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嗯,幸好我有二哥在,这两年时间我一点都没受委屈,过得很开心。”
  宁汐月扬起微笑,心里却为原主叹息,希望她来世平安幸福,多为自己着想,别再恋爱脑了。
  “汐月,走,我们去大队上看相关的考试安排,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考试,一点不清楚,咱们过去好好看看。”
  刘瑶跑过来挽着宁汐月的手说道。
  “行,可以。”宁汐月转头对吴桂芳喊道:“桂芳姐,咱们去大队上了。”
  “好,去。”
  吴桂芳从自己的大腿上抬起头,满脸哭得通红,拿着宁汐月给的卫生纸胡乱擦了几下眼泪鼻涕,并给宁汐月到了一个谢后开开心心的挽着几人往大队上走去。
  知青院里的知青又朝大队上转移。
  应该说是全队里对高考有想法的社员都往那里奔去。
  公告栏挤满了人,欢呼声此起彼伏,一波高涨一波,高考时间在十二月份让所有人都激情澎湃、热烈讨论着考试。
  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发生在大柳队,而是发生在全国各地。
  报纸上、广播里、电视上、收音机里、各大厂子单位无一不是在播报恢复高考这一则消息。
  让神州大地每一个角落的人都能听见,并为之欢呼。
  让下乡建设农村的万千知识青年挥洒热泪。
  “恢复高考了,我能回城了。”
  “我们能回家了。”
  诸如此类的话从一个一个知青嘴里大喊出来。
  他们做梦都想回城市,回自己的家乡,现在终于有了这个大好的机会,怎么能不高兴,怎么能不振奋。
  最高兴的不只是期盼回城的知青,还有符合报考条件的其他人,想要考试的所有人。
  无论你是在岗的工人,还是种庄稼的农民,亦或是复员军人,还是工作多年的干部,还是刚应届高中毕业生,只要有这个想法,不管你成绩好坏,读没读高中,只要有想法的几乎都能试一试。
  择优录取,国家要大量的人才。
  自此全国上下拉开了高考报名的序幕,恢复后第一年高考报名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报名地点可谓是热闹非凡。
  宁汐月兄妹俩报完名,还收到大哥和季同志的信。
  他们也报名参加了高考,只是他们两人能报考的学校有限,只能选择军校。
  他们部队报考的人不少,都是受领导的动员。
  国家稀缺各行各业的人才,部队里也急需高端军事人才。
  部队领导特地为他们组建了一个高考复习班,有专门的老师帮着复习。
  她也属于部队的一份子,所以老师出的复习资料她都能得到一份。
  宁汐月看了信后把她从系统里签到出来的复习资料,还有市图书馆里弄回来练习册,整理了三份寄过去。
  因为大嫂也要高考,她要考舞蹈学校,也是需要资料复习。
  现在外面已经找不到复习资料,且价格贵得离谱。
  宁汐月去镇上寄东西时,看到化了妆的陈叶初去血赚了一笔回来。
  可太羡慕她的金手指。
  但也感激她的金手指,让她兄妹二人能有更多的复习资料用。
  知青院里其他人也沾光用上了。
  全大队上也就只有他们知青院的资料最多,人手一套书学习,且都多学了两个月。
  像吴桂芳和赵建设就很感激大家,让他们比别人多一分希望。
  吴桂芳和赵建设两位最老的知青,迫切希望能通过这次高考回城,两人都向煤矿队请假,回到知青院里全身心地的投入进学习。
  知青院请假的人还不少,地里上工的知青都请假了,谁也不希望自己落榜,离高考就两个月时间,都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复习。
  现在地里的活儿也不多,但凡去请假的,队长都一一批准,一点都不为难。
  为此,宁汐月特意找时间对宁清远说:“二哥,你也请假吧,在屋里安心复习,白玉那边已经在招临时工顶替你们工作,能放心请假。”
  宁清远点头:“好,我正有打算,小妹你呢,知青院几乎都请假了,你要不也请假?”
  第392章 考试地点
  宁汐月摆手:“我那里不用请假,我和李秀秀都报名参加高考,人一走就没人拿药,今天队长特意过来说了,考试之前,卫生所一个星期开一次门集中拿药,社员等不及就去镇上,其他时间都不用去卫生所,自行安排。”
  “那就好。”宁清远放心了,这样妹妹也就有更多时间复习,“快写卷子。”
  厨房已经成为两兄妹复习的地方,一起复习还能互相查漏补缺,互帮互助。
  该学的都学了,该背的也都背好,现在俩兄妹的计划表已经换了一个新的。
  主要是练题了,每天的任务除了基本的巩固后就是做题,写练习册,写卷子,数理化从书都被兄妹二人写完了。
  好在俩兄妹别的不多写卷子多。
  两兄妹都埋头安安静静做卷子。
  没过一会儿,外面响起张建国激动的呐喊声:“月姐,在吗?月姐—”
  闻声,宁汐月放下笔跑出去,看到张建国端着一碗东西在篱笆边朝她欢快的招手。
  “月姐,快过来。”
  宁汐月走过去,说道:“你怎么来了,不好好在家里复习。”
  “给你的,拿上。”张建国乐呵呵的把手上的大碗塞到宁汐月手里:“我妈亲手炖的鸡,感谢月姐你之前教我学习,给我规划课程,还给我复习资料,这鸡你必须拿上,我可是奉全家的命来送的,送不出去我得被全家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