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种田养崽日常 第23节

  姜璃拎着鸡仔就朝外走,边走边道:“大娘你得空和青竹过来我家玩。”
  “好嘞。”
  姜璃拎着她选的那两只,阿宁拎着她和薛满的那两只,俩人的嘴角都溢着压不下去笑意。
  “能不能拎得动,拎不动给我帮你拎一只。”
  “不用,我拎得动,都不重。”
  “现在还是小鸡仔嘛,等咱们养一段时间,就养重了。”
  阿宁拎着那两只小鸡仔,走了好一会儿还感觉自己晕乎乎的,她们以后就有鸡了,等下蛋了也每天能有鸡子吃,但想了想好像得攒去卖,也不能经常吃。
  但不管怎么说,卖了也有钱买粮,怎么着也得把今天给出去的八十个铜板赚回来。
  薛满确实等她们等得望眼欲穿。
  姜璃和阿宁回去,远远就看到薛满蹲在屋侧,朝她们这个方向望着,见到她们之后疯狂的冲她们招手。
  看着姜璃和阿宁手里的四只鸡仔,薛满问道:“娘,赊了多少钱。”
  阿宁笑道:“没赊钱,八十文,娘把钱给了。”
  薛满啊了一声,望向姜璃:“娘你哪里来的钱。”
  “卖野猪剩的。”
  只见薛满拍了拍胸脯,“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我们家要欠钱了。”
  也没追根究底问姜璃野猪卖了多少钱。
  姜璃也没说。
  阿宁选好了自己拿只,把薛满那只递了过去:“哥哥,这只是你的。”
  姜璃看着俩小鬼头叮嘱道:“每天自己要管好自己那只鸡,晚上要捉进笼子里,每天要喂水,以后下子了就留着吃。”
  “娘,鸡子咱们不攒着去卖钱吗?”薛满问道。
  姜璃前去拎鸡笼,把手中的两只放了进去,闻言抬头回道:“等吃腻了吧。”
  薛满心想那完了,鸡子还能有吃腻的时候?
  第20章
  以前奶奶不喜欢他和妹妹,所以给大牛他们开小灶吃鸡子都没他们的份,就连过年了,说好的大年初一一人一颗,可奶奶偏说他和妹妹起晚了,没有。
  想着以前,鼻头一酸,眼泪就快掉出来了。
  他抬手抹了一把眼睛,咧着嘴望向姜璃:“娘你放心,以后喂鸡的事情就包给我吧。”
  姜璃挑了挑眉:“全包给你?”
  薛满疯狂点头,“嗯,全包给我。”
  “行啊。”
  “不行不行,我要自己管。”
  姜璃笑道:“要不然你们一起管,把我这两只也管着如何?”
  兄妹俩连连点头。
  四只半大鸡仔,第一天换了地儿,姜璃没放出去,都关在鸡笼里,姜璃进山里割了半背篓的苜宿草和高丹草回来。
  抓一把丢进鸡笼里,鸡仔低着头不停地啄。
  姜璃松了口气,她还有点怕这鸡不吃这些草。
  吃的话至少可以过渡几天。
  等小鸡仔熟悉这里了,再放它出去找虫吃。
  鸡仔买回来了,薛满和阿宁兴奋得一直围着鸡笼转。
  姜璃也不管他们,多转转也好,让小鸡仔也熟悉一下小主人。
  让她们俩看家,姜璃去一趟山脚下的地里。
  地表的土干巴巴的,倒是有些豆苗上挂了豆角了,可也是干瘪的。
  姜璃挖了一锄头,翻看一下底层的土,比地表的好一些,但也没什么湿度。
  要一直这样的话,今年还真可能一斗豆子都收不到。
  若是今年一直干旱,粮食大面积歉收,那粮食价格势必会更贵,买不起,或者就算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不管哪一种情况她都觉得很糟糕。
  提着锄头,姜璃匆匆忙忙的赶回了家。
  薛满和阿宁看着姜璃愁云满面的模样,有些不安。
  “娘,怎么了?”
  “我去地里看了看豆苗,今年可能收不到豆子了。”话到此处,她没再继续往下说,只是将锄头放好,拿起柴刀。
  “小满,你在屋前烧个火,我去砍竹子。”
  薛满得了吩咐,没继续看小鸡仔,麻利儿地去抱干柴烧火。
  姜璃去得快,砍了竹子拖着就回来了,一刻也没耽搁。
  迅速的修竹枝,烧竹子,劈成竹片,开始制箭羽。
  因为要烧竹子,午食直接吃了烤红薯。
  柴火堆里烤出来的红薯,香甜软绵,是记忆里的味道,就会让人多偏爱几分。
  吃过午食,到下午制好了箭羽,姜璃犯困睡了个午觉。
  她在家,两小只结伴出去给小鸡仔捉虫子。
  一觉睡醒俩人还没回来,姜璃从墙角里刨出十五铜板来,她想着进山前把那一担水桶钱给赵氏送过去。
  虽然人家没说要钱,但总不能真不给。
  收好钱,她用凉水洗了把脸,刚洗完两小只就回来了。
  虫子没捉到多少,倒是脸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
  不过这开心的模样,会传染人。
  “你俩呆着,我出去一趟。”
  俩人沉迷于喂鸡,也没问姜璃去哪里。
  姜璃去找赵氏,但她也不想去那老院子,她早上瞧见赵氏带着女儿上山去了,她就在山口处等着,等了不到两刻钟,就看到下山回家的赵氏和薛小朵。
  赵氏年纪大姜璃许多,但偏偏又是这种身份,一时间赵氏张不开嘴喊她大嫂,她也有些喊不出四弟妹。
  倒是薛小朵瞧着她甜甜的喊了句:“大伯娘。”
  姜璃笑着应道。
  赵氏也询问她:“这个点是要去山里吗?”
  姜璃回道:“我特意在这里等你们。”
  “有什么事吗?”
  “谢谢你和小满四叔给我们送去的挑水桶,解我们燃眉之急了,这个你收着。”
  姜璃说着就把手中早数好的十个铜板塞到了赵氏手中。
  赵氏摊开手看到手中的铜板,有些惊讶的抬眸看向姜璃。
  “我们是孩子的四叔四婶,都是应该的。”
  姜璃道:“这年头,有心想起已经很好了,哪里能让你们破费,我听小满说他四叔做的东西都是要拿去县城卖的。”
  赵氏苦笑,“不过是补贴家用,自家人用点东西,哪里能收钱。”
  “再说了,也用不着这么多。”
  说着赵氏就数了四个还回来。
  姜璃和她尴尬的推拒了两下,她把钱塞在了姜璃手中,姜璃也就接了下来。
  俩人是第一次打交道,这一来一回也稍微了解彼此的为人了,姜璃寻思着,找薛成文不行,但是可以找赵氏啊。
  她犹豫着开口说道:“小满四叔会做甑子吗?”
  “竹甑子?”
  姜璃微微摇头,“木的,和那个水桶差不多,不过不要底,也不要上面那个提手,只需要在两侧留个小耳朵,里面的话用竹子做一个斗笠那样的,可以取下来清洗。”
  “我回去和朵朵爹说,应该能做。”
  “如果可以的话,帮我做一个,我按市价给你们。”
  赵氏也没客气。
  她想了想姜璃她们分家走的时候,啥都没有,犹豫着还是问道:“家里的用具,簸箕这些,需要吗?”
  姜璃点头:“需要的。”
  “知道了。”
  姜璃也没细问这个知道了是什么意思。
  分开时,姜璃喊薛小朵:“朵朵,有空来家里找阿宁玩。”
  “好勒,大伯娘有空也来我家玩。”
  姜璃笑着应道。
  但赵氏心里就清楚,姜璃之所以在这里来堵她们,可不就是不想去那个乌烟瘴气的院里吗。
  薛小朵瞧着姜璃瘦瘦的背影,问赵氏:“娘,大伯娘她们哪来的钱呀。”
  赵氏微微蹙眉,在这村里,家家户户的进项,要不是卖粮食,要不卖鸡子,再者就是做点手艺活,几乎是家家一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