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萧玉书将她打量几眼:“齐王殿下,不知作何考量?”
  “这话不该你问本王。”
  “此言何意?”
  “当是本王反过来问你才对。”
  在对面陡然阴沉的脸色里,姜长宁扬起脸,粲然一笑。
  “今日陛下究竟病危与否,尚未有一定,不过全在你一张嘴上。你无非是见本王将晋阳侯的家人接回府上,晋阳侯没了掣肘,深感不安,这才心急火燎,深夜生变。将我们押到这启明殿,不过是为逼迫我们,同意你代掌朝政。”
  “若事情顺利,如你所愿,自然是好。待你稳拿权柄后,哪一日顺理成章地,让陛下驾崩就是了。而至于我们,既已顺服,更不足为惧,大可以逐一铲除。”
  “但若今日之事,与你所愿相悖呢?即便你身为当朝太师,当真想要在放出风声陛下病危之际,一夜斩杀三王,又要如何堵悠悠众口?恐怕于你,也绝不能轻松。”
  “你需要我们帮你稳定局势是真。你想要我们的命,但绝不是今天。”
  她仰脸,笑得真诚,满脸容光焕发。
  “本王若偏不盖印,你能奈我何?”
  “殿下未免太过自信了!”
  薛晏月原本也与她有旧怨,闻言冷哼一声,剑刃已架上她的颈侧。却被萧玉书一抬手阻住。
  那中年太师目光沉沉,凝视了她半晌,才扬了扬眉梢。
  “旁人皆知顾惜自己的家眷,不料齐王你自诩风流,却如此薄情,倒枉费你当初几番在陛下跟前,为你那相好的作打算。”
  “他是什么身份,你瞒得了旁人,却瞒不了我。不过,即便他的身手再如何好,羽林卫终究人多势众,兵器又精良,任凭怎么样,只消几轮羽箭,他也断无生还之理。”
  “齐王,你可想好了,你自己的性命不要紧,他的命也不在乎吗?”
  第44章 细作
  “不在乎。”
  姜长宁答得轻松且自如,甚至挪了挪身子,换了个更舒服的坐姿,整个人向后靠到椅背上,手在胸前浅浅抱起。满脸的悠然自在。
  一旁薛晏月就忍不住,将架在她脖子边的剑,很唬人地往前一横:“你在放什么屁!”
  秦王与鲁王亦惊讶。
  她从前待江寒衣什么模样,众人皆是见过的,骤然如此这般,一时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只有她自己,闲闲扬起下巴,望着座上之人。
  “萧太师深谋远虑,算无遗策,不论是今朝还是来日,总是要将我们有一个算一个,都铲除了才能安心。在座各位,哪怕向你低了头,盖了印,又岂能幸免。”
  她在其余两王发白的脸色里,微微一笑:“我就算为了江寒衣,今日与你沆瀣一气,又能保他苟活多久?本王向来不屑于做这等温水煮青蛙的事。还不如一起给个痛快,也算同年同月同日死,岂不也是风流美事一桩?”
  “所以,这印本王不盖。想要我怎么死,你看着来。”
  她话音轻轻巧巧,却掷地有声。
  旁人瞧她的眼光,惊愕里便更掺了许多复杂神色,似乎多少有些佩服,又对她这般大胆行径,感到不可思议。
  萧玉书站在上首,面色极阴沉。
  “你方才也知,老身今日,没有要谁性命的打算,只盼诸位识时务罢了。你这是有心要与老身作对了?”
  “还不够明显吗?”
  “你真当我奈何不了你?”
  “岂敢岂敢,”姜长宁笑容可掬,“萧太师向来手段毒辣,先前已几次三番,想要送我下黄泉。今日本王不过是,与你行个方便。”
  她双臂一展,磊落坦荡:“太师,请吧。”
  身旁众人看她的模样,便更惊骇,几乎疑心她已经到了失心疯的地步。
  越冬终究是忍不住,不顾羽林卫以剑指着她,急声喊:“殿下,切不可以性命开玩笑,不妨就服一个软吧!”
  她不理,只我行我素,坐在原位饮茶。
  浅浅一盏茶,很快就见了底,她将茶盏往桌沿推推,举目四顾,似乎想寻一个下人来添茶。然而四周羽林卫站得里三层外三层,宫女侍人皆吓得躲在墙角,如筛糠般发抖。
  她寻不见人,只能抬头望向薛晏月,口气真诚,带着几分歉意:“薛将军,劳驾了。”
  “你!”薛晏月气得脸色铁青,将剑一扬,“我看你果真是在找死!”
  被萧玉书阻住了。
  她目中沉沉,如崖上阴鸷俯视的鹰:“齐王若想要血溅大殿,使众人目睹,让老身受朝野上下指摘,那便是错了主意了。怎么说,您也是亲王,即便老身有心成全你,总也要顾及你的颜面。”
  她沉吟片刻:“宫中的御河,齐王还喜欢吗?”
  姜长宁没有答她,也不用答。
  她只向薛晏月点了点头:“御河边有宫中的道观,陛下如今重病见危,齐王心焦不已,愿往观中替陛下祈福。夜深难行,你送送齐王,若有什么闪失,便不好了。”
  最末一句,咬得格外清晰。
  后者听得此言,正合意,即刻拱手道:“请太师放心,末将明白。”
  便将姜长宁一扯,几乎是将她从椅子上生拽了起来,又推向大殿外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