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他走了回来将草环轻轻戴在了季离的头上,“能防晒。”
季离的小脸完全湮没在柳树叶下,头顶炙热的阳光被草环遮挡住了,算是一个天然的帽子。
季离心里暖的很,感动于他的贴心,红着耳朵尖挎了挎胳膊里的篮子:“那我回去了。”
陆景山看着他走了好大一截儿,直到身影消失在拐角处,才眼里满是笑意的转身回晒场上去。
下午时,云春丽用今年的新麦子磨了半盆子新面回来,笑盈盈的端给季离说道:“下午揉成面团晚上蒸包子吃,咱们也尝尝今年的新面。”
季离哎了一声,端过盆子回厨房里,用水将面揉开,最后盖上布子,只等着醒好面团晚上就可以蒸包子吃了。
“干娘,那我去村头的李屠户家里割些肉回来,晚上好蒸包子。”
云春丽在拌麦麸准备喂鸡,闻言点了点头,声音从鸡舍里面飘了出来:“你去罢,待会儿我去割猪草就是,快去快回。”
季离回道:“知道了。”说完便推开院门出去了。
没走几步就碰上了前来寻他的陆景梨,“正说要去找你呢,季离哥哥,你这是要去哪儿”
季离笑道:“去李屠户家割些肉,晚上蒸包子吃。”
梨哥儿乐道:“正巧我家今晚也要擀面做肉沫刀削面吃呢,一起去。”
两人结伴一起朝村口走,梨哥儿兴奋的笑道:“今年虽然是下了雨,但地里的收成也不错,我娘说今年口粮富足,冬天能吃不少顿饺子呢。”
季离放心道:“那便好,过年我给你包笋干馅儿的饺子。”
“笋干馅儿的听着就很好吃!”
“我娘教我的,等冬天挖了冬笋便能做了。”
“迫不及待想猫冬了呢!”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就从村里的巷道穿过,快到转角时,一户人家大门紧闭,黑色的木板上一只门口锁都掉了下来,门上更是连对联都没有贴。
“季离哥哥,这就是俏哥儿的家。”陆景梨拉住季离,低声说道。
季离转头瞥眼看去,只见院墙的墙根边上长了些许杂草,邻里的人家墙根都是干干净净的,倒显得俏哥儿家有些懒活,杂草都生出这许多来。
“原来俏哥儿的家在这里。”
陆景梨叹了一下气:“有几天没看到俏哥儿了,上次他还来帮我家捆麦子了呢。”
季离思虑道:“是有几天了,估摸着是王玉花知道了,不让他出来罢,也不知道他上次回家有没有被责骂。”
陆景梨也有些担心:“他人挺好的,还帮了我家忙,我也很喜欢他的,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同他一起玩耍。”
季离想了想:“那我晚上蒸了包子,送几个过来,看看他如何了。”
季离眼睛亮了起来,哎,这行。
晚上,季离将买回的猪肉细细剁碎后,加入酱油,花椒面,盐后一起搅拌,放到盆里慢慢腌味,转身去了菜园子里,搭好的竹架上挂了许多嫩绿的长角,季离用指甲细细一掐,便留下了一个月牙形状的印子,流出些汁水出来,真是实打实的嫩。
摘了一些后,回到厨房用清水洗净,再切成小短节,然后剁成颗粒般大小,倒进腌好的肉沫里一起搅拌,最后搁上一点香油,撒上半碗小葱姜末,香味便出来了。
下午醒的面团已经发了酵,季离将面团撕成一小块一小块之后,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面皮,最后包上搅好的肉馅。
他的手巧,手指翻飞间一个个带着褶皱的包子就已经包好了,拿来屉笼,放入包子之前,季离还要在底下垫上一层松针,就是松树的叶子,这样蒸出来的包子带着一股说不出来的香味儿,好吃极了。
待锅里的水烧开已经有蒸汽冒出来的时候,陆景山挑着箩蔸回来了,云春丽正坐在屋檐下给他纳鞋垫,见儿子回来了,连忙进堂屋里给他倒了一碗水出来。
“做了啥饭,怎这么香”陆景山喝水前问道。
云春丽朝厨房里瞧了眼,笑道:“季哥儿今晚蒸包子呢,我刚刚在檐下坐着,可没少把我香迷糊。”
陆景山笑了笑,将碗还给自家娘:“他的手艺是顶好的。”
云春丽怨怪的瞪了儿子一眼,声音压低了些:“你个莽子知道还不抓点紧,你知道我心里有多着急吗!若是方圆村里有人寻上门来,保教你后悔都来不及!”
陆景山沉沉道:“娘,我知道了,只是我心里揣摩着考过了官府校验后,再向季哥儿提,如今我怕是委屈了他。”
知道自家儿子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云春丽也稍微放下心来,“你有主意就行,可一定要好好考,待你入了匠籍,也算是配得上季哥儿了。”
陆景山嗯了一声。
季离擦着手从厨房出来叫两人吃饭了,一家人在堂屋里摆了桌子,桌上盘子里堆着几层的包子,皮薄馅儿厚,里面的红油就差没有淌出来,染红了半个包子皮。
陆景山拿起一个,一咬就爆出汁水来,嫩豆角和的肉馅鲜的让人掉了舌头,他两口就吃掉一个,“好吃!季哥儿你的手艺可以去开包子铺了。”
季离笑的眉眼弯起,小口咬着包子,“那下次再磨些新面,我再给你们摊烙饼!”
一家人乐滋滋的吃了一顿晚饭。
待到饭后,陆景梨端了一碗刀削卤子面来,季离用篮子装了五六个包子,两人一道出了门,打算去俏哥儿家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