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将士们的性命也不能有太多无谓的牺牲,就算是败退,本王也要让大宋将士有军人的骄傲。”
  洛璃看着他坚定的眼神,说不出只要你和杨家父子的小命儿能保住,其它不重要的话。亲身处于其境,才懂得为什么会有人义无反顾的抛头颅,洒热血的做英雄。
  :“报!……王爷,东路军粮路被截断,战败岐沟关,退守易州城又被辽军攻破,六万宋军溃散被辽军追杀围剿!曹彬带着几千兵马突围出来。攻打莫州的高怀德无奈退兵,东路军主帅耶律修哥率大军,从大宋境内直扑代州方向,辽国萧太后亲自率一路大军直奔蔚州城方向!”
  一向沉稳的云熠,声音里都是焦灼急切。
  秦王赵德芳“蹭”的站起身来,面色凝重冷肃,声音依然沉稳从容,:“速请杨业父子二人来府衙商议军情。”
  :“杨老将军已经来了,杨小将军属下也派人去通知了。”云熠声音也沉稳了下来。
  洛璃的心“扑通扑通”的跳着,她只知道东路军会大败,却不记得详细的情况。如今看来,败的可真够惨的,宋军占据上风的局势瞬间转换,情况危急!
  【我靠!历史会不会按照本来的剧情重演?杨业丧命陈家谷的命运,能不能逆天扭转?】
  洛璃心里慌恐,对着秦王赵德芳的背影急切的喊了一声,:“赵德芳,注意陈家谷!”
  秦王赵德芳脚步一顿,转身看着洛璃,郑重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离去,脚步迅疾却坚定从容。
  秦王来到书房时,杨延昭也到了。
  父子二人起身见礼,秦王摆手说道,:“不必多礼,说正事吧!”
  :“王爷,东路军大败岐沟关,西路军后路堪危,耶律修哥从易州直取代州,若是潘元帅顶不住,雁门关被敌军夺取,我们就成了瓮中之鳖了。要不要赶紧退兵雁门关?”杨延昭有些急切。
  杨业沉稳的说道:“耶律修哥就算从易州直取代州,这一路上也会遭遇我军的顽强抵抗,时间还有,就算退兵雁门关,也能做到从容不迫。况且,皇上的圣意如何,还需要等等。”
  杨业有些顾虑,圣旨频传连连催战,落个违抗圣旨不战而退的罪名,朝廷上那帮文臣能用唾沫星子把人淹死。况且,还有监军王侁在朔州盯着。
  秦王赵德芳神色依然淡定从容,:“这场北伐战争必定是无果而终了。东路军大败岐沟关,形势比我们预料的还坏。若是等到撤退的圣旨来,局势不知道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我们还是早做打算,早点儿行动。
  云,应,寰,朔四州的汉人百姓多达三十万,这几十年在异族统治下过着人不如狗的日子。本王打算着,将这些汉人百姓们迁移到大宋境内,向皇上秉请此事的奏折由杨老将军来写。
  老将军你和延昭你立刻采取撤退行动,着手将云州和应州的汉人百姓往雁门关内迁移。”
  :“那您呢?”杨延昭插嘴问道。
  :“本王么?就带着两千墨云骑精兵留在这里,和辽军打游击战,掩护你们带着百姓撤退。”
  :“王爷,不可!还是我们父子二人留下抵御辽军,您带着百姓撤退转移。”杨业开口反对。
  秦王赵德芳淡淡一笑,:“你们提前撤了还好交代,若是本王提前撤了,皇上定会治罪。
  况且,若是留在敌后和辽军打游击战,本王的两千墨云骑精兵更能胜任。”
  杨业心情沉重,秦王殿下说得对,若是他带着墨云骑提前撤退,皇上正愁找不到借口,一个抗旨不遵加上畏战而逃的罪名,定会扣到他头上。
  :“王爷,我父亲带两万前锋军保护百姓们撤退,末将带着三千火山军骑兵精锐留下,和王爷的墨云骑一起阻击辽军。”
  :“如此可行!王爷,您的墨云骑和延昭的火山军骑兵都是轻甲骑兵精锐,两支骑兵可以互相呼应,互相支援。”
  :“王爷,末将的伤已经好了,上马杀敌毫无问题,就这样决定吧!”见秦王沉吟不语,杨延昭急切的站了起来。
  秦王微微一笑:“好!延昭,咱们两支骑兵精锐,就在敌国境内给它闹个翻天覆地。”
  杨延昭热血沸腾,豪气干云,:“好!末将就和王爷一起并肩杀的敌军胆寒。”……………………
  秦王赵德芳将一封用葱汁液写好的密信递给了云熠,:“派人速将此信送去蜀地,交给司马青云和云飞,北伐战争大势已去,不用顾忌什么了。本王命他们立刻行动,将川蜀纳入囊中后,让云飞带领五千飞云骑精锐出剑门关,奔秦风路袭取兰州,从侧翼威慑住蠢蠢欲动的党项人。”
  王爷终于动手了,云熠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遵命!”
  第228章 撤军圣旨
  燕云十六州已经被异族统治了六十多年,祖辈生活在这里的汉人百姓,却没有多少故土难离的悲伤不舍。
  身为最低等的贱民,他们受够了剥削和凌辱摧残。听说宋军要带着他们迁移到由汉人统治的大宋,除了少部分人不肯去的逃走了外,纷纷扶老携幼,带着对于未来的期盼憧憬加入了移民队伍。
  将这么多百姓迁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弱病残拖累着行军速度,要有粮食保障他们不会饿死。带着一万多将士护送云州八万多百姓们迁移的杨业,可谓是掸心竭虑,费劲了心思。
  连动员带行动,五天时间才到了应州,歇整两日,动员应州的汉人百姓南迁,移民队伍增加到了十三万多人,慢慢腾腾的往寰州移动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