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他深知皇祖父曾屡次寻求命理之解,所寻之人皆非等闲之辈。然而,这些命师每每算至中途,便犹豫不决,最终皆以婉拒收场。
  这背后,莫非隐藏着他们窥见的某种天机?
  镜尘心中思及此,双眸紧闭,陷入了沉思。
  他眼前浮现出一双爽朗的笑眼,双臂环绕在身前,仿佛将人拥入怀中。他的手掌轻轻贴在那坚韧结实的肌肉上,缓缓向下腹滑去,每一寸的触感都让他心跳加速,呼吸逐渐变得急促,体内的温度也随之灼热攀升。
  次日清晨,果然云散雨收,天空湛蓝如洗,气息清新宜人。
  庆王盛明焰屹立于巍峨的祭台之巅,庄重地祭拜天地,缅怀盛氏先祖。年轻的王者言辞慷慨激昂,气势恢宏,然而,群臣的目光却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台下的摄政王。
  “开盛世,享太平……”明焰的话语余音犹在。
  站在最在前边的摄政王盛镜尘,放下身段,撩起衣襟,双膝毅然跪地,头颅低垂:“吾皇圣明仁德,庇佑苍生……”
  在场群臣无不惊愕,彼此交换着不解的眼神。
  只是不多时反应过来,也纷纷跪倒改口山呼:“吾皇圣明。”
  沿江的两万名河工成片地跪下,他们的呼喊声如同海潮般翻滚而来,浩浩荡荡。
  盛明焰首次深切领略到皇权的庄重与无上权威。
  他略感惊讶,镜尘竟公然直呼“吾皇圣明”,这在礼制上显然不合。这话出自镜尘之口,却无人敢有异议。
  他只需坚定地站在那里,如同巍峨的丰碑,接受万民的欢呼与崇敬。
  “合龙。”
  随着他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就绪的河工迅速开闸,滔滔江水宛如被驯服的巨兽,汹涌澎湃地流向新开辟的河道……
  这番情形传递出的拥戴之意再明显不过了,这消息下午便会不胫而走传遍昊都,不肖到明日便会传遍奕国。
  赵硕见盛明焰愣在原地,便走上前去轻声提醒:“庆王殿下,是时候让各位大人起身了。”
  明焰终于回过神来,他注意到包括镜尘在内的众人已经跪地多时,正静待他发号施令。他尚不习惯在众臣,尤其是皇兄面前展现威严。
  他深吸了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声音,朗声道:“众卿平身。”
  赵硕远远望去,只见摄政王缓缓起身,他那平日里总是高昂的头颅此刻缓缓抬起,面容平静如常。
  他心中五味杂陈,自从跟随王爷以来,他见惯了王爷的神威凛凛,未曾想今日竟见到他如此谦卑低调的一面。
  好在河畔仪式十分简短,赵硕执行完提点庆王的任务,又回到摄政王身畔。他拧干了条巾帕递上:“您擦把脸吧。”
  镜尘斜睨了他一眼,看他嘟着个嘴,心中明了几分:“嗯。”接过巾帕。
  “前些时日的信都发出去了?”
  “您放心吧,都放出去了。”
  镜尘擦了把脸,看了眼巾帕,今日跪地之际,泥浆喷在面颊之上,果然沾上了泥垢。
  “坐吧。正好问问你的意愿。”镜尘将巾帕递还给赵硕,指了指一旁的长凳。
  “今日情形你也见到了,不日,本王便会拥戴庆王登基。”
  赵硕抬起头时眼中仍是十分惊诧,看摄政王眼中笃定,他已然习惯了听命,此刻仍只能点点头。
  “待庆王登基,本王便会卸任。奕国便不再有摄政王。你是想要在新皇身旁做近侍还是去束卫,或是东西大营……都随你。”
  “我,我想继续在王爷身畔侍奉。”
  镜尘缓缓抬起眼帘:“别傻了,本王不做摄政王,也不会再做其他劳什子王爷。”
  “那就算……总要有人奉茶作饭。”赵硕声音已然有些哽咽。
  镜尘微微一顿,心中暗自思量,“或许,这些琐事也不再需要了……”
  他面上丝毫不显,耐心道:“去庆王身边吧,就像侍奉本王一样侍奉明焰。”
  赵硕心思细腻,办事周全,奕国上上下下朝臣宗族,律法旧历皆十分熟悉,镜尘属意他继续在明焰身旁。
  赵硕心潮澎湃,此刻若不说出心中所想,待到大局尘埃落定,便再无机会发声。
  他终究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直言道:“王爷,属下对您向来言听计从,从未有过半分迟疑。然而,此次心中困惑,您正值壮年,为何要在此刻放弃奕国的江山?”
  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即便没有子嗣,也可从宗室中挑选贤能之人过继,或是等待其他王爷展现出治国之才。此举是否过于仓促?”
  “我确有私心,可我心意已决。”摄政王寥寥一言封住了所有疑问。
  赵硕从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里读出了决绝:“属下僭越。”
  镜尘并未怪他,唇边噙着笑,安抚道:“明焰那边,你放心。他定也会将你引为心腹。”
  他拍了拍赵硕,迈步出了门。
  他抬头看了看头顶的烈日,连续十几日瓢泼的大雨便如一场梦,从未发生过一般。
  策马来到官道,一眼过去昊都方向如静止般,莫说疾驰的骏马,连只蚊虫也未见一只。
  明焰满面春风地换好了衣服也策马来了官道。
  “皇兄先是安排他主持冼江合龙大典,又引他前往棋州府衙,不知又是为何……”
  今早镜尘躬身一拜,明焰放下了心中芥蒂对兄长安排无所不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