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种田养崽日常 第163节

  姜璃微笑着应:“是这样的。”
  薛满和阿宁静静喝水,他们最不喜欢别人说这个事情,不管是有目的的打听还是随便闲聊。
  姜璃不知道俩小崽子的心思,但回头看到二人垂着头喝水,情绪低落,想来俩孩子和她一样不喜欢别人打听这些。
  裁缝去把做好的衣裳拿出来,姜璃拍了拍阿宁和小满:“看看你们的新衣裳。”
  俩人把碗端去放好,裁缝把俩人的衣裳都分出来递过去。
  三人的衣裳就数薛满那件宝石蓝的最亮眼,薛满拿着他的衣裳在身上比划着,“娘,是不是小了?”
  裁缝说道:“不小,里面扣了一截,小了把那一截的线拆掉就可以继续穿了。”
  薛满翻了看,他太兴奋整个脸红扑扑的,阿宁拿着自己的衣裳不好意思像薛满那样比,只是拉着这儿看看那儿看看。
  姜璃拿了过来给她在身上比了一下。
  烟紫色很温柔,阿宁性子静,倒是正合适。
  姜璃看了看裤脚,就如她说的那般,裁缝给做了个活扣,裤脚边穿着用布条做成的绳,一拉就扣紧。
  裁缝笑道:“娘子不看看你那件吗?那个颜色你穿会很好看。”
  青色,单看会觉得有些老气,但姜璃身形瘦,肤色白皙,加上她身上带着一股冷裂之气,穿这个颜色会很特别,她都想让姜璃在这里穿了看看。
  姜璃笑道:“婶子这么说,那我必须得看看了。”
  话落裁缝把叠好的衣裳打开,拿过来给她比上,赵阿婆都眼睛一亮:“阿璃,这衣裳你穿着肯定好看。”
  “你这衣裳样式比之前做的那些好看。”
  赵阿婆说完裁缝笑道:“我看着小娘子的身型给改了改,你家丫头那身我不也改了,不同人不同样式。”
  姜璃笑了笑,这裁缝还挺有意思的,她就是瞧见赵青竹的那身衣裳才决定找这人做衣裳,如今看来也没找错,针脚平整绵密,盘扣也做得很精致,细节处见真功夫还真是不假。
  这几件衣裳她都很满意,出乎她的意料。
  “谢谢婶子了,衣裳做得很好看,我们很喜欢。”
  裁缝被夸满脸笑意,“娘子喜欢我也就满足了。”
  姜璃把剩下的钱直接给了,“后面那身我十二再来拿,辛苦婶子了。”
  裁缝把钱推了回来:“钱你十二来再给,我这儿都是些规矩。”
  姜璃本想说这衣裳做得挺好的,后续人肯定也会好好给她们做,先把钱给了,没想到这人不收,姜璃也没再强求,左右也就差着五六天。
  裁缝把赵阿婆做的小衣也拿了出来,裁缝笑道:“我给绣了个福字。”
  赵阿婆拿出来看了看,那个福字绣在衣裳左下角,是个小点缀。
  她摸了摸那平整的字,并不硬,姜璃都有些新奇,她翻过里面来看了看,里面并没有那些横七竖八的线,“婶子,你这是怎么绣的?”
  裁缝得意一笑:“这可是我的绝活,不外传。”
  姜璃忍不住笑了起来,“太神奇了,就算是跟我说了我也不会。”
  赵阿婆给了钱后,她们拿着衣裳就回家了。
  回来的路上兄妹俩蹦蹦跳跳的走在前面。
  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各自回屋里换新衣裳。
  新衣裳很合身,裤子亦是,没有镜子只能感受一下大小和舒适度。
  姜璃试一下觉得大小没问题就准备脱下来,还没脱就听到堂屋传来了兄妹俩的说话声。
  “啊,哥哥,你穿这个衣裳好好看!”
  薛满喜滋滋的说:“你这个也很好看,娘的那件肯定也好看。”
  话音刚落姜璃就听到阿宁喊道:“娘,你快出来。”
  姜璃本想换下来的,听到阿宁喊她直接出去了。
  从过道门出来,对上兄妹俩的惊艳的目光,浮夸的表情,嘴巴张得有鸡蛋那么大。
  “哇,娘,你真的太好看了!”
  姜璃看着异口同声的俩人笑道:“到底是我好看,还是衣裳好看?”
  “娘好看,穿上这个衣裳更好看了!”
  姜璃仔细的瞧着兄妹俩,人靠衣装真是不假,衣裳一换,若是再梳个头型,小满和阿宁也像是粉雕玉琢的小孩子了。
  她们清澈的眼眸里映着她的倒影,她看清楚了自己穿这身衣裳是啥样了。
  倒也还不错。
  姜璃迅速回屋换了下来,去挑了两挑水回来,准备洗起来晾着,却见薛满还穿着蹦跶。
  “小满,你的不洗吗?”姜璃问。
  薛满回头说:“娘,我现在去换,要洗的。”
  他跑回去把衣服了拿出来,“娘,这个衣服真好看。”
  衣裳是三个颜色,亦是不同样式,不像裤子,都是黑色,除了裤脚那儿收尾不一样,其他也没什么特别的。
  小孩子喜欢鲜艳的颜色,姜璃倒是很喜欢那条裤子。
  洗完衣裳晾着,姜璃在院子训弓,薛满和阿宁牵着骡子在山脚下吃草。
  赵阿婆是回去了才知道刚才老薛家的那一出闹剧,姜璃像是个没事人似的,刚才也没说,她去割草药都不知道这个事情。
  赵大嫂笑说薛老二一家和老太太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下连薛家大爷都说老太太养老一事和姜璃无关了。
  正好,以后姜璃就直接完全不用管。
  赵阿婆却听得眉头紧蹙,淡淡道:“薛老二家和老太太会就此作罢?”
  赵大嫂愣了一瞬,说道:“应该会了吧,这下没由了呀。”
  赵阿婆没说话,临近黄昏的时候,薛老二出了村子,这人懒得每日都瘫在床上,要说吃完晚食散步根本就不可能。
  赵阿婆使唤了几个小孩跟着出去。
  从裁缝家回来后这几个时辰,姜璃弄出来两把弓。
  吃过晚食训练结束,她开始做明日要送的茶叶蛋,有了小骡子拉车,来回时辰都缩短了一些,姜璃又捡了一些豆子泡着,明日带着点豆浆去卖。
  次日姜璃起得稍晚一点,热了茶叶蛋,煮熟豆浆带上,天微微亮驾着骡车出了村子。
  上次做的腐竹她称了一下,有六斤,她都给带上了。
  她还带了点银子,想去找铁匠打个箭头,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春福瞧见姜璃赶了个骡车来,还有些稀奇:“姜娘子,你买了个骡子吗?”
  姜璃笑着应道:“是哎,每日来回要带的东西太多了,背篓不好放,我就搞了个骡车。”
  春福说道:“那倒是,用骡车拉东西会方便很多。”
  姜璃把骡子拴在后院旁边的一棵树上,把车卸了下来,用小背篓把茶叶蛋和腐竹带了进去。
  大厨房内的人和姜璃都很熟络了,瞧见她来都热情的招呼着。
  听到说话声孙蕙娘从大厨房里出来,姜璃笑着说道:“婶子,之前管家让我帮忙做几斤腐竹,我做了两次才攒到六斤,先带来了,后续要是用完再和我说。”
  孙蕙娘笑道:“管家跟我说过,说要是你送来的话喊他一声。”
  “不知道是不是有事找你。”
  说完孙蕙娘已经差人去找管家了,姜璃帮忙把茶叶蛋搬进去,又把腐竹给她。
  孙蕙娘接过腐竹笑问:“姜娘子,你这腐竹,是否是用菽浆制成的?”
  姜璃笑了笑,做腐竹非常费功夫,这东西也没特别的配方,只要是吃过豆浆,稍微注意过的人都知道怎么做出来的,她也不用这做赚钱营生,便回道:“是用菽浆制的。”
  “其实做法很简单,就是需要工夫。”
  孙蕙娘笑道:“你若是不做这个营生的话,可否把方子卖给我们,费工夫的事儿我们人多不怕。”
  姜璃笑了笑:“害,这也不是什么特殊方子,哪有什么卖不卖的,我可以跟你们说怎么做。”
  她话音刚落,老管家就来了,恰好听到她和孙蕙娘的对话。
  “那哪能行,该给的银子不能少。”
  她们回头,恰好老管家过来了,孙蕙娘接话附和:“就是。”
  姜璃笑道:“你们要是做了出去卖,那我就收银子,你们要是自己人吃,那这银子我不收。”
  老管家无奈的笑了笑:“那你还是先把银子收下,万一哪一天老爷宴客有人吃了喜欢,我们可就做了拿出去卖了。”
  姜璃:“……”
  既如此,那她也就不客气了,不说技术含量,这东西在这地方她是第一个做出来吃的。
  人家也不缺这点碎银,给了她银子,人家是自己做了吃,还是做了去卖都和她没关系。
  老管家给的一个木盒子,姜璃也没打开看里面有多少,接下道谢放入背篓里。
  姜璃带了两桶豆浆,有一桶没放糖的,她直接抱进来煮,然后教孙蕙娘她们做,瞧见姜璃又是撤火,又是扇扇子,半天才做出一束来,他们才知道姜璃拿来这几斤东西多费工夫。
  当时姜璃说费时,但他们没想到是这么费时。
  因为姜璃还得去摆摊,所以教着做了三四束,孙蕙娘自己成功做出来一束之后,姜璃就走了。
  她急急忙忙的赶到市集,上面已经人来人往了。
  老大爷笑道:“还以为你今日不来了。”
  “来的,在那边耽搁了会儿。”
  她照常卖豆浆和茶叶蛋,镇上不少老客,目标明确来买完就走。
  姜璃卖完早食还不算晚,她去了趟铁匠铺子。
  铁匠瞧见她来以为是要买锅,姜璃连忙道:“不买锅,想问问打一柄刀要多少钱?”
  “什么样的,菜刀吗?”
  姜璃摇了摇头,给铁匠比划了一下,“要十寸左右,削铁如泥的那种。”
  不等铁匠问,姜璃就说道:“马上就入冬了,在入冬前想进趟山,狩猎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