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张大夫在院子里正饮着草看医术,悠闲的很,就见一群村里人气势荡荡的来寻他,一时也有些惊惧,莫不是出了疫!
  张四率先推了门,对张大夫恭敬道:“扰张大夫了。”
  方圆十里张大夫医术了得,哪家头疼脑热的不来这里寻药看病,因此村里谁都不敢在张大夫面前造次,都得恭恭敬敬的。
  张大夫慢腾腾放下茶杯,询问张四道:“你们这大群人急匆匆来我这,莫不是出了事”
  另一名汉子抢着答话:“嗨,也无事,就是有件事得请教下张大夫你,那地里的蕨根可是味药材”
  张大夫点了点头,“倒是味好药材,可清热,利湿。治黄疸,泻痢腹痛,湿疹。”
  众村民的眼睛瞬间亮了,怪不得这姓陆的一家捣鼓这玩意儿呢,众人纷纷跃跃欲试,准备去田间地头抢蕨根。
  还是张四清醒,又多问了一句:“那这价钱是怎么个收法”
  张大夫提起茶壶斟茶:“这药材乡野遍地是,也不是个值钱的东西,若是晒干了,两文一斤。”
  刚刚还想着去挖蕨根的人瞬间就焉儿了,先不说这蕨根挖起来费时费力,居然还得费功夫晒干,就这才卖两文钱一斤,这功夫去地里种种庄稼也比这来的快。”
  听见这东西没什么油水赚头,人也就散了,随这陆家人去挖吧,他们是不屑于这点钱的。
  这边季离一家人是干的热火朝天,陆景洪和大伯挖了几大筐子的蕨根回来,由季离和梨哥儿从田头运回来后,邵氏和云春丽清洗干净,最后由陆景山和陆景风捣碎,最后掺入水倒在缸里沉淀。
  等忙碌完已是巳时,众人都腰酸背疼,好歹是将这蕨根做了出来,盛了三大缸子。
  季离笑道:“大家辛苦了,接下来就只等着明日取出浆水晒干成粉就好了。”
  陆景洪摆了摆手:“也算不作辛苦,比起扛沙包重货这完全是比不上的,若是真像季哥儿你说的那般赚钱快,那再辛苦,我们心里也是高兴的。”
  季离笑了笑:“放心吧,景洪哥,一定会好卖的。”
  天实在是不早了,云春丽招呼大家快各自回家休息:“明儿还有事儿呢,大家还是早点睡了罢。”
  众人忙碌了一日,已是疲惫,遂各自离开了。
  陆景山还站在院子里,他叫住季离说道:“明儿若是要换缸里的水,便叫我。”
  季离感激他的细心,想着三大缸子的水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于是点头答应了。
  “那就劳烦景山哥了。”
  陆景山笑了下,道了句:“早些睡。”便回房了。
  蕨根粉沉淀了一晚上,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底,季离早上起来看了看,觉着已经可以清洗了。
  陆景山起的早,穿着件短褂就来帮季离,他在井里打了几桶水将缸里的水澄清了三遍,季离估摸着粉质已经纯了,便用瓢将浆糊舀了起来摊到竹匾晾晒。
  “估摸着这次能出二十斤的粉呢。”季离高兴道。
  陆景山看见他一脸高兴,忍不住心里也乐了,笑道:“瞧你这小财迷。”
  太阳足够烈,晒了一天,竹匾上的蕨根粉就已经干透,季离用筛子将粉筛了一遍,确保已经筛掉杂质,粉质变的细腻后便舀入罐子里。
  “若是我一人去镇上卖怕是应付不过来的,得叫上梨哥儿。”季离思肘着。
  陆景山点头:“再叫上我娘和大伯娘吧,她们不嫌麻烦,也能互相帮衬。”
  赶集的那日,陆家的人就出发了。
  赶在天亮之前就到了镇子上,今日来的早能选一个好摊位,在集市的最前边,背靠着镇上有名的酒楼天香楼。
  众人起得早来不及吃早饭,陆景山去面摊上要了五碗面,云春丽心疼钱,特地叮嘱要的素面,三文钱一碗,总共花了十五文。
  就这也让拮据惯了的邵氏心疼不已,念叨道:“钱还未赚,倒是先花了十五文出去。”
  季离笑眯着道:“大伯娘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若是等会儿生意好了,却饿的头脑发昏,那怎么做好买卖。”
  听他一说,邵氏也想开了,拿起筷子道:“季哥儿说的好,那咱们可吃饱了,待会儿使劲儿卖货!”
  季离看了看旁边的陆景梨正埋头吃的香,转头看了眼碗已经空了一大半的陆景山,抿了抿唇,有些不好意思道:“景山哥,我能给些给你么,有点多。”
  他早上历来吃的少,现下这斗碗大的面怕是真塞不下去。
  陆景山呼噜着面条,瞧了瞧他几乎还是满的面碗,十分不嫌弃道:“先吃,你若是吃不下,剩着给我就好。”
  季离有些脸发窘,“我吃剩的怕是…”
  陆景山却丝毫未在意,抹了抹嘴,“无事,吃不坏人的。”
  待季离吃饱后,红着耳朵尖将碗递给了陆景山,陆景山看也不看,直接埋头吃了,不出一会儿,季离所剩的大半碗饭也进了陆景山的肚子。
  第15章
  填饱了肚子,天也大亮了,集市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不多时便有前两天买过蕨粑的雇主上门。
  “给我拿两个蕨粑吃,顺便称上二两蕨根粉,回家炒菜吃。”
  邵氏一听连忙利索的给顾主称蕨根粉,这次出来他们提前分了工,邵氏与云春丽两人负责替顾主称粉,季离复杂煎蕨粑,梨哥儿则负责替蕨粑刷辣子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