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两兄妹拿着本子翻看着昨天记的地址,纷纷皱着眉头,抠着脑袋。
  所有的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后就不认识了。
  实在是不知道上面写的地址是在哪个地方,两兄妹都对这里是一点都不熟。
  “汐月,清远,你们两个怎么在这里?这是要出去?”季衍明提着一包桃酥往这边走来。
  宁汐月闻声望去,惊喜喊道:“咦,季同志,你不是要下午才来吗?”
  季衍明带着淡淡的笑容走近,低声道:“托你的福,因为那两样东西提前完成任务,这才有时间来看你们。”
  “那太好了,能帮上忙就行。”毒药派上用场,宁汐月很高兴,暗自决定得再多做点出来,没想到这么管用,“季同志,那你上去吧,我和二哥要去报社。”
  季衍明眼睛一亮,来得正是时候。
  “正好我今天没事,可以给你们当向导,我还有朋友在报社,对那里熟悉,之前不是说带你们出去逛逛吗,那就今天吧。”
  两兄妹互相对视一眼,送上门的带路人,还是相熟的朋友,比他们自己找陌生人问路来得好,不要白不要。
  “那就麻烦季同志了。”
  两兄妹脸上带着同款微笑,异口同声道。
  第196章 般配个屁
  季衍明上去把东西放好后便带着兄妹俩出去了。
  有熟悉沪市的人带路就是省事很多,少走很多弯路,也不用兄妹俩动脑子,只需要出一个人跟着季同志走就完事。
  季衍明从小就在这里生活,算是半个沪市人,对于这里的地形很熟悉,哪个弄堂穿过去离目的地更近他都知道。
  出了医院的大门走过几条街,再穿过几个弄堂,东绕西绕的就走到了沪市最大的一家报社大门口。
  宁汐月和宁清远兄妹俩这一路走来完全没有带脑子,走过的路像是没走过一样,啥也不知道的稀里糊涂就到了目的地。
  要不是超忆症之过目不忘技能发挥用处把走过的地方自动在脑海里生成影像,让她稍微回想一下就能记住,宁汐月可能都不相信他们走过的这些路。
  但是有一说一,万事不操心,有朋友帮着操心,能让她不带脑子上路是真的爽。
  这不,不知不觉就进入到报社内部,二哥还已经和季同志的主编朋友聊上了。
  两人聊得还挺开心,看来是相谈甚欢,应该是有戏。
  她替二哥开心。
  宁汐月和季衍明没和他们坐在一起,而是单独坐在一旁喝着茶水,没有去打扰他们谈话,等着那边两人谈完。
  但看两人的样子还需要等一会时间,宁汐月便收回目光和身边坐着的季同志聊会儿天。
  “季同志,今天多亏你带着我们来,不然我和我二哥不知道要找多久才能到,找到了也不会像现在这么迅速的和这里的主编聊上,有你这么一位朋友真是我们的幸运。”
  宁汐月感叹道,最近感谢太多次季同志了,一顿饭怕是都不能感谢完,得多请几顿才行。
  季衍明轻笑一声,低喃道:“也是我的幸运,有你们三兄妹当我的朋友,我很快乐。”
  遇上她以后,他脸上带着笑容的时候都多了很多。
  这还是宁清致这位好战友发现后告诉他的,他那时才明确自己的心意。
  季衍明心里沾沾自喜,在汐月心里从可有可无的陌生人到幸运朋友也算是一个质的跨越吧。
  这是又近了一步,他算是在她心里有一定位置了,他得慢慢扩大位置才行。
  当他看到宁汐月水杯里的水喝完,从容不迫的起身帮宁汐月重新添满水杯,热气氤氲而升,显得格外温馨。
  “谢谢季同志。”
  宁汐月慢悠悠嘬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怡然自得地看了一眼二哥那里没有要停止的意思,又捧着茶杯继续和季同志聊着天。
  随着与季同志越来越熟悉后,宁汐月知道季同志是个话少但内心细腻又乐于助人的一位正直朋友。
  这让她和季同志相处也不觉得压抑,反而觉得轻松自在,很舒适,不用刻意的去客套。
  想到朋友一场,季同志知道她全家的信息,她却啥情况都不太清楚,便想多了解了解。
  “季同志,你对沪市这么熟悉,哪里有个小弄堂通哪里都知道,难道你是沪市本地人?”
  “不是沪市人,我老家是首都京市,不过我算是半个沪市人。”季衍明很乐意和宁汐月分享他的事情。
  除了宁汐月是他喜欢的人他愿意分享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热衷吃瓜的爱好让宁汐月成为了一个专业捧场王,合格的倾听者。
  当你看到倾听的对象眼神很真挚亮晶晶的看着你,认真的倾听,时不时点头附和再捧哏一句,真的很让人有聊下去的欲望。
  比如宁汐月这时就是这副可爱的表情看着季同志,还带着好奇的语气接话道:“哦,这怎么说?”
  “我爸妈平时都忙,小时候没人照顾我,我六岁就跟着外公外婆来到沪市生活,直到十二岁才回京市,十五岁那年我又回到这里至今都在沪市,算起来这里可不就是我第二个故乡,我也算半个沪市人。”
  季衍明说到这里笑了。
  “所以,你在沪市或去京市我如果在的话都能带你们逛,两个地我都熟,有机会去京市带你看天安门,爬长城,逛故宫,还有带你去吃我家大爷做的正宗烤鸭,味道那才叫一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