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第440节

  可他不知道的是,在她那一侧的孔明灯上,写着的是“在一起”。
  影院里有人在骂吴恙是笨蛋,郝运很庆幸进电影院不允许带鸡蛋,不然他这个吴恙的扮演者肯定会被人用鸡蛋招呼。
  很快,安然和吴恙迎来了他们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情人节。
  游玩中,安然表现出的模棱两可的态度让吴恙很彷徨。
  男主角想出了一个能够吸引女主角并且证明自己的方法——举办了一次全校搏击大赛,而正是这场比赛使得两人分道扬镳。
  吴恙觉得是勋章一样的伤口,在安然看来就是一种幼稚的自残表现。
  比赛结束后的雨夜,固执的两个人争吵,分开,痛哭流涕却都不肯回头。
  两个人的缘分自此结束,再无联系。
  安然站在大雨中,冲着吴恙的背影大喊:“笨蛋!大笨蛋!”的时候,神情里的伤心并不比后者少一分。
  这也是她在电影里最后一次绑马尾出镜。
  台下的观众无不觉得可惜,因为这样的事情分手真的很不值得,但那就是青春——懵懂、冲动、好胜。
  最后的那场婚礼,当初的一干基友悉数到场,来看自己女神与其真命天子的加冕典礼。
  如吴恙所说,他们的出席只是出于老同学的情分而非祝福:“如果你真的非常喜欢过一个女生,你就会知道,要真心祝福她永远幸福快乐,这个是不可能的事!”
  可就在安然面带羞涩地出场的那刻,他知道他错了:
  “我错了,原来,当你真的非常非常喜欢一个女孩,当她有人疼,有人爱,你会真心真意地祝福她,永远幸福,快乐。”
  标准从来都是被拿来反向证明一些事的,很多事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亲身的感觉永远比以为的道理更真实。
  这份最真心的祝福,当然还是用最幼稚的方式传达,当周杰轮屌屌的说出“你们怎么吻新娘,待会就要怎么先吻我”这句话的时候,没有任何犹豫的,吴恙就扑了上去。
  那一刻,故事里的人连同荧幕外的观众想必是同样的表情。
  那一刻,所有毛孔瞬开,鸡皮疙瘩骤起,眼眶发红,鼻头微酸。
  郝运的这部电影虽然一直带着些青春的伤痛,但是一直保持了哀而不伤的克制,用很多有意思的桥段淡化了悲伤。
  只是此时此刻,情绪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你是演员,你哭什么啊?”郝运在兜里掏了一下,拿出一块白手帕悄悄的递过去。
  你演的电影,全部的剧情你都知道。
  观众都还没哭呢,你这个罪魁祸首反倒是先哭了。
  你有什么好哭的呢。
  闪烁的灯光把人带到了平行时空,在那里,当初飞行在空中的许愿灯上写着“好,在一起!”四个大字。
  在那个吵架的雨夜。
  吴恙没有头也不回的哭着离开,他回到安然的身边,抹去她的眼泪对她说:“对不起是我太幼稚。”
  安然扑到他的怀里,和他吻在了一起。
  画面一转,婚礼现场的两个人也在紧紧拥吻,就像他们真的在一起了一样。
  若有平行时空,安然和吴恙应该是在一起的。
  可惜,那终究是平行时空的故事了。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爱情。
  有人说年轻时不懂爱,才会遗憾,才注定失去。
  可有时候又会觉得,正是因为不懂,才真实纯真,不掺杂任何无关的因素。
  哪怕最后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
  电影里有过一句台词,说“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是徒劳无功的啊。”
  “别哭了,电影马上就要结束,咱们还得简单的接受一个采访。”看着安小曦止不住的眼泪,郝运只能悄悄得提醒一下。
  你再这样哭下去的话,这个首映礼就要变成事故了。
  “你不感动吗?”安小曦深吸了一口气,看着一脸平静的郝运,稍微有一些失望。
  “感动,非常感动。”郝运松开她。
  “那你写一个《那些年》的番外,让安然和吴恙在一起,让他们一起结婚生孩子,慢慢老去……”
  安小曦知道所有的剧情,演的时候也没有特别的感觉,很专业的完成了作为一名演员的任务。
  但是看到电影的时候,还是觉得心意难平。
  “那太平淡了,观众们不会喜欢的,他们只是嘴上说想要一个圆满的结局,转头就会把美满的结局忘的一干二净。”
  两个主演靠在一起窃窃私语其实很引人瞩目。
  得幸好电影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候,哪怕是特别想捕捉新闻的媒体记者,也不至于在后边去盯着主演们看。
  而且,即便是看到了也说明不了什么。
  大荧幕里,男主和女主的唇分开了,男主也放开了新郎周杰轮。
  其他人向茫然失措的周杰轮扑了过去。
  这本该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是大家得知周杰轮出演新郎后,一直期待已久的镜头。
  但是看着吴恙转身离去的样子,竟然没有几个人笑得出来。
  这一刻,观众们最终原谅了吴恙这个大笨蛋,可能也是他的性格契合了一部分人的成长中性格的缺失,以及这个少年真的非常不错,虽然他有那么多缺点,但他值得被任何人爱。
  电影在两人的相视一笑中,慢慢的暗了下去。
  最后定格在吴恙的婚礼红包上,那上面写着:“新婚快乐,我的青春”。
  后续就是一些花絮和彩蛋,还有《那些年》的音乐。
  灯光亮了起来。
  郝运后知后觉的发现,不少人都在擦眼睛,吴恙冲过去亲吻新郎的镜头实在太有冲击力了,很多人都在那一刻绷不住。
  有些人甚至哭的眼睛都红了。
  在现场观众的掌声和叫好声中,郝运他们起身向大家谢礼。
  观众、影评人,还有明星嘉宾也逐渐开始离场,今晚是很难安排什么活动的了。
  主创们转移到隔壁的一个小隔间,接受一下媒体的采访。
  大家已经从电影的感动中平复了心情,并且从观众和媒体的反应,判断出电影的质量确实经过了第一轮的考验。
  接下来就是下一轮的考验,也就是票房的考验了。
  “姜闻老师,作为监制,请您客观评价一下这部电影怎么样,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交出这样的答卷,是不是有些太过于缺乏内涵?”
  媒体们上来就用了大招。
  尽管他们在观影的时候,也可能被触动过,但是到了关键时候,他们依旧会变得非常无情。
  问戛纳最佳编剧交出的答卷合不合格?
  从某些方面看,那肯定是不合格的,简直可以说是不务正业。
  然而俗话说好,一畦萝卜一畦菜,各人养的各人爱。
  这个问题你问别的大导,他们或许还会委婉的批评几句,你问姜闻,那不是白问吗?
  果然,姜闻听到这个问题,立刻回答说道:
  “我和你有不同的意见!
  电影是表达的载体,它的好坏只取决于它是不是表达了电影人的思想,表达的思想有没有正面意义。
  既然这部电影能够感动很多人,它蕴含的感情很真挚很真诚,那它就是一部好电影!
  比很多无病呻吟的所谓文艺片要好的多!”
  此时的姜蜀黍就如同一名猛将,挥舞着丈八蛇矛,一下就把敌人给戳翻下马。
  那个提问的记者有点卡壳。
  他本来还以为,姜闻会以“家长”的身份自谦一下,然后他就能写一篇和主流稍微有些差异的文章,谁能想到姜闻这么护犊子呢。
  “郝运,这部电影拍的非常出彩,”另一个记者丝毫不和刚才那位站统一战线,上来就是夸赞,然后继续问道:“接下来还有拍类似电影的打算吗?”
  “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计划,但是也不会避讳同类题材,我拍戏比较的随心所欲。”郝运谨慎的回答,并不会因为对方夸他而放松警惕。
  记者这种生物,最擅长的就是挖坑和解读。
  “安然和吴恙最后没能在一起,确实非常的遗憾,这部电影出现了多次吻戏,这是安小曦第一次拍吻戏吧?”又一个记者抓到了新闻点,趁着这样的机会提出问题。
  “嗯。”安小曦的回答比较简单。
  “作为演员,我们都是非常专业的,因为剧情方面的特殊需要,做出了专业性的尝试,其实当时有很多工作人员在现场,拍的时候还蛮尴尬的。”
  郝运快速的解围,把所有可能存在的陷阱都给填了。
  好家伙,你们护犊子是家传的吧。
  第449章 我有一个朋友
  简单的采访过后,大家就各回各家了。
  虽然开局的反馈还不错,但是现在庆功的话确实有些为时过早。
  现在试卷交上去了,真正判卷的是观众和票房。
  首映礼过后也才八点多,在电影院的大厅里,可以看得到影讯栏里《那些年》密密麻麻的排片。
  就比如郝运他们所在的新世纪影院,有80%的场次全都是《那些年》。
  同期的电影几乎没有一个能打的。
  《会说话的风筝》《青红》《姐姐词典》《终极挑战》等等都已经上映超过两周以上,全都用上座率证明了它们不堪一击。
  而近期上映的《拯救艾玛》《求求你表扬我》《金蝴蝶结》《原谅我又一次撤了》,也一样缺少大肆排片的理由。
  如果一场电影只有三五个观众,那电影院宁愿关闭这个场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