结束得很快,夏凌帝身体倒并不是真的很差,反正林微之是没看出来他哪里不同。
  反而她倒是觉得夏凌帝另有蹊跷,可系统查不到,也就是说他的计划都是在心里进行,并没有对任何人说过。
  夏凌帝亲临民间,所有官员陪同,他不止在京城,还下到周边的乡下村庄。
  夏凌帝的举动让人感到些许意外,本以为他只不过是走个过场,却没想到,他身着便衣,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在民间走动。
  原本觉得他更加注重朝堂上的权力斗争,但显然,民生一事,夏凌帝也是放在头等位置,只是,身为帝王,不可能时刻出现在百姓之中。
  “皇上,您亲自巡视民间,实乃百姓之福。”身边,一位大臣语气略带恭维的说来。
  夏凌帝看了他一眼,沉声道,“朕身为一国之君,自然要了解民情,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你们无事,也可多在百姓中走一走,听听百姓的心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