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这一回除了送礼的队伍,阿兰一行人也会一道前往雍州,去那遥远而繁荣的中原腹地开始一段崭新的人生。
贺兰定拍拍可单鹰的臂膀,轻声道,“辛苦了。”才跟着自己在外奔波小半年,又要再度启程了。
可单鹰憨笑着,只一个劲儿得说不辛苦,“和前几年比,这点子苦算什么啊。”大家都不怕苦不怕累,怕得是付出一腔心血后依旧一无所有。
贺兰定又看向阿兰,将近一年的学习培训生涯,让她看上去从容许多。往日的那种紧绷、焦灼,甚至是癫狂,终于消失无踪。
“看起来还不错。”贺兰定笑了,“祝您鹏程万里,达成所愿。”
阿兰点头,“必不负所托。”
“黑塔和陆木那边我会照应。”贺兰定承诺,“等陆木再长大些,明年天气暖和了,我送他们随商队去雍州见你。”
提起心中记挂,阿兰淡然的神色有所波动,一双眸子染上了水光,却硬生生忍住不肯落了,只哽咽道,“一切都托付大郎了。”
长长的车队使出怀朔沧桑古朴的城墙,承载着希望之火从一个荒野走向另一个荒野。
第一百四十一章
所有人都很忙。
可单鹰去雍州送礼。
阿史那熊塔去了东北找煤矿。
阿史那虎头在东荆州卖羊毛。
阿鹤每天都蹲在联盟盯出货。
阿昭温度计制作成功后, 全身心扑在了小鸡孵化事业上。
阿暄依旧野得不见人影,不是去草原跑马,就是进山打猎。
一时间, 贺兰定竟有一种孤家寡人的寂寥之感。
不!这明明才该是大老板应有的闲适生活!
然而, 才在床上闲躺了小半日, 贺兰定就呆不住了, 一个“垂死梦中惊坐起”: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研发到了一半, 威力不足,有待改进。
说好要扩建怀朔镇,水泥还没有捣鼓出来。
还有士兵训练, 虽然交给了阿翁, 可是自己也不能做甩手掌柜。怎么说也该提出一些可行有效的改进建议才行。
——事实证明, 自己就是没有大老板的命啊!根本没得停下脚步稍稍休息。
工作使我快乐!
找到人生意义的贺兰定一个翻身起床,套上厚袄子,搓搓手,准备开工。
书房中火盆燃起, 丝丝缕缕的暖气驱散着屋中的寒冷。贺兰定决定奋发图强。
结果在桌案前才刚刚坐下,便有人来报, 说郑夫子和崔小郎君求见。
“为什么要加个小字?”崔真不满。他不明白, 为什么贺兰家的人都喜欢唤自己“小郎君”,显得很.....很傻气。
郑令修瞧了眼絮叨叨的崔真没回他,表情不言而喻:你自己看自己值不值当个“小”字,幼稚要命,过来给郎主汇报个事情还要拉着自己一起。
崔真:为什么阿媛没有开口, 但是我好像听到了她的嫌弃?
两人拌着嘴, 同步跨进了贺兰定的书房。
“你们两个怎么一道来了?”贺兰定心中好奇。
郑令修捅捅崔真, 让他自己去说。
“嘶。”崔真倒吸一口凉气, 揉揉被郑令修戳到的地方,小声道,“令修你轻点。”
郑令修翻了个白眼,嘀咕道,“你是纸糊的不成?”
贺兰定饶有趣味地看着两人的互动,也不吱声打断,像是在看一场欢喜冤家的古偶剧。
“贺兰首领?”崔真察觉到贺兰定诡异的目光,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胡人怎么笑得像我家姨母?!
“嗯?”贺兰定回神,一副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你们两个都坐,慢慢说。”
崔真是来谈生意的,他想从怀朔这边买一批羊绒制品送回东清河老家,放在家里铺子售卖。
“羊绒的手感很好,软绵、顺滑,光感不输丝绢。”以前的羊毛制品就算搞出再多花样,但是总归手感粗糙,少了几分精致,难登大雅之堂。
但是今年贺兰家刚刚推出的新品,什么羊绒披肩、羊绒长袍,不仅外形风流潇洒,而且质感非常好,甚至在阳光下有一种水波纹样的光感。
“你还做生意呢?”贺兰定吃惊,他还以为如崔真这样的世家子弟都是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呢。
崔真无语,“世家也是要吃饭穿衣的啊。”更不要说崔真所在的还是崔家的旁支,想要维持体面的生活更不容易。
在怀朔镇呆了大半年,崔真逐渐习惯了北地的生活,喝惯奶茶,吃惯羊肉。
同时还发现不少赚钱的商机——怀朔的羊毛制品实在是太便宜了!将货物运到东清河,价格能翻了四五倍,运到洛阳可做十倍价!
“除了羊绒制品,我还想买些红糖。”崔真还是有眼光了,一下子就看中了贺兰家最热火的两件商品。
贺兰定实话实话,“你要的这两样东西都很难生产,数量不多。”
刘记商行去年就预订了羊绒制品,大货都出给了他们。至于红糖,贺兰定的手里其实存货不少。只不过他故意控制着出货量,每天在贺兰食肆只放出十斤的量,还每个人限购。
看着抿着嘴的崔真,贺兰定心道,这可是族里的宝贵人才,亏待谁也不能亏待夫子啊。
“一百斤红糖。”这是贺兰定的诚意。
崔真眼睛微睁,心里吃惊,他没想到贺兰定竟然给了他这么多的货——贺兰定难道不知道糖的珍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