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第1011节

  很显然,《海边的曼彻斯特》,或者说这部电影还有这部电影拍摄期间发生的事情,阴差阳错的成了这个契机。
  电影里最悲伤的郝运,在戏外遇见了最幸福的事情。
  想要把那些“浪费”掉的属性消化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郝运这次摸到了一些门槛。
  不出意外的话,他停滞不前的演技又要有一个飞跃了。
  “老板你是真的牛逼,反正我觉得你比顺溜厉害,这样随便进进出出,我怀疑李学剑能不能做到。”
  韩岩真不是拍马屁。
  然而这个马屁一下子就拍在了郝运的心坎上。
  几年前说他会成为华夏三大千面影帝之人,估计都觉得他是开玩笑,实在痴人做梦。
  但是等到《海边曼彻斯特》上映了之后,估计就再也不会有人对他的演技进行质疑。
  “唉,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和李学剑合作吧。”
  李雪健以前是郝运最讨厌的人,恨不得把他从电视里揪出来攮死。
  尤其是看到他撅着屁股朝狗官跪拜的时候。
  入了这一行之后才知道人家真的有两把刷子。
  第961章 最怕同行衬托
  练习了几天,郝运逐渐的掌握住了这种进进出出的技巧。
  不仅进的愈发顺利,也进的更深!
  等到他觉得差不多了,终于开始拍最后几场比较重要的戏。
  一场是做梦梦到两个孩子,跟他说爸爸你看不到我们身上着火了吗?
  在梦境里看到两个孩子,肯定和火灾之前的表现不一样,但是又和清醒的时候也不一样,所以这里头的度就非常难以把握。
  围观的几个演员议论纷纷,各自发表着对这场戏的看法。
  但是有一点很容易达成共识。
  那就是非常不好演。
  很多人甚至都无法用言语描绘出这场戏应该怎么演。
  没有头绪,没有方向,只能一点点的去摸索。
  一个不好可能就是连续拍好几天都拍不过去。
  郝运虽然也没能做到一次就过,但是对这些同行们造成的冲击力,却不下于一次就过。
  因为拍了半天就拍出了演员们都觉得惊艳的效果。
  原来……
  这一段可以这么演!
  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演技了。
  等电影上映,肯定有人会扒出这一段来进行研究。
  不过,郝运的表演依旧是收敛着的。
  只是在细微之处进行雕琢,短短的几十秒钟,呈现出了一个半梦半醒中的人,会如何面对他的挚爱……和梦魇。
  好几处变幻,如果不是专业的演员可能都看不明白。
  “ok,这一段过了,休息一下吧,等下接着拍。”郝运躺在自己的椅子上,为了拍好这段戏也是累得不行。
  没办法,他想用这部电影去戛纳拿影帝,就必须要付出这么多。
  然后他还想着早点拍完回国,老婆孩子还在家里等着呢。
  为了能够加快拍摄进度,郝运越来越多的为弗莱迪·海默亲自示范。
  就跟周星星拍《功夫》一样。
  如果说《功夫》是周星星一个人演的,这种说法也不算错,因为他在片场经常给每一个演员示范该怎么演。
  有些演员在周星星的电影里表现的非常惊艳,可是出了周星星的电影,就显得黯淡无光,就是因为导演调教的不行。
  郝运调教弗莱迪·海默,前期是启蒙式的,就跟教小学生似的,一点点的给他拔高,现在到了更高的层次,就可以尝试换一种教学方式了。
  郝运在和律师的对戏中,同样也帮律师演了一遍。
  他自身就是法学出身,就算没混过职场,也能演出律师的那种感觉。
  但是这段戏最大的难度还是他自己。
  哥哥的律师为他宣读了哥哥的遗嘱,希望主角李能够成为儿子的监护人。
  然而主角李自然不愿意重新成为“父亲”。
  也正是在和律师的房间里,主角李回想起了他因为醉酒后的失误,让三个孩子命丧火海的往事。
  对于主角李而言,承担作为监护人父亲的责任,需要长住曼彻斯特,会不断戳痛他痛苦愧疚的内心,也意味着他要重新成为父亲。
  重新承担起父亲的责任,这对于他而言,无疑是更困难的事情。
  不过,郝运经历了这么多,和律师的这一段戏也没耽搁太久,最难拍的部分还是来到了他的面前。
  《海边的曼彻斯特》有两处最难拍的戏。
  一处是警察局夺枪自杀,一处是和前妻的对话。
  前两天拍的那场女儿说着火的戏,演的好不好,或者好到什么程度,其实都对电影没有太大影响。
  顶多就是专业人士把那一段截取出来进行分析。
  分析郝运多么牛逼。
  影迷们根本不关心,他们也看不懂。
  但是警局夺枪自杀和前妻对话这两场不一样,这两场会对影迷造成巨大的冲击。
  会成为击溃影迷心理防线的重头戏。
  上一场效果堪称惊艳,这一次肯定也不能拖后腿。
  这场戏郝运安排在他回到剧组一周后才开始拍,整个拍摄周期都已经进入后期了。
  十一月底的海边小镇,更特么的冷。
  整个小镇都如同空洞的画卷,混杂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没有一丁点儿的温度。
  “咱们需要先排练一下吗?”裴淳华刚来的时候,看到郝运满面笑容,还担心他在对戏的时候能不能进入状态,担心他这个主业为导演的兼职演员,有没有足够的实力演好李这个角色。
  现在早就没有任何的担心了。
  不,也不能说没有任何担心,她担心自己能不能演好这一段,担心自己会不会被郝运给秒杀了。
  可以被压,但是不能被秒杀。不然她不仅吃不到任何电影的红利,还会在大家讨论这部戏的时候被拉出来反复的鞭打。
  这一段本来可以成为经典的,就因为裴淳华演得不行……
  最怕的就是同行衬托。
  “我先给你讲讲戏,你要明白这场戏它是做什么用的……”
  每一场戏都有它的作用。
  那么,这场戏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一个平常的路口,前妻手推车里还有新生儿,他们就这样相遇了。
  一个已经走出,一个无法走出,一个想要道歉,另一个无法接受,一个主动想要交流,另一个被动只想赶快抽身。
  觉得这就是一次平常的偶遇对话,女主发泄了一通情绪就完了?
  其实不是。
  这场戏的目的在于借用前妻这个角色,代替观众向主角李发起最后一次试探。
  试探这个整部电影都消沉到极致的男人还能不能走出阴影。
  能不能不能修复情感上的创伤,能不能跟过去和解。
  毕竟,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前妻离婚又再婚生育,哥哥也去世了,似乎所有的人都已经走出了曾经的阴霾。
  主角李也该走出来了。
  再不走出来,整部电影都要结束了!
  当然,前妻不是在试探他,前妻是真的希望主角李能够走出来。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郝运接过假道士递过来的水喝了一口。
  难得是温的……
  温的?
  郝运观察了一下水的颜色和气味才松了口气。
  “明白!”裴淳华点点头。
  她在原地转着圈的一路小跑,用这种方式将自己放松下来。
  而郝运又去和曹楯聊这段戏的拍摄问题。
  曹楯拍这部电影简直不要太轻松,但是有些东西该呈现还是要呈现出来。
  郝运要求机位在调整过程中,要把墙角的竖线突出出来,两人之间以墙做出的切割,也寓意着主角李和过去无法和解。
  直到两人告别,这条线也始终那么显眼。
  所有的环节都做好了准备,郝运才站到他应该站的地方。
  快速的入戏,然后进一步的沉浸。
  如果郝运头顶上有个进度条,大概就会呈现出100%,200%……之类的字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