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事情到底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又经一番口舌后,东凉人才说出真正目的,就是让能力挽狂澜的李顾——死!让齐军的精神支柱崩塌!
“事到如今你又何必把自己当齐人?你杀了李顾,伪签降书,令齐军退出阙州!齐国不死人,我们得了地,两全其美!”
“难道你有多爱齐国,又是什么正人君子?就你在齐国做的那些事,手上不知沾了多少无辜人的血!你这样的人到哪个国家不是人人喊打?给你机会立功,成为东凉的功臣,受万人敬仰,是抬举你了。”
“可别再假惺惺了,不过是想抬高价码,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再装下去就显得假了,他一副被戳穿了的模样,低声下气道:“我尽力,尽力……”紧接补了一个条件,“招降不给好处,既没诚意又没利益,傻子都不会认降。这样,贵国以与义军解约作为条件,献上金作吾人头,如何?”
第123章 最后一面(5)
“哈哈哈哈……你心里有小算盘!”将领点破了他,倒是爽快地答应下来,“只要事成,这都是小事。”
他:“你们立字据!”
“好!”
将领正拟着字据,一名士兵进来,伏在他们耳边小声汇报,然后退出。他装做漠不关心地喝茶,将领倒是不防地说义军有一千人出逃,金作吾正候在外边请罪。
“我就知道这些人靠不住。”他冷讽,好心提醒,“金作吾的作风毫无原则,将军要多留心。”
将领将写好的字据交给他,道:“明白。我安排马车送你回去。”
他:“不用,我自己回去更妥当。”
“那么,静候佳音。”
他出了帐子,给了金作吾一个宣誓胜利的眼神后扬长而去。他记得金作吾当时的表情是一种虚伪又真诚的尊敬,非常值得咀嚼。
他回到齐营,又被樊慎捆住,押到李顾跟前。樊慎冷嘲热讽道:“你好有出息,几日不见,竟成为东凉的贵人了!”
樊慎的厌恶毫不掩饰,是真的不知道李顾和他的计谋。
他解释道:“哪里!我就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出卖大齐!他们将我掳去,还要杀我,我绞尽脑汁才说服他们放我带信回来。”
李顾令众人出去,掩实了房门,道:“仔细说来。”
他一五一十汇报完毕。李顾长叹一声:“如我所料。不过没想到你会离间他们,做得很好。”
他:“东凉人实在猖狂,绝不能应了他们。将军,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李顾:“再拖四五天,晾他们一晾。”
他:“之后呢?”
李顾:“到时候再说吧。”
李顾疲惫地摆了摆手,他不安地退了出去,立马被樊慎擒住关押。“你小子甭耍滑头,给我老实一点!”
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八字跟樊慎相冲了,总是不对付。
第五天,李顾下了一道命令:退出阙州。
三军哗然,当即有将领站出来坚决反对。李顾一直没有露面,便有人猜想李顾已经病倒不起。
军心躁动,樊慎出面安抚:“以退为进,战术也!要是人人都猜到大将军的计谋,岂不人人都能当大将军!”
一番吃力地解释后,众将士才勉强服从命令撤兵,没有第三人知道这一举动的背后,他们正在失去阙州。
半月后,三军抵达棠州,他终于忍不住,趁看守的人不注意,潜入李顾的帐包。
李顾一动不动地趴在桌上,旁边洒了的汤药流满一地,撞到的烛火燃烧着地上的草席,正往四处蔓延。这一幕触目惊心!
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立马冲上去,扶起李顾。“将军!”
李顾从沉梦中醒来,第一句话就是安抚他:“你来了。人老了总是嗜睡,吓到你了,我没事。”
虚惊一场,他松了口气,把火踩灭:“将军保重身子要紧,大齐不能没有您。”
“不中用了。最近身子是江河直下,我时日不多了。”李顾伸手向一旁堆积的书信,“你来得正是时候,趁我还清醒把一件事了了,给我拿招降书来。”
“将军别这样说。”他见过老死的人,临终前确实是这副模样,或许这就是李顾不愿面见三军的原因。他将招降书展开在李顾身前:“将军真要签降?”
“嗯。”李顾颤抖地执起笔签了字,道,“你把降书收好,坐到我身后来,不要做声,不要动弹,切记。”
他照做后,李顾勉强打起了精神,坐直身子,传樊慎进来,吩咐道:“你宣布下去,我军认降,已退出阙州,现等东凉献上金作吾人头!”
“将军这是为什么!我不明白,我不执行!”樊慎绷不住了,因不敢对李顾发怒,而愤恨地看着他,好像他就是幕后黑手。“不战而降只会挫伤我军士气,让敌人以为我们好欺负!难道下一次他们要棠州,我们也双手奉上?我宁输不降!”
李顾咳了起来,樊慎上前要给李顾抚背,李顾抬手止住:“你不听我的命令就是要我死!”
李顾的语气很重,樊慎不敢说什么,瞪了他一眼,想他给李顾顺一顺,而他遵照李顾的叮嘱一动不动,樊慎便将满腔的怒火发向了他:“你是死人呐!”
他仍是“冷眼旁观”,担心自己一动而毁了李顾的计划。
李顾向樊慎喝道:“还不快去!”
樊慎暗暗骂了一句脏话,不服地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