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没有没有,不关熠哥哥的事,是我想起一些别的事情,才会如此失态。”宁玉瑶连忙解释道,就怕秀灵姐姐会责罚秦熠,毕竟小时候秀灵姐姐教训秦熠从毫不手软。
  “没有就好。”秦秀灵看着宁玉瑶如同儿时那般护着秦熠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她并不打算留在这里妨碍他们,转头看向秦熠,说道:“我去演武场了,再敢胡闹,仔细你的皮!”
  “秀灵姐姐慢走。”宁玉瑶红着脸跟秦秀灵道别。
  “知道了阿姐,”秦熠赶紧保证道,他拿过宁玉瑶手中的剑,带着宁玉瑶往军营外走去,边走边说:“这玩意怪沉的,我拿着,待会儿我去折根树枝,你拿树枝打我……”
  秦秀灵听着渐渐远去的声音失笑。方才她在旁边看了许久,自然明白明安郡主为何掉泪。她欣慰地想,傻人有傻福,这傻小子还真是好福气。
  *
  虽说此次是奉旨跟随沈大人出行,但承武帝坚决不允许太子和明安郡主离开定州,他担心万一北穆狗急跳墙,强攻安碧城,这两个孩子任何一人有个三长两短都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于是,他们抵达定州休整几日后,宁璟瑞便率队保护沈大人前往安碧城和谈,而太子和宁玉瑶的安危则全权交由定北军负责。
  转眼便到了八月末,定州的天气逐渐转凉。
  好在出来前准备周全,光是宁玉瑶一人的衣物就装了三辆马车,四季衣物一应俱全,各类生活用品亦是应有尽有,她的日子过得还算舒适。只是定州气候干燥且风沙大,这让自幼在雁京长大的她有些难以适应,喉咙时常感到干哑。
  这可把秦熠急坏了,这些天他到处打听,跑遍了定州城的大街小巷,绞尽脑汁在外头寻找一些润燥之物,就怕明安受一丁点儿委屈。
  “明安,”秦熠趴在宁玉瑶院子的墙头上,将手中的一包东西扔给青黛,“去洗洗切给郡主吃。”
  “这是什么?”宁玉瑶看他神神秘秘的,不由得心生好奇。
  秦熠跳下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笑着说道:“没什么,只是一些定州特产的梨子。这梨子直接吃清甜可口,还可以用冰糖一起蒸了,不但美味还很润燥。”
  “辛苦你了,熠哥哥。”据宁玉瑶这些天的观察,定州地处偏远,新鲜蔬果极为稀缺,就算是太子那里也供应不上来,这一包梨子想必费了熠哥哥不少功夫。
  “这有什么,”秦熠一脸轻松地说,“你先吃着,等过几日北穆服软了,我们就可以回去了。”
  说起和谈,宁玉瑶不禁有些想念兄长了,“也不知道安碧城那边谈得怎么样了。”
  第53章 变故
  安碧城中,气氛凝重,文攸礼满脸木然地坐在和谈桌后,身形显得有些佝偻。
  沈彦成看着面前明显苍老了许多的文攸礼,心中不禁感慨。想当年,文攸礼也曾意气风发,如今却落得这般境地。然而,这感慨之中却没有半分同情。
  “文丞相,不知您考虑得如何?”沈彦成依旧和气地问,面上挂着和善的笑容,看起来很好说话的样子。
  但文攸礼紧盯着面前大宸拟定的条约,只觉得沈彦成此人面目可憎。
  他不明白北穆究竟是如何走到如今这一步的。一直以来被北穆视作“粮仓”,任由他们劫掠的大宸,不但开始奋然反击,还狠狠从北穆身上撕下了一块肉来。甚至,连他们的王都沦为了大宸的阶下囚。
  此时的北穆群龙无首,乱作一团。王后非但没有一丝赎回王的意向,反而欲联合母族推举新王。而其他部族自然也都各怀鬼胎,想要让自己的族人上位。
  好在王在位多年,并非毫无建树,仍有诸多部族忠心于王。正是靠着这些忠心耿耿的部族,才能与那些居心叵测的部族分庭抗争,使得推举新王之事一直僵持不下。
  “文丞相?”沈彦成见文攸礼一直不说话,轻声提醒道,“你有何想法,可以提出来商讨商讨。”
  虽然,大宸也不一定会听。
  文攸礼缓缓回过神来,他自然也能领会沈彦成的言外之意,强打起精神说:“八座城池不可能,四座城池是我们的底线。”
  沈彦成笑而不语,坐在一旁的秦柏嗤笑一声:“别忘了这些城池现在皆由大宸把守,你们有什么资格拒绝,有本事你们就打回去。”
  文攸礼不愧是个久经世故的老狐狸,即便被秦柏这般奚落,脸色也毫无变化,只是淡淡地说:“我们现在打不了,不代表日后也没办法。”
  “行,老子等你来,希望你活着的时候还能见到这些城池回归北穆。”秦柏满怀恶意地开口。
  文攸礼没什么反应,依旧一脸冷漠。但他身后的北穆臣子可受不了这气,个个怒目圆睁,拍案而起,想要斥责秦柏的无礼。
  就在这一触即发之际,沈彦成适时开口:“天干物燥的,各位火气别这么大,万一走火可不好了。”
  北穆大臣听出了沈彦成轻声笑语中暗含的威胁,一个个面色涨红,却又只能憋屈地闭上嘴,纷纷将目光投向文攸礼,等他决断。
  和谈厅内鸦雀无声,文攸礼闭着眼,眉头紧蹙,许久之后,才缓缓吐出一口气,沉重地道:“我同意割让八座城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