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其实显州税赋有问题何止是去年?
  显州的问题也不光是税赋,几日后苏南丞就知道,太子说的是查税,事实上就是查显州。
  税这东西,你光是看账面,能看出什么来?
  他们并不好深入田间地头,姚大人将这宅子里的人调走了,可只要是出去,就有人来跟着你。
  除了第一天撒出去的人,后头他们都不自由。
  而且这样步步紧逼,也是很危险的。
  他们几个毕竟不是走明路来的,真要是惹急了对方,说不定死在显州也是小事。
  太子绝不会因为他们几个跟三皇子闹大。
  如今大元国运一年不如一年,北方被北狄压榨的太厉害。年年都巧立名目的送东西去。就跟进贡一样。
  民间也是总有暴动。
  所以哪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本来显州地处江南,土地肥沃。是大元最好的一处粮仓。
  这里水稻一年两季,产出的米是大元最好的。
  按理说,这里的百姓应该过的不错。
  可大街上看见的百姓并不是如此。他们跟京城里生活富庶的百姓完全不一样。
  苏南丞带着连生在街上走,身边也有姚大人的人陪着。
  他看到一个四十余岁的汉子从一家粮铺出来,面有怒色。
  苏南丞心里一动,当下不说话。
  又走了一阵后,他忽然道:“显州的大米可算是最好吃的,来了这几日吃的怎么跟京城的也差不多?难不成,我竟没吃到?”
  跟着他的那个人笑道:“怎么会,那定是预备膳食的人不尽心。”
  苏南丞就笑道:“也许是他们想着我们来自京城,怕是吃不惯当地的?”
  他笑呵呵的:“连生,你去买点,买个十来斤好了,咱们回去尝尝。我就不去了,外头等你。”
  他指了指对街:“那正好有个铺子。”
  跟着的人见此倒也没多想。
  连生哎了一声就去了。
  不多时就提着十斤米出来,笑道:“公子,香的很,估计就是比京城的好吃。”
  苏南丞一笑:“行,显州哪都好,就是热,我可要晒死了。咱们回去吧。”
  那人笑着附和了几句,就送他们回了别院。
  “公子,您真要吃米?”连生好奇。
  “呵呵,这米什么价钱?”
  “呃,一斤九文钱。”连生道。
  苏南丞挑眉:“你不觉得贵了?”
  连生挠头:“贵了?咱们府里的米好像说是几十文钱一斤呢。小的还觉得这米便宜呢。您也没买过吧?”
  苏南丞轻笑出声摇摇头:“无事。”
  他起身去见马大人。
  “下官方才出去,买了十斤米回来。竟花了九十文。这显州贵地,果然不是一般人能活下来的。”
  马大人惊讶的看苏南丞,不知是因为米价还是因为他的行为。
  “九十文?”
  “是啊,九十文。”苏南丞轻笑:“大人以为如何?”
  “胆大包天!”马大人怒道。
  苏南丞还是笑:“如此贵价,下官一年俸禄,竟买不了多少米。”
  “南丞啊,你的心思,我都知道了。等回京,定告知殿下。”马大人拍他的肩膀:“眼下,咱们齐心协力,把这边的事办好。”
  苏南丞退后一步拱手:“是,大人放心,只要您用得着下官,只管吩咐。”
  回了屋子里,连生不解:“这真的很贵啊?”
  “你说呢?你一个月多少月钱?”苏南丞问。
  “二两。”
  【一斤我按照现代500克算的。一两大概率折合人民币660的亚子。】
  第014章 蛀虫
  苏南丞一愣,轻轻拍头,时间太久,真忘记了。
  成康侯府给下人的月钱,是真不少。
  也不光是这样,整个大元如今是百姓民不聊生,可做官的都是不缺钱的。
  就好比苏南丞这个九品官,低的不能再低,一年俸禄固定的就有一百八十两。
  这只是固定的,一般来说,他会有更多分下来的灰色收入。
  如此情形,也难怪连生不觉得这九文钱一斤的米贵了。
  一斤米,做成饭也就两斤,胃口大一些的,一个人一顿都能吃了。
  一个五口之家,一顿就算只用一斤,一天至少三斤,二十七文。
  一月三十日,就是八百一十文。
  普通人就算一个月能赚二两,也就折合两千文。这光是米就去了一半,这日子想想都不能过。
  可连生虽然是个下人,却生在侯府。他是领了月钱之余,吃喝穿戴都是府里出。
  所以可能根本想不到也体会不到,他也没有家里人要养。
  上层富贵人家,连一个小厮都这么不知民间疾苦,可见大元上下割裂之严重。
  而最叫人悲哀的是,太子此番派人彻查显州,并不是来体会民间疾苦的。
  他只是想扳倒三皇子罢了。
  这付氏的子孙,占着这个天下,却根本无所谓百姓死活。
  苏南丞深吸一口气,遮住眼睛,心想你想那么多也没用。
  你自己,不也是那锦绣繁华堆里长大的蛀虫么。
  若是没有病重时候那十几年的现代游,你也一样什么都不懂,也想不到这些。
  很快大家就发现,显州不光是米价不对。
  很多东西的价格都贵。
  <a href="https:///tuijian/fuheiwen/">腹黑文 <a href="https:///zuozhe/xuezhonghuimou.html" title="雪中回眸"target="_blank">雪中回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