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凤明今日失势,归根到底是他失了先机,景俞白受挑唆不再信任凤明。
  今夜过后,景沉大权在握,朝廷重新洗牌清算,东厂将彻底失去对京城的掌控。凤明弄丢了圣宗皇帝交给他的江山,骄傲如凤明,宁死也不愿接受这个结果,他要为这座江山陪葬。
  眼下之际,非得皇陵里那位先帝转生回来,有圣宗站在凤明身边,那一刻,所有背叛将再度倒戈。
  毋容置疑,齐圣宗才是真正的正统,他有足够的能力从头收拾旧河山。
  只要圣宗回来,凤明就用不着殉国。
  齐圣宗死时,布下七星续命灯,这一步棋,圣宗在死前就已经布成。
  以半个残魂转生七世,换取一次转生的机会。
  每过一世,灯灭一盏。
  七盏俱灭,倒转生死。
  景恒是第七世,当他死的那一刻,最后一盏青灯随之熄灭,阵法大成,齐圣宗续命转生,这最后一世,圣宗皇帝早有筹谋。他知道他的转世一定会爱上凤明,无论转生成什么。
  所以当凤明守不住江山、有意殉国的时候,抉择□□裸摆在景恒面前:是看着凤明殉国,还是情愿死去助圣宗续命。
  【景恒在心里骂:你可真是贼啊。这做皇帝的八百个心眼子,连自己都算计。】
  一道闪电过去,紫白色电光余影中,景恒下定决心,他猛然拉住凤明。
  景恒沉声道:“大齐改不了天地,你也不必殉国。”
  漫天大雨中,景恒告诉凤明:“齐圣宗没有死,我带你去找他。”
  景恒上马,朝凤明伸出手:“你信我,他是大齐的正统,他回来,一切都迎刃而解!”
  凤明动摇了一瞬。
  雨幕中,齐圣宗的暗卫玄一姗姗来迟,他像一道鬼影,轻轻落地。
  凤明不敢置信间,玄一单膝跪地:“凤明大人。主子命我来接您。”
  凤明瞳光巨颤,握住景恒的手,罕见的,景恒的手比他的手还要凉。
  景恒将凤明拉上马,策马而去。
  姚闻本不愿对凤明赶尽杀绝,现在凤明愿意走,他求之不得,领着禁军声势浩大的追出皇宫,该放走的一个没少放。
  黑暗中,京城城门大开,也不知那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好汉干的。
  姚闻佯怒大骂:“他奶奶的,守门的官兵都死了?都叫来问话!”
  做好事不留名的谢停凭借一身好功夫藏在城中,在夜雨中穿梭,挨家挨户通风报信。这一夜,京城风声鹤唳,无数公卿世家连夜逃出京城,奔向淮安。
  禁军守卫忙着问话,不约而同地忘了那大开的城门。
  将凤明赶出京城,景沉目的已经达到,他不像那群文臣,与凤明深仇大恨,斩草除根的道理他懂。但一棵活不了几个月的草,何必急着铲除。
  比起诛杀凤明,权势才是他所求。
  人初始的野心总是很小,能掌控京城,景沉已然十分满足。在他的地位稳固、野心膨胀前,他甚至觉得放景恒与凤明回淮安也不是什么坏主意。京城对淮南的掌控一向不强,上半年以乐侯为首的南边还乱了起来,过早的赶尽杀绝,适得其反。
  挟天子令诸侯。
  景俞白已经在他手里,他不急。
  第73章 不许睡
  永元六年八月十六, 寅时三刻,天寿山。
  东厂与锦衣卫仓皇离京,除了刀马, 什么都没带。雨大,燃不起火, 他们训练有素,一群人不眠不休, 沉默地跟在凤明身后。
  景恒对严笙迟与朝峰说:“你们分散开, 都去淮安。凤明会去淮安找你们。”
  严笙迟与朝峰望向凤明,凤明骑在马上出神,自从见到玄一,他就一直处于游离状态。
  景恒叫他名字:“凤明。”
  凤明微微回神,看向这些为他出生入死的将士, 汪钺肋上中了一刀, 他微微弓背,按着伤口, 严笙迟虎口崩裂,被雨水冲的发白。
  三百厂卫、四十二锦衣卫, 死的死, 伤的伤,和他一起如同丧家之犬一般逃出京城, 却仍满含信任追随着他。
  休对故人思故国,一路走来, 有人为他而死,有人站到了凤明对面。
  他守的, 到底是什么?
  凤明垂眸, 轻声诀别:“去罢, 路上小心。”
  严笙迟撩袍,单膝跪地:“督主!”
  凤明下马,背对严笙迟:“走罢,待此间事了,淮安再见。”他提着定山河,在众人目送之下,跨步踏上汉白石阶。
  山中雨势渐小,玄一缄默安静,同从前一样,即便不藏在房梁树上也没什么存在感。
  三人谁也不说话。
  良久,凤明开口:“景恒的功夫我看着眼熟,原来是你教的。”
  玄一应了声:“是,主子安排的。”
  “前面是皇陵。”雨滴落在凤明脸上,有些凉,他抹去雨水,冷漠地说:“我看着他断气,亲手为他装殓,他死了。”
  玄一回首看了一眼景恒,耐心解释道:“三国时,诸葛亮伐魏,至六出祁山,心血日耗,自知不久于是,姜维便想用祈寿之法,挽回天命。诸葛亮乃设七星灯,终日步罡踏斗以禳之。此秘法经道家几次修改,流传至今,世人谓之‘七星续命灯’。”1
  景恒打断玄一,长话短说:“先帝点了七星续命灯,得以转世重生。”
  凤明将信将疑:“你怎知道?”
  景恒故作轻松:“我是他的转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