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第715节

  郝运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自己不出问题。
  排练主要就是走位、对口型,表情管理什么的。
  别出现拿反话筒、话筒掉了、打个喷嚏还继续在唱这一类的情况。
  郝运是前半段上场。
  他闭着眼睛在后台坐着,像是古代去给皇帝表演的戏子。
  当然,你说是去给皇上表演的大臣也行。
  假唱的前提下,反正都是演。
  快要轮到郝运的时候,主任助理来帮郝运检查了一下耳返什么的。
  郝运知道要轮到他上场了。
  他一个农村孩子,就算神经大条了一些,这个时候也难免激动。
  大狠人一般不出席类似的活动。
  春晚的话,也仅仅只有90年那一次有大狠人在0点出现。
  仅此一次。
  此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拜年多改为mv播放,既与民同乐,又不给演员压力。
  今天是全程坐在下边看啊。
  郝运缓缓的舒了一口气,抱着吉他走向了舞台中央。
  别看他脚步沉稳,表情平静,其实脑子里都快要打架了,因为他拍了不少的属性。
  体力属性、演技属性……
  唯独没拍唱功属性。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oh~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
  郝运早就把备播带、假唱,还有下边的大狠人全都抛之脑后。
  就和正常的表演一样。
  之前录带子的时候,他在演唱技巧上稍微进行了一点改良。
  唱得稍微有一点点激昂。
  反正郝运退场的时候,大狠人在鼓掌。
  郝运倒没有觉得是为自己鼓掌的,因为每一次的表演结束人家都会很给面子的轻轻鼓掌。
  回到后台,后背都湿漉漉的。
  他还不能走,后边还有。
  就是大合唱,大合影,郝运没有站到太中间的位置,距离大狠人有点远。
  后续……
  那肯定没有什么后续了,晚会结束了之后郝运就离开了现场。
  参与晚会的人,差不多都是筋疲力尽,也没有兴致组织什么聚会。
  回去之后没过几天,《跟踪》就在内地上映了。
  香江那边提前了几天上映,票房略显惨淡。
  即便是有点票房也是奔着安小曦去的。
  杜七锋的电影现在都没什么票房,更何况这次挂名的是游奈海。
  冲着安小曦去看的人,出了电影院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评价。
  一种表示电影还行。
  电影最大看点就是警匪之间的高智商对决。
  故事围绕警队中的狗仔队而展开,剧情节奏紧凑、自然流畅,而且还营造出了全程紧张刺激的氛围。
  顶多就是有点儿俗套,大家对这种题材不算太感兴趣。
  不过,安小曦在里头有突破性的表演。
  她演得这个角色有不少亮点,完全没有让人出戏的感觉。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声音对安小曦有不同的看法。
  他们认为安小曦和银河映像的风格格格不入。
  她的存在强势而又违和,破坏了杜七锋电影惯有的那种味道。
  从逻辑上讲,她作为一个狗仔也太漂亮了。
  根本就不符合逻辑。
  这样的人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会是引人瞩目的焦点,犯罪分子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个女孩已经在他视野里多次出现了。
  十九岁的小女孩啊!
  清纯靓丽,嫩得能掐出水的年纪。
  不管你是剪短头发,还是衣服不够时尚,都掩盖不住你那让人心动的颜值。
  还别说,这个观点真的很有道理。
  就连郝运也没办法违心的说安小曦已经融入银河映像的风格里头去了。
  她顶多在电影里不违和。
  然而,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在香江票房扑街的电影,内地上映后却爆发出了不小的潜力。
  第701章 这个小浪蹄子
  内地这边对安小曦出演这个角色,不仅不觉得违和,反而非常赞赏。
  就该安小曦来演!
  你找个平平无奇的小女生演女一号,谁特么花钱去看啊。
  如果说长得好看就不能干这一行,那杀手类电影先死一半,当杀手也是平平无奇的好,最好是打了照面都记不住的那种。
  保镖类电影再死三分之一,现实里的保镖和电影里的保镖完全不是一回事。
  膀大腰圆才是最好的保镖。
  有些甚至称得上是肉山,除了力气大,还能当肉盾。
  找瘦巴巴的帅哥当保镖,除非还有另外的任务,比如陪床。
  至于说风格……
  也没有那么高深莫测。
  暗蓝色调,错位式的拍摄手法,荒谬不合常理的故事,尖锐讽刺的黑色幽默,匪夷所思的视听效果……
  再带点人性和命运,就是所谓的“杜氏银河风格”。
  杜氏电影的观念和特征确实迎合了时下港人的现实态度和生活感。
  香江人痴迷杜氏风格。
  《暗花》《枪火》《放逐》等等都带有这类风格。
  杜氏影迷觉得安小曦融入不进去这种风格,还不如就找个工具人呢。
  但是内地大部分的观众都不知道杜氏风格是什么玩意。
  他们都只是冲着电影去的,只要电影好看他们就买账。
  安小曦的粉丝尤其觉得她在这部电影里的扮相出彩。
  短发出演,身上穿着一件灰扑扑的风衣,带着耳机,看着实在是太养眼了【注1】。
  原来我们曦曦还有这样的一面。
  和以前的很多角色都不一样,体现了另外一种飒爽的美。
  即便有少部分人觉得换个女主可能会更好,也不妨碍内地的影迷对《跟踪》大力推荐。
  第一天的票房就有三百多万,基本上都是因为安小曦去的。
  如果大家觉得失望,觉得被骗了,票房第二天可能就腰斩了。
  但是第二天票房却有五百多万。
  一来是因为周六,周末票房本来就更高,二来就是因为电影口碑一点也不差。
  首周票房过千万,总票房至少也会有两千多万。
  至少说明安小曦如果是大女主,电影质量不是特别拉垮,她还是能扛点票房的。
  如果单纯只是个配角花瓶,还指望她扛票房就有些强人锁男了。
  此时恰好是《斗牛》上映一个半月下画。
  《跟踪》和它正好接档。
  《斗牛》本来是一个月的档期,票房满一个月的时候,总票房有3700万。
  由于同档期没有特别好的电影,这部电影还有一定的上座率,按照院线的要求,片方又延了半个月。
  院线也要赚钱。
  电影在那播放,电费、场地、拷贝带、人工等等什么都是钱。
  与其排片给上座率低到吓人的片子,还不如给《斗牛》呢。
  续了半个月,票房勉强达到了4000万。
  成本800万,票房4000万,还有一百五十万美元的海外版权——也就是1140万人民币。
  其他的还有碟片、电视台等等收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