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林昱橦那边沉吟片刻,最后说,给她送蝶蛹过去时,可以带一套玻璃房里那种恒温恒湿的小型观察箱给她。
  玻璃房里的设备都不便宜。
  简昕说:“那这样,观察箱算我借的,用完我再寄还给你!”
  林昱橦说:“可以。”
  “还有一件事......”
  简昕的电脑开着,显示屏的文档里存着一堆她自己从图书、杂志、网络平台和编辑账号里,整理出来的儿童读物投稿网站和邮箱。
  现在到投稿环节了,她遇见一个比较为难的问题——
  林昱橦很难联系到。
  不知道林昱橦有没有手机,就算有,在深山老林里也无法接电话。
  只能靠卫星电话。
  可是卫星电话放在一楼的接待室,一旦林昱橦离开小白楼,哪怕只是去玻璃房里,都可能因错过来电而功亏一篑。
  简昕想:
  像今天这种一打过去很快就被接起的情况,实属不易。
  失联才是常态。
  她可以等他回电,反正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编辑们可是都很忙的。
  尤其是一些有名的出版公司,投稿多到编辑都看不过来。
  万一对方有一点点合作意愿,打电话却联系不到人,可能这合作也就做罢了。
  很多投稿都用邮箱联系。
  简昕要过林昱橦的邮箱地址,试探着发了个多翻翻图鉴就能自己找到答案的小问题。
  问他,鲁教授的观察记录里,写过一种身体配色和“死侍”差不多的蝴蝶,是哪种?
  发完,等了足足一个星期。
  林昱橦回复简昕:麝凤蝶。
  邮箱肯定是行不通了的,还不如卫星电话呢。
  简昕带着些套话的目的:“林老师,你那边真的没有其他联系方式了么?只有打卫星电话才能联系到你?”
  林昱橦问:“卫星电话怎么了?”
  “没怎么......”
  简昕的手机放在桌面的手机支架里,开扬声器模式。
  她已经在收件地址里写了某收稿邮箱的地址,之前编辑过的投稿文案也粘贴过来,只差补充最末端的联系人信息。
  联系人:林昱橦(鲁教授的学生)
  电话号:_
  简昕把卫星电话的号码输上去,不死心地问林昱橦:“可是打卫星电话,如果你人没在小白楼怎么办,没有备用的联系方式么?”
  林昱橦那边是这样理解的:“你的意思是,需要一个随时随地能联系到我的方式?”
  第15章 电蛱蝶
  随时随地联系林昱橦.....
  简昕确实是这个意思,没多想,心里甚至腾起一丝惊喜:“你有这种联系方式?”
  不愧是林昱橦,竟然说:“没有。”
  简昕一筹莫展。
  不过,林昱橦报了一串数字给简昕,是他的手机号码,说如果他人没在小白楼这边,可以试着打他的手机联系。
  林昱橦居然还有手机?
  之前都没见过。
  简昕赶紧把号码记下来,不放心,又追问:“林老师,就是说,卫星电话接不到时,打手机号码确定能联系到你吧?”
  林昱橦还是说:“不确定,随机事件。”
  简昕听完,一口气憋在胸口。
  合着这号码要来也没什么用,白高兴了!
  金斑蝶在桌面的盒子里扑闪翅膀。
  简昕在盒子里放了些马利筋叶片,它把自己藏到叶片后面的背光地方,估计是准备睡了。
  挂断电话后,简昕修改了投稿文案后面的联系人内容。
  分别留下林昱橦的邮箱地址、卫星电话、手机号码。
  并且在下面用括号标注了几行字:
  因本人常年在的山区进行昆虫研究,没有信号和网络,收信息的时间可能会有延迟,收到后会尽快回复您。
  这样写完,简昕才放心些,开始按照自己整理的投稿渠道进行投稿。
  第一家回复很快。
  编辑竟然凌晨还没有休息,直接联系了简昕的邮箱地址,回复邮件里写着:
  “作者您好,我们不做科普类儿童图书。您可以试试改投其他家,祝您顺利。”
  简昕躺在床上看完了这份回复,忍着睡意从床上爬起来。
  她打开电脑,重新改投其他出版公司。
  再战!
  再睡醒,邮箱里躺着一封自动回复的邮件:
  “您好,您的投稿已收到。
  未过审稿件将不予回复,如一星期内未收到回复,视为退稿,可以另投。”
  之后几天,简昕没再收到邮件。
  一边忐忑,一边抱有一些希望:
  鲁教授的内容那么好,讲红黑配色的蝴蝶都会比喻说像“死侍”,幽默风趣,总会有人看到这些资料的价值。
  也许编辑已经按照邮件里写的联系方式,去找林昱橦了。
  简昕日日守着手机,却也没有接到林昱橦的电话。
  无论是顺路送金色的蝶蛹,还是被出版社联系出版事宜,都没有任何消息。
  天气果然如天气预报里说的那样,连续几天都是阴雨状态。
  这种天气里,毕业照也通知要延期拍摄。
  阴雨绵绵地过了一个星期后,简昕依然没有收到邮件,也没有接到林昱橦的电话。
  简昕只好认清被拒绝的现实,抱着电脑坐在斜风细雨的窗前,又试着投了新的出版渠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