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北京很大,孟逐星与莫莉莉等人要非约好平时都碰不着面,很多关系一般的同学朋友毕业后即便留在了北京,也基本上就没再见过。
  所以冷不丁在这儿见到他,孟逐星颇感惊讶。
  蒋熠也没想到会再见到她,愣了一下后对她点了点头,“孟同学,好久不见。”
  孟逐星笑道:“原来你在这儿上班啊,”她探头往里面瞧了瞧,小声问,“你也是负责古籍整理的吗?”
  她看到里面办公桌上堆着很多泛黄的古书,坐着两三个上了年纪的人,有男有女,都极为认真地在埋头整理资料。
  “嗯,我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你来是要?”
  “我想跟你们书局谈谈合作的事。”孟逐星也没瞒他,将自己的打算说了,“毕竟是刚起步,多了解了解总是好的。”
  蒋熠道:“如果需要我帮忙尽管开口。”
  孟逐星有些受宠若惊:“好,那就多谢你了。”说着,负责接待她的人对她招了招手,她便对他挥了挥手,进办公室谈合作去了。
  ……
  因为有读心术这一异能存在,孟逐星在跟人谈判上可谓无往不利。
  进货渠道确定了四家,其中就包括中华书局,敲定门店地址后,孟逐星张罗人简单装修一番,和陆宗青一块买回了书架、书桌、柜台等物品,营业执照下来后,书籍采购得差不多了,她就挑了个日子红火开业。
  书店名字朴实无华——行知书店。
  店内出售小中高教辅、小说、儿童读物、各类专业书等,为了吸引更多人,孟逐星还在店门口摆了个小木头黑板,上面写着今日特价书单,旁边小凳子上放了个录音机,低声播放着流行歌曲,不吵闹,却足够吸引人注意。
  书店外墙上还张贴着多张最新电影海报,花花绿绿俊男美女,很难不引人注目停留。
  收银员是一个小姑娘,名叫张娟,长得白净清秀,外地人,来北京是想赚钱继续读书,孟逐星是在一家面馆里认识她的。
  彼时她因为不小心将茶水泼到了顾客身上,被他一阵数落,她红着眼眶一个劲儿地道歉,看得孟逐星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并不是做事笨手笨脚,她的手上有好几处烫伤,想是被滚烫的茶水和面汤烫过不知道多少回,一时手抖了才会出错。
  后来,孟逐星单独找到她,问她愿不愿意来书店上班。
  小姑娘欢喜得连连点头,“谢谢你姐姐,我一定会好好干活的!”
  张娟十七岁,老家是山东的,孟逐星曾问她,“你这么小就自己跑到北京,你家里人不担心吗?”
  “我偷跑出来的。”张娟说这话时表情很平静,“我爸平时总打我和我妈,他还要把我嫁给一个三十多岁的男的,我不愿意,他就把我关屋里不给我饭吃。”
  “我妈怕他真的逼死我,就偷偷给了我一笔钱,让我跑出去自己挣命。”
  张娟眼中泛泪,低下了头,“我是跑出来了,不知道我妈现在怎么样了。”
  孟逐星听得心头发沉,摸了摸她的头,“别太担心,再怎么说他也是你爸,应该不会把你妈妈怎么样的……”
  这话她自己都不信。
  别说是现在这个年代,即便在2024年,她也见过太多女人活在家暴的阴影下,有许多还因此丢了性命,始作俑者却并未被重判。
  说来也好笑,催婚的时候人们总喜欢说“找个人照顾你”,结婚后才发现所有的风雨都是那个人带来的。
  婚姻不是所有人的避风港,反倒成了某些人施暴逞凶的保护伞。
  孟逐星沉默片刻,“娟儿你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大学留在北京,以后把你妈妈也接过来享福。”
  张娟流下泪来,“我知道的,就是我怕到时候也没办法摆脱那个人。”
  ——她不想再称呼他为父亲,他不配。
  “别怕,我有一个律师朋友,她很厉害的,到时候我让她帮你妈妈打官司,你就安心看店,空闲的时候多看书学习。”
  “谢谢你星星姐。”张娟擦干眼泪,对她笑了笑,“我妈说得没错,人美心善,星星姐就是这样的人。”
  孟逐星弯起唇角:“我也这么觉得。”
  临近中秋时,王婶儿又收到了家里寄来的信,这回信是马文波写的,十分关切她,问她身体可好,是否会回家过节,还替他媳妇儿跟王婶儿道了歉,说以后一定会改,不让她再受半点儿委屈。
  马小兰看罢信,问她妈:“妈你想回去吗?”
  王婶儿摆了摆手儿,“回啥回?路上那么远,骨架子都要折腾散了,再说小星饭店忙不开,过节时候生意更好,我这会子走了,她临时上哪儿去找人去?”
  “真不回?”马小兰担心她是在硬撑。
  “哎呀真的,你小姑娘家的咋这么啰嗦呢!”王婶儿嗔怪地看了她一眼,轻叹一声,“赶明儿给你奶奶买点东西寄回去吧,过八月节了,她毕竟是长辈。”
  见马小兰和孟逐星都一脸关切地看着她,王婶儿笑了笑:“你们别担心我,我心里高兴着呢!”
  “一开始刚离开家时我也不太适应,总是会担心你叔、挂念你文波哥,当然也担心你奶奶,怕他们离了自己生活不好。但这几个月过去,我觉得也没啥,离了谁大家都可以正常生活下去,我倒是还乐得清闲自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