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薛央、常野已在殿外等候多时。这些时日他们已查到一些眉目,特来回禀。
两人进殿行完礼,道:“请陛下下令,立马查封将军府、扣押李问。”
萧郁、萧遣对视一眼,道:“说清楚。”
薛央:“城关进出档案记录,三个月前,李府运入大批木柴,据说要在园中增盖阁楼,从那始,街坊称李府日日烧柴、焚香,如佛寺一般香云缭绕。臣几次暗中查探,发现香中还有松脂香、腊香、墨香,这些都是印刷用材。臣猜测,香火味是掩人耳目,实际李府内有大量印刷动作。”
常野:“又昨日将军府失火,三十人丧命,疑似毁尸灭迹。”
萧郁当即下令封锁将军府及扣押李问,又传工部的人,询问将军府失火情况。
工部官吏道:“照李府家丁说,起初无人警觉失火,因为府上每日烧柴煮木,以为寻常,所以直到火烧了整座大殿,才意识到唤人救火。火势迅猛,未及一刻,连片房屋都烧着了。此前将军府有大量购置烈酒、松脂、松柴。”
萧郁:“知道了,你们退下吧。”
众人退出后,萧郁问萧遣:“如果李问是兰陵笑笑死,如何处置。”
萧遣:“息事宁人。”
其一、李顾就是李问的免死金牌;其二、要定李问的罪,得先定江熙的罪,是死局。只能息事宁人。
萧郁冷笑:“你真的是好大度!”
萧遣:“如果李问是兰陵笑笑死,事情会复杂很多。臣要去李府查探,先行告退。”
萧郁:“等等,有一件事得提醒你,司天监那帮老家伙夜观星象,说京城将有大灾,灾自东北方来,就差点名楚王府了。你得注意。”白眼道,“江熙逍遥一日,前朝一日不得安宁。”
萧遣:“是。”
萧郁点头:“去吧。”
萧遣刚退出去两步,萧郁又叫道:“记得把鸡还给人家。”
萧遣:“是。”
出了宫门,萧遣吩咐冷安:“把三十只鸡的钱支给那小贩郎,叫他把书念好了再写诗。”
这一天天的,文笔好的文笔差的都在搞他。
第078章 时疫爆发(4)
“欢欢,怎么办,老父亲没脸见人了!”
这句话江熙已经对着咿呀学语的欢欢叨叨了两天,以至于欢欢一听都要吐奶。
“欢欢,不要不理父亲!为父就指着你还能说上话了。对,还有王霸。”说罢一把搂过王霸的脖子,问,“要不咱仨搬出去住?”
王府虽好,但今时已不同往日。他也是这两天才发现自己的脸皮其实没那么厚。
再串联起过去的一些事情,一细品,全变了味,寒毛竖起来后就再没躺下。
比如林规那三个老头都默认他与萧遣有染;
比如很早很早以前,李顾在世的时候,跟三个老头一起撮合他和白檀,恼得江涵大发雷霆;
比如太后一夜之间与他形同仇敌,莫名要离间他和萧遣;
比如萧郁看完《东宫往事》时,怒斥三个老头“为什么会泄露出去”!
……
越嚼越不对劲。
江熙把手蒙在欢欢的眼睛上,哄道:“嘘,睡觉睡觉。”
欢欢还真吃这套,合上眼就着,大概是听他叨这么久,烦了。
待欢欢睡去后,江熙从柜子里掏出那本《东宫往事》来。
自萧遣与他那样过后,这部“名著”更不忍直视。他捂着眼,留了指缝,忐忑地拜读完,鼻血也染红了半本纸,似喝了烈酒烧得慌。
书上写:先帝因此易储。
嘶!
当年萧郁登基,满朝骇然,八成反对。四位顾命大臣一同呈出先帝遗诏,与文武百官证实乃萧威临时秘召,亲自改立储君,皇后与皇子皆在,并无虚假。但未解释易储的原因,只是敷衍地说:萧遣自个不想继承大统。
百官将信将疑,除了一些压错宝的大臣心有不满,朝廷也未有大的惊变。毕竟萧遣、萧郁都是嫡子,相差一岁,虽然萧遣是人心所向,但萧郁本身也不赖。
而《东宫往事》则直指出萧遣被废的原因是滥宠于他,结合萧郁责怪林规等人泄露了什么,难不成这当真是当初先帝秘召的内容?
江熙头皮发麻,但愿这些只是他一厢情愿的猜想。
先帝驾崩后,萧遣颓了很长一段时间,不思国不思民不思社稷,连一日三餐都不思,要不是萧郁扛着,朝廷还能转开?萧遣当不上皇帝,明明是自己不争气!
一定是这样的。
什么侵蚀皇室、做败大齐,这样的锅他不背。
院门忽的被人一脚踹开。
江熙吓得一跳,慌慌张张地收了书,跳上床,蒙头在被子里假装睡觉,心里叫苦连天:求求了,别过来!千万别是……
如今闲人居院门紧闭,门口贴有标语:除奶娘,闲人勿进。
他实在不知该以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言去应对萧遣,甚至梦见萧遣都会流一身冷汗,眼下便蒸出一片闷热的湿气。
被子被人一下掀开,江熙下意识捂住了头。
“装什么死?给我起来!”
来的人是冷安,江熙暗舒了一口气。
冷安一把抓住江熙的胳膊拖到床边,又愤怒地推了江熙一下。
看冷安满脸写着“来者不善”,江熙正了正衣冠,拿出了一副主人的姿态,不客气道:“你没看到门外写着‘闲人勿进’吗,敲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