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种田养崽日常 第46节

  要是姜璃分,那肯定让阿宁去最左边,感觉隐私性更好,不过现在也好,反正这村里她人不熟,串门的不多。
  分好了屋子,姜璃才说:“那咱们去把那边的稻草抱过来吧,现在天气不冷,咱们先凑合着睡一睡,等过些日子我攒点钱,我再去做床被子。”
  薛满和阿宁直点头,其实就是没被子她们也不在意,到冬天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烧着火堆,钻进稻草堆里,只是他们家现在稻草少,得弄点稻草来的。
  三人才走到旧屋前,就听见了说话声,姜璃探头一看,是赵阿婆带着赵青竹还有几个儿媳妇来了。
  手里还抱着东西。
  “大娘,四位嫂子,早!”
  “姜娘子,恭喜恭喜!”
  赵阿婆问她:“都搬进去了吧?”
  姜璃点点头,赵阿婆笑道:“你们速度还挺快,我还说过来帮你忙。”
  “青竹几个嫂子,合力给你做了三床草席,老身给你编了几张挂门窗的苇箔。”
  姜璃看着她们抱来的东西,鼻子眼眶都瞬间酸了,差点就要掉眼泪。
  她道着谢接过东西将人引进屋子。
  赵青竹看着姜璃微微挑眉:“你就不问问我给你准备了什么东西?”
  “你给我准备了什么惊喜?”姜璃问道。
  见赵青竹从背后忽然亮出来,是麻布,叠起来厚厚的,展开应该挺宽。
  “给你垫草席上用。”
  姜璃笑着接过来,抱了抱她:“谢谢。”
  不知为何,姜璃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原身的记忆,那个娘,抱着和薛满差不多大的弟弟,对她说璃儿,对不起。
  随后跟着车队离去,她看着越来越近的匪冦,拖着伤腿她纵身一跃,跳入悬崖,被人牙子婆娘捡到,几经辗转才来到这里。
  她无根无萍,无长辈爱护,无相熟好友。
  记忆如走马观花似的趟过,姜璃微微摇头。
  现在,都有了。
  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她拿了釜过来放在灶火上,迅速的煮了十几个鸡蛋。
  没有糖,不然是要煮荷包蛋的。
  火上煮着蛋,薛满看着柴火,姜璃带着她们参观新屋子。
  看她们也搬得差不多了,就坐着聊了会儿闲天。
  鸡蛋煮熟后,姜璃进灶房端了出来。
  赵阿婆瞧着她说道:“你这煮这么多鸡子做什么?”
  姜璃笑道:“在我家那边,大家来暖屋是要煮糖水吃的,我没糖,大娘几位嫂子不要嫌弃。”
  说着就给挨个儿递过去。
  “哎哟,你这孩子,刚花了这么多钱建好房子,要好好攒钱买粮生活呀,这么破费做什么?咱们又不是什么外人。”
  姜璃也不嫌管得宽,笑道:“正因为不是外人才要吃。”
  她是一人递两个,赵阿婆接了一个说:“一个就好了。”
  姜璃笑道:“讲究好事成双。”
  “你这孩子。”
  嗔笑着接过另一个。
  吃了鸡蛋,赵阿婆问姜璃:“你这今天还有些什么活计需要帮忙?”
  “没了,今天我忙得过来,你们晚上早点过来吃晚食。”
  送走了她们,姜璃回到新屋子里,看着堆在桌子上的草席还有苇箔,还有那块麻布床单。
  是满满的心意。
  她们肯定是早早就做了。
  才会在今日送过来。
  “娘,那咱们还铺稻草吗?”
  “铺草席吧。”
  姜璃说着,抱着进了卧房,帮她俩的铺好才回去铺自己的。
  铺好后姜璃还在床上坐了坐,虽然是稻草扎的,但也还是有些软度。
  她很想要一床棉花被。
  可她也不知道这个朝代有没有棉花。
  自从来这里,最远的地方就是去到镇上。
  她不知道这个朝代的地图是什么样的,不知道疆土面积是多少。
  在原身的记忆里,她以前用的被子好像都是一些皮毛或者蚕丝的。
  没有出现过棉花。
  但凭着原身的记忆姜璃也无法确定,在逃荒之前,原身这个庶出小姐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姜璃想着,或许过段时间她应该去趟县城。
  买不起嘛看一看也好。
  要是能买到地图,那就更好了,她私心的希望,这朝代只是名字不同。
  这样她就知道该去哪里找棉花,去哪里找辣椒。
  “娘,你什么时辰杀大鹅?”
  薛满的一句话打断了姜璃的思绪,她起身屋里走出来。
  “先做午食吃,早点吃完蒸晚上的饭,蒸上饭再杀来得及。”
  姜璃说着就迅速的动了起来,看了看甑子里的饭,她想了想懒得做菜了,放上釜加入油,敲了两个鸡蛋搅进去。
  蛋液在热油中迅速膨胀,姜璃用筷子麻利儿的将嘭起来的鸡蛋夹开一个口,轻轻拉扯,让中间的蛋液浸入油中。
  只听呲呲声响,浓浓的蛋香味已经铺满了厨房。
  见没了生蛋液,姜璃迅速拿起铲子挖成小块,端起甑子把饭倒了进去,迅速搅拌翻炒,直至蛋和饭的味道相融在一起。
  撒上盐搅拌均匀,简单的蛋炒饭就出锅了。
  薛满和阿宁看着油渍裹满的米粒,吞了吞口水,迅速跑去拿筷子。
  三人各端一碗,坐在院子里就吃了起来。
  吃完午食,姜璃拿了赵青竹家的瓦盆过来泡米,由于泡的时间有限,所以她烧了温水,洗了米之后倒温水开始泡。
  泡好米,烧了满满一釜的热水。
  姜璃磨好刀,准备好接鹅血的碗,又把之前买的那个酒倒了点出来。
  “娘,你倒酒做什么?”
  姜璃笑了笑眉头微挑:“你猜。”
  小孩仰着头撒娇,“猜不到。”
  “你都没好好猜。”
  姜璃边说边走,去老屋那儿把大鹅给拎了过来。
  给大鹅灌了几口酒,它脖颈上的毛都立起来了,姜璃迅速的拔了拔毛,随后手起刀落,给它抹了脖子。
  一边挣扎一边放血。
  过了许久才断气。
  烫大鹅,拔鹅毛。
  这鹅毛比鸡毛难拔许多,外面的毛坚硬,里面还有一层绒毛,极难处。
  等姜璃处完大鹅,瓦盆中的米都快要泡好了,她拿了甑子过来,将米控了水捞进去。
  回头吩咐薛满:“小满,你去再烧个火。”
  薛满迅速去抱了柴火过来烧火,阿宁也帮忙给灶肚子里喂了一些柴进去。
  蒸上饭,再把那些干笋和干豆角都拿来泡上。
  薛满在院子里烧的那堆火已经燃起来了,姜璃拿着大鹅过去在火焰上烧了烧,随后再去洗了几遍,才把那些绒毛全部洗净。
  虽说杀一只大鹅的功夫久,可一只大鹅的肉看着比两只鸡的还多。
  姜璃看着肥嘟嘟的肉,虽麻烦但也欢喜。
  拿了之前那块木板过来,姜璃麻利的开了肚,将内脏全都掏了出来,鹅肝鹅心还有鹅油都摘在碗里装着,把鹅肠和肚放在一旁,准备砍完肉再清。
  一直大鹅,砍出满满一堆的肉,估摸着一釜还做不完,看着就是喜人,想想上次那两只野鸡,放着跟前根本不够看的。
  兄妹俩被姜璃安排着看灶火,跑进跑出,在灶间也呆不住,就喜欢蹲在她跟前看她处这只大鹅。
  “小满,去老屋那边给我端点草木灰过来,把之前用剩下的竹片也捡一片拿来。”
  薛满跑出去,姜璃坐着歇了会儿,等他拿来草木灰,姜璃洗了手去看蒸着的饭,甑子上已经冒起热气了。
  姜璃拿了双筷子过来,从上方插下去,轻轻搅动,让米松散一些,下方的热气更容易上来。
  弄完她又往瓦盆里加了点水。
  阿宁管柴火,她就去忙着处鸭肠这些了。
  都搞好,她才将昨晚煮好的肉和骨头都捞了出来放在筲箕里,将泡在瓦罐里的干菜捞出来,用来装肉汤,将铁锅拿来做大鹅。
  这倒腾来倒腾去,给姜璃倒腾出来了迫切想买锅盆的心。
  铁锅比釜大一些,受热也快,生鹅肉倒进去有些太满了,姜璃分了两次炒,第二锅还没炒完,赵青竹就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